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 卷四 勞傷解
1、中氣
脾為己土,以太陰而主升,
胃為戊土,以陽明而主降,
升降之權(quán),則在陰陽之交,是謂中氣。
胃主受盛,脾主消磨,
中氣旺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氣滋生,所以無病。
脾升則腎肝亦升,故水木不郁,
胃降則心肺亦降,金火不滯。
火降則水不下寒,水升則火不上熱。
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之善運也。
中氣衰則升降窒,
腎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滯而氣病。
神病則驚怯而不寧,精病則遺泄而不秘,血病則凝瘀而不流,氣病則痞塞而不宣。
四維之病,悉因于中氣。
中氣者,和濟水火之機,升降金木之軸,
道家謂之黃婆,嬰兒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義精矣。
醫(yī)書不解,滋陰瀉火,伐削中氣,
故病不皆死,而藥不一生。
蓋足太陰脾以濕土主令,足陽明胃從燥金化氣,
是以陽明之燥,不敵太陰之濕。
及其病也,胃陽衰而脾陰旺,
十人之中,濕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濁,脾主升清,
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
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以故醫(yī)家之藥,首在中氣。
中氣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
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
瀉水補火,扶陽抑陰,使中氣輪轉(zhuǎn),清濁復(fù)位。
卻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黃芽湯
人參三錢
中氣之治,崇陽補火,則宜參、姜,培土瀉水,則宜甘、苓。
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煩亂,則加黃連、白芍以清心。
四維之病,另有專方,此四維之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