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破侖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攻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加偉大。
2,蘇東坡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3,羅伯懷特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自己的情緒不應該受制于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4,費斯汀格說:生活的10%是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是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5,菜根譚中說: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惡有則。
6,教父中說:永遠不要讓家族外的人知道你的想法。
7,約翰彌爾頓說: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欲望和恐懼,那他就能勝過國王。
8,不同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是:內(nèi)心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9,最先呈現(xiàn)出來的情緒往往是負面的。消極情緒無法完全避免和滿足,這是人類的正常反應。
10,很多情緒是外界強行施加的痛苦,因為情緒可以傳染,尤其是負面情緒。
11,我們往往高估了在外環(huán)境對自己的影響力,從而情緒失控。
12,大部分家庭風波,往往是妻子憤怒,指責,抱怨。而丈夫逃避,冷漠,不理會。情緒體驗和表達是家庭互動結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容易被情緒左右的人大多是高敏感型人格,或者是內(nèi)心缺乏自信。
13,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中間的這一部分焦慮,擔心,對未知,對失敗的恐懼情緒就是壓力。所以,壓力都是自己給的。
14,主動和被動接受壓力完全不同。主動是熱愛,是戰(zhàn)勝壓力的驅動力。被動是被迫,是不情愿。
15,人最大的問題,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在行動中思考,思路會變得開闊,事情會進展的順利。
16,扭曲的思維方式會影響情緒和行為。如果我們由著情緒做事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17,煩惱情緒源于理想和現(xiàn)實的落差感。人的欲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所以落差感會一直存在。
18,煩惱情緒分為真煩惱和假煩惱。困擾我們的大多是大腦出于自我利益保護而做出的自我假設的假煩惱。
19,脆弱精神狀態(tài)下容易產(chǎn)生新的煩惱。拜托煩惱有三個方法:逃避,改變,接受。理性思維可以克制假煩惱。
20,我們的身體承載著我們的情緒,長時間處于負能量中,身體的快樂因子會被消磨掉,就會出現(xiàn)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