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淀山湖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區(qū)與江蘇昆山市交界,總面積62-63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的源頭,上游承接太湖吳江地區(qū)來水,經(jīng)急水港、大朱厙、白石礬等24條河港汊入湖;經(jīng)攔路港東西泖河、斜塘,下泄入黃浦江。 淀山湖是弱感潮湖泊,不僅有調節(jié)徑流的作用,還具有灌溉、養(yǎng)殖、航運、水產(chǎn)、供水和旅游等多種功能。湖區(qū)盛產(chǎn)魚、蝦、蟹等,是水產(chǎn)養(yǎng)殖的良好場所。蘇申航線經(jīng)過湖區(qū),是溝通蘇南與上海市區(qū)的重要水上通道。是上海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淀山湖,風景優(yōu)美,有“東方日內瓦湖”之稱,環(huán)湖散落著享譽盛名的朱家角、周莊、錦溪等古鎮(zhèn)、上海大觀園、東方綠舟、上海太陽島、陳云紀念館等5個國家AAAA級景區(qū)。是上海賽艇、龍舟、帆船等水上運動的訓練中心。2006年,淀山湖被評為第六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
2、北京昆明湖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頤和園內,它的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昆明湖總面積有3000畝之闊,大約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內的五個北海還要大。湖面主要向東西面面發(fā)展,有計劃地把原來的湖岸上一部分土地閨在湖中,便成了湖內西堤及三島。昆明湖一個設計特色是它的西堤和堤上的橋。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平坦的堤岸人為地斷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yōu)美的“六橋煙柳 ”,景色絲毫不亞于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 玉帶橋 。頤和園昆明湖的南邊是建園時有意保留下來的小島,用十七孔橋與湖的東岸連接起來。
3、深圳洪湖
深圳市洪湖公園位于深圳市羅湖區(qū)鬧市中心??偯娣e59.15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32.46萬平方米,湖面面積26.69萬平方米,是一個以荷花為主題,以水上活動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洪湖公園屬深圳市市級公園,東起洪湖東路和文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南北分別以筍崗橋和泥崗橋為界。洪湖公園在園林建設中,突出公園特色,不斷提高檔次。以植物造景為主,運用豐富的園林素材和眾多的植物品種,采用傳統(tǒng)的造園手法,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植物景觀,如屏障式雄渾壯闊的落羽杉水體景觀、綠洲島熱帶草坪疏林景觀、水禽島的群鷺戲水生態(tài)景觀、蓮香湖的荷花夏景、逍遙湖睡蓮冬景、映日潭的王蓮,以及形象逼真的植物造型等。在公園的綠地、堤岸、島嶼,也按不同季節(jié),配置春、夏、秋、冬的植物品種,達到春去秋來花不斷,酷暑嚴冬有景觀的效果?,F(xiàn)在有園林景觀10多處,徜徉于碧水綠樹之中,陶醉于湖光島色之際,風景美麗迷人。
4、廣州白云湖
白云湖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是二十一世紀以后該市建設的第一個人工湖,屬民生治水項目。 廣州白云湖湖區(qū)面積約3000畝,水、陸域各半,是該市中心城區(qū)水域面積最大的人工湖。廣州白云湖是一個水利工程綜合體系,由廣和泵站、 引水渠 、湖區(qū)(具體包括東、西兩片湖區(qū)和工濕地)、石井河泵站(船閘)四大主體水利工程構成。主要作用是對周邊河涌進行生態(tài)補水,同時兼具雨洪調蓄和休閑景觀的功能。廣州白云湖已成為一座以自然生態(tài)為特色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公園,未來,將進一步發(fā)展成為集水安全、水生態(tài)、水景觀、水文化于一體的水利工程風景區(qū)。
5、重慶長壽湖
長壽湖位于重慶市長壽區(qū)東部,是國家“一五”期間獅子灘水電站攔河大壩形成的人工淡水湖,因地處長壽區(qū)境內而得名。長壽湖水域面積65平方公里,有島嶼200多個,建有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棲息著42種鳥類、28種水禽,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湖,也是重慶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風景區(qū)。長壽湖主要景點有百壽園、東海寺、情人坡、浪漫花田、浪漫鵲橋、浴濱島、壽島、高峰島等。從空中俯瞰,由八個湖汊圍合而成的眾多半島,形成了一個天賜“壽”字,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一碧萬頃的長壽湖核心景區(qū)。長壽湖是“魅力重慶一日游”旅游線路,是休閑娛樂、商務會議、度假避暑及水上運動的理想去處。
