這大概又是一個掛錯號的女同志~~~
Tips: 以上掛錯號的情況是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
溫馨提示:大型三甲綜合醫(yī)院胸外科和乳腺外科是獨立分開的,掛號需謹慎,以免耽誤大家就診時間。
對于乳腺癌我們首先來簡單的認知一下
Tips:含部分??聘韶?,如難于理解,請直接進入最后的簡單科普。
推薦等級說明
A級推薦:基于充分且結論一致的高水平研究證據(jù),專家組強烈推薦;
B級推薦:基于有限或結論相對一致的研究證據(jù),專家組中等推薦;
C級推薦:基于臨床經(jīng)驗或觀察性研究,缺乏嚴格的研究數(shù)據(jù)支持,專家組一般推薦。
1.家族成員中有乳腺癌患者的人
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別是在母親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此人患病風險會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初潮早及停經(jīng)晚的女性
13歲之前即來月經(jīng)者,以及50歲還未停經(jīng)的女性,由于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引發(fā)乳腺癌。
3.高脂飲食及肥胖的人
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的人,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4.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的人
由于乳腺癌的發(fā)生與雌激素水平關系密切,所以,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女性,如更年期激素替代療法、其他激素替代療法等,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另外,常用激素類化妝品的人,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5.單身、晚育及未哺乳的女性
獨身未婚女性較已婚婦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齡越大,風險越高。未生育或35歲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比30歲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產(chǎn)后未哺乳者,也容易患乳腺癌。
6.長期過度緊張、心情抑郁的人
一些女性由于壓力大,精神長期處于應激緊張狀態(tài),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長期如此,會導致內(nèi)分泌失衡,對乳房也會造成一定傷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此外,長期吸煙的人、反復長期接觸各種放射線的人、反復做人工流產(chǎn)的人,也容易患乳腺癌。
需提前說明的是,目前對乳腺癌篩查的幾種影像檢查項目各自獨具特性,因成像原理的不同,其對靶目標發(fā)現(xiàn)的概率即有不同,敏感性高的特異性就低,而特異性高的敏感性又會低,一般來說設備參數(shù)在兩者之間兼顧平衡,但達不到完美,各自缺點都會不同程度的顯現(xiàn)出來。
即乳腺彩超、乳腺鉬靶、乳腺核磁共振各具特點,很多情況下需要綜合評估。
具體到我國女性,因乳房多以多腺體致密型為主,超聲檢查具有可重復性強的優(yōu)點,仍然有相當?shù)膬?yōu)勢。
更重要的是,鉬靶檢查的檢查結果可重復性強,拍片后可隨時觀察圖像。只要操作規(guī)范、器材完好,即便是基層醫(yī)院的片子,也有很高參考價值。
檢查時間
建議每個月,一般在月經(jīng)結束后7~10天進行,因這時候乳腺的腺體質(zhì)地較軟,適合做乳腺的自我檢查。已絕經(jīng)的,每個月找固定的一天即可。
方法
面對鏡子,手指伸直,用指腹檢查乳腺,比如五指伸直、并攏、用掌面放在乳房上。
左手檢查右側、右手檢查左側,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平滑移動檢查整個乳房,不要遺漏,包括乳頭、乳暈都要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乳腺抓捏起來。
1、乳房外形
面對鏡子站立,上肢放松自然下垂,觀察以下情況:
左右乳房的形態(tài)和大小是否有變化。
乳房是否有小的凹陷或變形。
乳頭是否有內(nèi)陷或糜爛。
2、乳腺腫塊
坐位或臥位,五指并攏用手指掌面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觸摸。
檢查乳房內(nèi)有無腫塊及壓痛。
如有,腫塊的大小、形狀、質(zhì)地、表面狀態(tài)、活動度、邊界等情況。
3、腋窩淋巴結
站立位,伸直右手指放在左腋下,用指尖檢查是否有淋巴結。
同樣方法檢查右腋下是否有淋巴結。
4、乳頭是否有分泌物
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抓捏住乳頭,擠壓后觀察是否有血性或漿液性分泌物。
一般女性
1、35歲—40歲以下
每1年做1次乳腺臨床檢查和B超檢查。
2、40歲—49歲
B超檢查及臨床體檢為主,可檢查乳腺X線1次,再根據(jù)乳腺影像情況,每1~3年復查1次乳腺影像。
3、50歲以上的患者
B超、乳腺影像聯(lián)合檢查及臨床查體,每年1次。
每6~12個月做1次的乳腺臨床體檢,每年1次的乳腺X線檢查及乳腺超聲檢查,必要時增加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磁共振成像
乳腺MRI檢查是目前準確率最高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具有無輻射、無損傷等優(yōu)點。
在美國已被批準用于乳腺癌普查,但由于其費用較高,在我國尚未普及。
建議有條件的人群如高危人群等,特別是B超、鉬靶等不能明確病變性質(zhì)時,應進一步行乳腺MRI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