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的寶寶還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因為提供自控能力的大腦前額葉,大概從3歲才開始發(fā)育,是發(fā)育過程最漫長的一個區(qū)域。所以2-3歲年齡段的孩子,能自我控制的是少數(shù),家長在這部分不需要有過高的要求。此階段可為寶寶制定一些日常行為規(guī)則,提早幫助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幫助孩子以后更好的培養(yǎng)自制力。
案例:
點點兩歲半了,他的脾氣特別急,要什么東西就要馬上給他,不給就鬧。上周末媽媽帶他到外面玩,看到一個小姐姐在吃草莓。點點也想吃,媽媽跟他說家里有,讓他等到回家再吃。但是點點不聽,他非要去搶小姐姐的草莓,把對方都嚇哭了。媽媽很是困惑:孩子這么小脾氣就這么急,長大可怎么辦?
建議做法:
首先,想要一個2歲半的孩子去等待,這個要求確實有些高了,這么低年齡的孩子,能等待的是少數(shù)。所以媽媽在這部分不需要有過高的要求。
其次,可以在平時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如果觀察到孩子的脾氣確實很急,就可以有意識地開始慢慢培養(yǎng)他的個性。比如,點點平時想要東西的時候,可以不要馬上給他,而是教他等一等。比如告訴他數(shù)十個數(shù)才可以給,然后跟他一起數(shù)數(shù):“1、2、3、4、5、6、7、8、9、10”,用這樣的方式鍛煉和培養(yǎng)他延遲滿足的能力,讓他有“等一等”的意識。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處于培養(yǎng)自制力的重要階段。因為腦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協(xié)調情緒沖動和行為控制的前扣帶回頂部從3歲開始變得活躍。因此,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與自制力相關的大腦基礎,父母們可以開始著手訓練孩子的自制力。
案例:
嘟嘟今年3歲半了,上幼兒園小班。每天早上叫她起床都很艱難。早上時間本來就緊張,被她這樣一拖,好多次去幼兒園都遲到。媽媽問過幼兒園的老師,老師說嘟嘟在幼兒園睡午覺就不會這樣,每天都會按時起床,是個特別乖的孩子。可是為什么在家她就做不到呢?
建議做法:
首先,保證孩子確實有足夠充足的睡眠。比如,嘟嘟晚上應該在合理的時間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
其次,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矩。例如,明確告訴孩子每天要幾點鐘起床。可以和嘟嘟約定:“表的指針走到……的時候,我們就要起床了?!?/p>
再次,溫柔而堅持地叫寶寶起床。到了該起床的時間,就堅持叫嘟嘟起床,但是聲音要溫柔。
另外,提前幫孩子做起床準備。有的孩子做事情的轉換能力較弱,需要多點時間做準備。家長可以提前5-10分鐘就提醒孩子準備起床,同時可以播放比較舒適、愉悅的音樂,讓嘟嘟覺得起床是一件好玩的事。
隨著年齡增長,幼兒開始從行為表現(xiàn)上顯示出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尤其在4-5歲期間,幼兒自我控制能力飛速發(fā)展。大多數(shù)幼兒在這個轉折期,能夠更好地為長遠目標放棄即時滿足,在困難情境中能堅持不懈,哪怕在無人監(jiān)督情況下也能更好地約束自己。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培養(yǎng)自制力,家長需要溫和、堅定地與孩子一起制定和執(zhí)行家庭規(guī)則。
案例:
牛牛今年4歲多,最近家人發(fā)現(xiàn)他一看動畫片就停不下來。有時候叫他吃飯,他也不聽。牛牛會說:“我再看一會兒,再看一會兒?!庇写危瑡寢屢簧鷼饩桶央娨曣P了,結果牛??拗f:“你們是壞人,爺爺奶奶都讓我看!”爸爸媽媽很擔心他看那么多電視,對眼睛不好。但是現(xiàn)在怎么說牛牛都沒用,家人很是著急。
建議做法:
電視看多了確實不好。不但對眼睛不好,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它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發(fā)展。事實上,不只是電視,智能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的自控力都是很大的挑戰(zhàn),如果他們在這部分能有比較好的自制力,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就會大有助益。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在這方面的自制力呢?這些做法您可以試試看。
1.和孩子約法三章,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矩。比如,和牛牛約定每天只能看20-30分鐘的動畫片。
2.接納情緒,設立規(guī)矩。如果到時間孩子不愿意遵守約定,或者用哭鬧來回應,家長要用牧羊犬型父母的方式: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后,像我們前文講的,告訴牛?!拔抑滥愫芟矚g看這個動畫片,可是我們已經(jīng)說好了,每天只看半小時,現(xiàn)在時間到了,你可以明天再看?!蹦托牡母嬖V牛牛不可以,而不是發(fā)火或指責他,當他知道“鬧是沒有用”的時候,就會遵守規(guī)矩了。
3.兩代人之間的教育觀念難免有差別,規(guī)則很重要。如果祖輩和爸媽教育理念不一樣,也要請爺爺奶奶共同遵守這個規(guī)矩。
這個階段,孩子馬上就要進入學校,是培養(yǎng)孩子自制力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些規(guī)則意識,再加上語言能力的提升,可以多借助語言幫助孩子進行自制力培養(yǎng)。比如,可以教孩子“自制力口令”,幫助孩子在面臨誘惑的時候,能夠冷靜下來,進行自我約束。
案例:
Cindy是一個5歲的小姑娘。她想學彈鋼琴,媽媽就請了老師每周來教她。她上課很開心,可是她總是懶得練琴。老師感覺她進步太慢,缺乏練琴的恒心。有一天,Cindy和媽媽講:“練琴太累了,沒有意思,我不想學鋼琴了”。家人很著急:不想勉強孩子去學不喜歡的東西,但是小孩子這么容易放棄,以后怎么辦?
建議做法:
首先,興趣班是培養(yǎng)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學前階段,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在允許范圍內請給她一些支持,讓她自己選擇。而是否能讓孩子堅持下去,一是觀察孩子是不是真的很感興趣;二是看她在這方面是否有能力。家人可以這樣回應Cindy的話,“我理解你覺得鋼琴班很累,我們再來試試看,鋼琴是不是適合你,是你可以繼續(xù)做的事。我們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練15分鐘,一個月以后我們再來做決定要不要繼續(xù)學鋼琴?!?/p>
其次,特別提醒父母,與孩子約定的時間不宜過長。自制力的培養(yǎng)就好像鍛煉身體肌肉,先拿1磅的啞鈴,再拿2磅,然后更多。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父母可以多給Cindy肯定和鼓勵,讓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有時候,興趣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上,孩子覺得自己做得好,就會更樂意做下去。
另外,不建議父母強迫孩子為了堅持而堅持,去上不喜歡的興趣班。如果Cindy在約定的時間結束之后,還是執(zhí)意要放棄學鋼琴,家人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