6、天津青龍?zhí)?/strong>
青龍?zhí)兑步兴瞎珗@,1951年7月1日正式對游客開放,有北方的小西子之稱。是天津最大的公園,因其有東、西、南三大湖與11個島嶼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園。天津水上公園位于天津市市區(qū)西南部,水上公園始建于1950年,面積為125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為75公頃,陸地面積為50公頃,綠化面積達35萬平米,園林花木近200個品種,是天津市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天津水上公園由三湖五島構成(東湖、西湖、南湖;春島、夏島、秋島、冬島、瀛島)。環(huán)湖綠樹成蔭,湖面荷花吐艷,玉帶碧水之間眾島與眺遠亭遙相輝映;七座石拱橋與多處仿明清建筑爭相媲美;三處明清式長廊鑲嵌綠蔭之中;“水景長堤”、“水晶廣場”多姿水景,步移景異,誘人眼簾;盆景園、神戶園、水生植物園風格獨具,美不勝收;翠堤覽勝、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韻等景觀區(qū)域季相突出。
7、蘇州太湖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qū)的西部,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lián)光福,與“中國刺繡之鄉(xiāng)”鎮(zhèn)湖毗鄰。蘇州太湖公園位于蘇州城西15公里、風光旖旎的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境內,東起太湖景觀大道水風車入口處,西至太湖新天地,全長2.5公里,是華東地區(qū)最大的集生態(tài)、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免費開放湖濱型濕地公園。公園由風車堞影、棧橋探幽、悠然雙亭、八仙過海、鷗鷺棲歸、蘆蕩迷宮、漁舟唱晚、落日聽濤等八大景觀串連而成,于2007年2月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它的建成為久居在城市鋼筋水泥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太湖、釋放心靈的場所,建成后深得廣大游客和市民的喜愛和好評。
8、成都三岔湖
三岔湖位于成都市簡陽市(成都天府空港新城) 龍泉山東麓三岔鎮(zhèn),1977年3月三岔湖水庫建成蓄水。三岔湖是都江堰龍泉山灌區(qū)水利工程的大型屯蓄水湖泊,也是四川省第二大湖泊。 三岔湖面積12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7平方公里,蓄水2.27億立方米,鑲嵌著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有240公里迂回曲折的湖岸線,湖面海拔457米至462.5米,濕地面積達3平方公里,各種島類繁多。山、水、島交相輝映,被譽為“西部百島湖,天府新樂園”,有“天府明珠”的美稱。以島為主的景點有凌雨煙閣、水上迷宮、水天一色、花島、月亮島、鳥島、斬龍島、女禍石等10余處。湖周山區(qū)有幽美險峻的丹景山、張飛營、乾封廟、三峨眉、牛角寨、石洞溝和古老的摩巖石刻等景觀。
9、武漢東湖
東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xiàn)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區(qū),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達數(shù)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風景游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qū)擴大,東湖退居武漢市江夏區(qū)的湯遜湖之后,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區(qū)、磨山區(qū)、落雁區(qū)、吹笛區(qū)、白馬區(qū)和珞洪區(qū)6個片區(qū)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huán)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體育學院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
