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闌尾炎
1病 理
(1)急性單純性:闌尾輕度腫,漿膜充血;
(2)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顯著腫脹、增粗,管壁小膿腫形成,腔內積濃,周圍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3)急性穿孔性(壞疽性):管壁全部/部分壞死,腔內積濃,穿孔部位大多在血運較差遠端部位;
(4)闌尾周圍膿腫:化膿壞疽或穿孔發(fā)展較慢,大網膜移至其周并包裹。鏡下可見中性粒細胞浸潤,可伴出血、黏膜壞死,漿膜面充血、纖維素滲出。
2臨 床
定位不清臍周疼痛,伴惡心、嘔吐、發(fā)熱及食欲缺乏等。6-8/10+h后逐漸下移固定右下腹部(轉移性右下腹痛,特征)。查體麥氏點壓痛、反跳痛。實驗室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
3影 像
(1)超聲:闌尾和糞石,后者伴聲影;闌尾管徑>6mm,呈不可壓閉的、一側盲端管狀結構。
(2)CT:闌尾擴張,管徑>6mm,壁增厚,增強強化。闌尾周圍炎,周圍(脂肪)“條紋征”即周脂肪內斑點/條紋狀模糊英、局部筋膜增厚、系膜密度增高等。闌尾糞石,其他有盲腸增厚、闌尾周液體積聚、“箭頭征”(腸道內造影劑匯集在盲腸尖端(闌尾起始部)形成箭頭樣或鳥嘴樣改變)。
4鑒 別
(1)右下腹其他炎性病變:盲腸、升結腸憩室炎,闌尾淋巴異樣增生,回盲部克羅恩病等。
(2)闌尾來源腫瘤伴闌尾炎。
(3)部分婦科疾?。河覀容斅压苋焉?、卵巢囊腫扭轉、卵巢濾泡破裂、急性附件炎等。
(4)右下肺炎和胸膜炎。
2、慢性闌尾炎
1概 述
由急性轉化來(持續(xù)癥狀>3W)。大部急性愈合后遺留闌尾壁纖維組織增多,闌尾腔因瘢痕收縮而狹窄,或闌尾與周圍器官粘連形成,易反復發(fā)作。
2病 理
闌尾壁不同程度增生和纖維化,腔可局限或全長性狹窄、閉塞,可有糞石。鏡下壁內慢性炎性細胞浸潤,見纖維化改變。
3臨 床
右下腹慢性疼痛,可持續(xù)性,抗感染有好轉。實驗室檢查可正常。
4影 像
(1)BE:闌尾僅部分顯影或不顯影,單個/多個充盈缺損改變。闌尾顯影外形不規(guī)則分節(jié)狀、粗細不均,扭曲,邊緣不光整。
(2)CT:類似急性闌尾炎。闌尾擴張(管徑>6mm)、闌尾尖端增厚、糞石、網膜系膜組織密度增高粘連、淋巴結腫大、“箭頭征”、膿腫、蜂窩織炎、積液
3、闌尾周圍膿腫
1概 述
急性闌尾炎穿孔后一種并發(fā)癥,占4%-10%。
2病 理
右下腹/盆腔內膿腫,腔內膿液,內部可見糞石。
3臨 床
急性闌尾炎病史。中老年人多,可伴高熱中毒癥狀,右下腹捫及腫塊。
4影 像
(1)超聲:右下腹/盆腔膿腫,可見糞石。
(2)CT:右下腹/盆腔囊性腫塊,壁薄或厚,增強環(huán)形強化,內部可見糞石;也可為邊界不清、密度不均軟組織影,強化不明顯。腫塊與盲腸關系密切,與周圍結構粘連,內可見小氣泡/氣液平面。臨近腸曲反射性淤積,可伴氣液平面。
5鑒 別
(1)闌尾黏液囊腫:病史。
(2)右下腹或盆腔其他原因膿腫。
4、闌尾殘株炎
1概 述
闌尾切除后少見并發(fā)癥,為闌尾切除時根部殘留過長(1-5cm),殘端反復發(fā)作炎癥。
2病 理
分急性單純性、化膿性、壞疽性闌尾殘株炎及闌尾殘株周圍膿腫。
3臨 床
闌尾切除術后1年左右出現?;竞完@尾炎相同,右下腹痛、惡心、嘔吐。
4影 像
1)急性單純性:長軸“蚯蚓”狀或“豆棒”弱回聲區(qū),短軸“靶環(huán)征”。
2)化膿性:殘端慢性增粗直徑約1-1.5cm,壁增厚>0.3cm,常見“雙層征”,周圍線狀暗區(qū)包繞。
3)壞疽性:殘端輪廓不清或形態(tài)消失,,腔內糞石強回聲團伴后方聲影,穿孔時管壁回聲中斷,周不規(guī)則液性暗區(qū)。
4)周圍膿腫:闌尾區(qū)周圍見輪廓模糊,回聲不均的弱回聲或混合回聲區(qū)。
5)間接征象:闌尾殘株周圍腸管擴張、腹水,腸系膜周圍淋巴結腫大。
5鑒 別
需與盆腹腔膿腫、回盲部腫瘤、結核、淋巴結、闌尾殘端瘺、胃腸道穿孔等。
5、闌尾黏液囊腫
1概 述
由闌尾腔近端阻塞導致遠端黏膜上皮組織中的黏液細胞分泌黏液聚積、囊狀擴張。
2病 理
囊狀擴張,切開其內黏液性物質。黏液性腫瘤包括黏液性囊腺瘤和囊性癌為引起常見原因。鏡下壁由富黏液上皮組成,顯示絨毛結構,環(huán)形累及闌尾。
3臨 床
無特異性,常見右下腹疼痛不適,有時僅右下腹包塊。
4影 像
(1)BE:盲腸內側壁光滑球形腫塊壓跡,末端小腸推壓移位。闌尾未見鋇劑充盈。
(2)右下腹卵圓形腫塊,有或無鈣化聲影。腔內以低度回聲典型。
(3)CT:盲腸尖區(qū)域薄壁囊性腫塊,邊界清晰,呈長圓形,與盲腸間解剖關系密切,環(huán)形鈣化壁。增強壁強化,內容物無強化。腔內出現氣泡/氣液平伴感染。腹膜假黏液瘤典型為腹膜分葉病變,使空腔臟器移位或變形,實質器官邊緣呈“扇貝”改變。
(4)MRI:右下腹囊性腫塊,冠狀面位髂肌和腰大肌形成“V”形間隙內,與盲腸關系密切,可位于盲腸內下方或后下方,盲腸外壓改變。
5鑒 別
(1)闌尾周圍膿腫;(2)腸重復畸形、系膜囊腫等;(3)卵巢腫瘤、囊腫、積液。
6、闌尾類癌
1概 述
闌尾是胃腸道類癌常累及部位。典型起源闌尾上皮下神經內分泌細胞。>70%發(fā)生在闌尾遠1/3段(遠離基底),直徑<1cm。類癌<1cm很少轉移,1-2cm50%可轉移,>2cm80%轉移。
2病 理
較硬黏膜下結節(jié),切面黃色。鏡下由小細胞組成,有統(tǒng)一、圓形細胞核,無明顯核仁。無明顯分裂活動、不典型細胞或核異性改變。有島狀、小梁形、腺體、彌漫形。
3臨 床
多數無癥狀。引起闌尾梗阻,出現闌尾炎表現。對放療不敏感,化療暫時有效。
4影 像
影像學較少,反映出其典型體積小、局限于闌尾遠端、低并發(fā)癥特點。
5鑒 別
(1)急性闌尾炎:闌尾基底部類癌引起梗阻需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