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貝幣產(chǎn)生于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錢幣的始祖,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考古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于14世紀商代河南殷墟婦好墓地。而金屬銅貝流通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
經(jīng)過加工的天然貝幣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幣光潔美觀,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于攜帶、便于計數(shù),這類貝幣主要出產(chǎn)于我國的東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業(yè)交流的情況。它的產(chǎn)生,標志著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程度。在原始物物交換階段之后,可交換的商品日益增多。此時貝幣出現(xiàn),成為商品交換過程的中介。
這是我的空心銅貝。48個。圖中還有一枚骨貝、一枚海貝。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請各位記住,貝幣是計數(shù)貨幣。至于它能換什么東西,是約定俗成的。
貝幣怎么計算價值?一個是一個,古人說,十貝為一朋。14世紀,在商代婦好的墓里,首先發(fā)現(xiàn)的原始貝幣。后來,商代開始鑄造銅貝幣。銅貝使用的歷史很長,大約在公元前16---19世紀。證明,這一時期是使用貝幣的。貝幣的計量單位是個數(shù),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銅貝也有大有小,用于交換。貝幣有的鎏金,甚至還有金貝、幣值肯定不同。還有,使用銅貝的時候,海貝還用不用?我明確了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貝幣也有完整的貨幣體系。我把我的貝幣排了一下,貝幣大小不同代表不同的貨幣單位。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第二、最早鑄造的銅貝。大小不同,代表不同的原始貝幣數(shù)量。下面四枚也許從小到大代表十朋、二十朋、五十朋、一百朋。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第二、鎏金貝和金貝是高級貨幣形式。這三個咱們就當二百朋、五百朋、一千朋。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第三、我沒有,網(wǎng)上也查不到更小的金屬貝幣。說明海、骨貝、陶貝與金屬貝同時流通,充當輔幣的職能。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金貝、鎏金貝、大貝、小貝當然是這樣的系列了??墒歉鞣N貝幣都有大有小,這可怎么比價呀?這是一個問題。第二,查百度圖片,天然貝幣的數(shù)量占了圖片的三分之一。我恍然大悟。結(jié)論:金屬貝幣的產(chǎn)生,不是代替了原始貝幣,而是承擔了高值貨幣的職能。即同時與原始貝幣留通。原始貝幣成為輔幣,銅貝則承擔起一朋以上貨幣的職能。
我這個人挺敢想的。大家都沒有看到更小的銅貝。說明原始貝幣沒有退出流通。
古錢幣的零錢在哪里之十三:原始貝幣是金屬貝幣的輔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