10、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qū)西部,景區(qū)總面積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環(huán)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中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shù)1800—2100小時。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有60多處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座博物館,有斷橋、雷峰塔、錢王祠、凈慈寺、蘇小小墓等景點。
11、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墻,北鄰南京站,是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現(xiàn)為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北湖,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玄武湖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年的人文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六朝時期辟為皇家園林,明朝時為黃冊庫,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舉辦南洋勸業(yè)會時,兩江總督下令開辟豐潤門(今玄武門),為玄武湖公園之濫觴。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環(huán)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宋人歐陽修曾寫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錢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為風景園林,亦為文化勝地,歷代文人騷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為后人傳為美談。
12、青島萊西湖
萊西湖,又名產(chǎn)芝水庫、三水庫,位于中國山東省萊西市萊西韶存莊。地處大沽河干流的中上游,距萊西市區(qū)10公里,興建于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養(yǎng)魚、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國家大型水庫。水庫大壩長2 5公里,流域面積879平方公里,最大水面積56平方公里,總庫容3.798億立方米,是膠東半島第一大水庫,是山東省第二大水庫。 萊西湖又名產(chǎn)芝水庫,國家AAA級的風景區(qū),被譽為半島明珠。 1989年 開始規(guī)劃建設產(chǎn)芝水庫旅游景區(qū),水中棧橋 、觀賞 魚池 、葡萄長廊、水上樂園、仿古式?jīng)鐾?、湖石假山及多種雕塑景點。
13、長沙年嘉湖
年嘉湖位于長沙市區(qū)烈士公園東部,是在許多年前人工修挖的一個人工湖。東面緊連躍進湖臨近瀏陽河,西連烈士紀念塔與公園其他部分。年嘉湖姿色獨具,湖面遼闊,煙波浩渺,水光瀲滟,晴雨皆宜。一座曲折的拱形石橋通向湖心島,島上楊柳成蔭,島中建有一座三拱橋,顯得云高水闊,別有情趣。湖南遼闊,臨湖建有船塢碼頭,湖上備有游艇,供游人泛舟。湖上的碧浪樓,重檐橋亭,聳立兩端,黃瓦白欄,映襯在藍天碧水中,光彩奪目,登橋眺望,美麗的湘山秀水一收眼底。
14、無錫蠡湖
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位于江南名城無錫西南郊,離市中心約10公里,形如葫蘆狀,早先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0.3~1.8公里,面積8.0平方公里。東南經(jīng)十里長廣溪聯(lián)通太湖。蠡湖湖南岸有寶界山,又名朱山,建有唐城,三國城 , 水滸城 作為中央電視臺影視基地。北岸有 蠡園 、蠡湖中央公園、亞洲城。寶界橋橫臥湖面,為我國著名實業(yè)家榮宗敬、榮德生捐建,長300多米,將蠡湖東西分開;蠡湖東岸有“高子水居 ”遺跡,是明末東林黨人高攀龍隱居讀書的地方。蠡湖東南為長廣溪濕地公園,西南則國家重點名勝區(qū)“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 黿頭渚公園。
15、寧波東錢湖
