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lǜ)草,又稱勒草、澀蘿蔓、苦瓜藤、鋸鋸藤、拉拉藤、五爪龍,是多年生莖蔓草本植物。3、4月間出苗,9月中、下旬成熟。耐寒,抗旱,喜肥、喜光。夏、秋季采收。嫩莖和葉可做食草動(dòng)物飼料??扇胨帯?/p>
苘(qǐng)麻:常見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間。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北美洲等地區(qū)。本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
小薊:山東俗名萋萋菜,萋字當(dāng)為薊字之轉(zhuǎn)音。其根與莖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
牛筋草:根系極發(fā)達(dá),稈葉強(qiáng)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yōu)良保土植物。
田旋花:長得特別像喇叭花(牽?;ǎ侨~子不同,它是柳葉狀,喇叭花是掌狀。為旋花屬,雙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近無毛。根狀莖橫走。莖平臥或纏繞,有棱。蒴果球形或圓錐狀;種子橢圓形。對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果樹等有危害。
馬唐草:雜草,跟牛筋草差不多,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dá)80厘米,葉鞘短于節(jié)間,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邊緣較厚,微粗糙,莖直立或斜生,下部莖節(jié)蔓延成片,難以拔出。是農(nóng)田的惡性雜草,難以根除,在水中、旱地均能生存。
稗(bài)子:最常見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極為相似,似稻但葉片毛澀,顏色較淺。敗家子中的“敗”就是稗子演變過來的,因?yàn)樗咀訝庰B(yǎng)分。它是馬牛羊的好飼料,但也是農(nóng)田中的惡性雜草,難以治理。
益母草:野地里常見,但沒想到它是治婦科病的良藥,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shí)采摘, 味辛苦、涼。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夏季開花。其干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生用或熬膏用。
艾蒿:全草可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蛇床子:別名野胡蘿卜子,傘狀小白花,也是著名中草藥。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夏、秋二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有燥濕,祛風(fēng),殺蟲,溫腎壯陽的功效。
小蓬草:又稱小飛蓬、飛蓬,菊科,一年生草本。嫩莖、葉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消炎止血、祛風(fēng)濕,治血尿、水腫、肝炎、膽囊炎、小兒頭瘡等癥。田間地頭有很多這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