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發(fā)育中,影響孩子身體發(fā)育最主要的“禍根”就是積食,家長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逐步的檢查進行判斷。
父母要經(jīng)常的聞一聞孩子嘴里的氣味,如果有非常嚴重酸腐的味道,說明孩子胃里的食物沒有消化,可能出現(xiàn)積食問題,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嘔吐的問題。
在中醫(yī)診斷學中,舌頭中間對應的是脾胃。如果這里的舌苔變得比平時白厚,說明孩子有比較嚴重的積食。有的孩子只在舌頭中間出現(xiàn)一個硬幣似的圓圈,有的孩子可能是整個舌頭的舌苔全部變厚膩,這些都是孩子積食的表現(xiàn)。
這里我要重點說明一點,孩子的舌苔變厚膩,這需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由于脾虛引起的積食,還是吃食物引起的積食。為什么要這么說呢?這兩者在治療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虛兼實證,還是就是實證的問題。
有積食的孩子,食物存在胃里會積滯化熱,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嘴唇突然變得很紅,像涂了口紅似的,再摸摸手腳,甚至身上發(fā)熱,那就說明孩子有可能積了。
積食的孩子胃口變差了,不想吃東西,即便吃下去也會不消化,用手摸孩子小肚子,會感覺很脹,較大的孩子會說肚子脹或痛。
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次數(shù)增多,有粘連狀,而且里面夾雜著未消化的食物,味道很臭,像腐敗的臭雞蛋味道,那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積食了。
中醫(yī)認為,胃不寧剛臥不安。如果孩子晚上睡覺時翻來翻去,睡不踏實,有時會哭鬧,或者孩子牙齒緊緊的咬著,那就很可能孩子積食了。
上述的六點是判斷孩子積食的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補消結合,不管是虛證引起的,還是實證引起的。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管是孩子脾虛引起的積食問題,還是喂養(yǎng)不當造成的積食問題,都要在消積同時進行補脾。
本人在幾十年的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會看到反復積食的孩子,這是什么問題呢?這是孩子在積食的時候,家長只針對積食進行治療,而沒有對孩子進行補脾。積食會引起脾胃虛弱,積食治療好了,但脾虛的問題還存在,所以很容易再次積食,請孩子的父母注意這個問題。
關于孩子出現(xiàn)積食的問題應該怎樣治療,和經(jīng)常積食的孩子如何通過輔食療法進行調(diào)理,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發(fā)表,請留意我以后發(fā)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