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距寧波城東15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瀉湖。被郭沫若先生譽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東錢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6.5公里,環(huán)湖周長4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為杭州西湖的3倍,平均水深2.2米,總蓄水量3390萬立方米。東錢湖開鑿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經(jīng)歷代開浚更具風采。唐天寶年間(744年)鄮縣縣令陸南金率眾修筑壩堤,這以后王安石、李夷庚、呂獻之等歷代地方官除葑清界、增筑設施,使之成為綜合利用的水域。
16、佛山千燈湖
千燈湖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街道,它(千燈湖一期)南起海三路蟲雷崗公園北門,北至海五路;東西兩側南七、南八兩條城市景觀路貫通,東西寬約280米,占地約302畝;為全開敞式公園。佛山千燈湖是由人工湖、大掩體(兩個,各有商鋪10間)、歷史觀測塔、水上茶亭(12座)、柏樹茶店(5座)、溪流(5座,分別是知識、豐收、白鷺、鳳凰、白鴿)、山上景觀塔(六座)、南水門、二十一世紀島、鳳凰亭、鳳凰廊、花迷宮等組成。 通過一系列的合理組合和排布形成一個湖光山色相輝映,以綠樹、茶亭、溪流點綴其間的美麗休閑地方。 湖體的面積約為87,000平方米,沿湖岸水深均為0.8—1.2米,中央最深處達2.8米。此外,千燈湖還包括有湖畔咖啡屋,霧谷及觀燈橋等附屬景。
17、鄭州雁鳴湖
河南鄭州中牟雁鳴湖坐落于古都開封到鄭州之間,雁鳴湖景區(qū)原是黃河引水工程的沉沙池, 小浪底水庫建成后,雁鳴湖水利灌溉和沉沙功能逐步衰退,因低地積沙逐漸形成濕地性湖泊。大面積蘆葦?shù)纳L,吸引了大雁棲息,后命名為雁鳴湖,目前是鄭州東部面積最大的水域和濕地,整個湖區(qū)由東湖 、中湖、 西湖 三部分構成。景區(qū)位于中牟縣城北部14公里處,距連霍高速公路中牟下道口3公里,距鄭開大道7公里,北距黃河4公里,省道223線穿越景區(qū)。翠堤環(huán)繞,煙波浩淼,景象萬千,湖中水草豐美,蒲蘆叢生,既是 黃河鯉魚。大閘蟹及草魚。鰱魚 、鱔、蝦、鱉等野生水產(chǎn)品,又有 白鷺 、大雁、天鵝、水鴨、野鴛鴦等珍稀鳥類棲息繁衍。
18、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位于濟南市 歷下區(qū) ,舊城區(qū)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大明湖面面積58公頃,大明湖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與趵突泉、千佛山 并稱為 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素有“泉城 明珠 ”的美譽。大明湖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qū) 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大明湖周圍還有南豐祠堂,稼軒祠、 月下亭 、秋柳園、明昌鐘亭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周匝公園各處。
19、泉州東湖
泉州市東湖公園位于泉州城區(qū)東北隅,是號稱“ 鯉魚城 ”之鯉珠所在地,又是古泉州十大勝景之一“星湖荷香”遺址。唐代湖面曾達4000多畝,有二公亭、東湖亭,宋代又添波恩亭,明代又建攬古亭。因唐代宰相姜公輔、歐陽詹等名士曾在此活動而聞名于世。公園規(guī)模308畝,其中水115畝。以中心湖水體為核心,環(huán)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 荷香”(中軸線),“祈鳳閣”(至高點),并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東湖亭”、“攬古亭”、“波恩亭”等構成幽雅休息區(qū)為為靜區(qū);建了兒童樂園 ,游船碼頭,雙舟 朝陽 等構成娛樂服務區(qū)為“鬧”區(qū)。同時還根據(jù)各個景點的人文景觀創(chuàng)作了“百鯉廣場”、“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誼芳林”、“百果秋園 ”、“荷里飄香”等16個植物景觀。
20、南通七星湖
海安七星湖生態(tài)園位于 海安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東依通揚運河,南接東海大道,西靠湖濱西路,北臨黃海大道。七星湖的形成既刻意而又自然,因為其形成于 新長鐵路 的修建息息相關。因長期在此集中取土,逐步形成人工湖。在2005年,由美國 伊斯特 公司根據(jù)黃金分割曲線的原理和“七星拱月”的布局進行設計,將520畝湖面、七個島嶼和沿湖綠地,規(guī)劃成主入口廣場區(qū)、景觀大道區(qū)、中心廣 場區(qū)、旅游度假區(qū),傳統(tǒng)人文區(qū)、生態(tài)濕地區(qū)、運動娛樂區(qū)、水上活動區(qū)等8大區(qū)域,并將海安“ 三塘十景 ”、 青墩文化 等融入其中,用現(xiàn)代的手法講述歷史故事,將現(xiàn)代美學與傳統(tǒng)文化完美結合,形成人與自然、人與建筑的和諧與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