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6月1日,天京事變爆發(fā),這是太平天國領(lǐng)導集團之間發(fā)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洪秀全病死天京,曾國藩挖出洪秀全,“戮尸,舉烈火而焚之!”并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后接連發(fā)射出去。
1814年,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他四次落第,后僅憑一本粗糙的基督教入門書《勸世良言》,創(chuàng)立了拜上帝教。在金田起義后,僅僅兩年多就占領(lǐng)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
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云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并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jié)制。史上稱為“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后,幾個主要領(lǐng)導人互生嫌隙,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jié)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進行爭權(quán)奪利的斗爭。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東王楊秀清見形勢大好,以“天父下凡”為由,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9月,洪秀全密詔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鏟除東王。11月,洪秀全下令處死韋昌輝。
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fā)、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率兵十萬,離開天京,脫離天王指揮。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路。
1857年,清重建“江南大營”,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shù)年間擋住了清軍的多次攻勢。
1862年,陳玉成被殺后,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天京附近據(jù)點逐一陷落。
1864年3月,天京被包圍后,城內(nèi)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
兩個月后,天京陷落之后,洪秀全的尸體被挖出來,曾國藩斷然下令:“戮尸,舉烈火而焚之!”隨后,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后接連發(fā)射出去,目的是要讓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陰魂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