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臺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04)
宋·辛棄疾《菩薩蠻·題江西造口壁》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〇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網友雷焱雄問:請問鐘老師,這詞中的地名是“造口”,還是“造口壁”?因為現在的江西省萬安縣有一個叫“造口壁”的村子。“造口壁”是指“造口的墻壁”,還是“造口壁村”?
鐘振振答:這詞中的地名是“造口”,不是“造口壁”,更不是“造口壁村”。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辛幼安詞》曰:“其題江西造口詞云……蓋南渡之初,虜(南宋人對金的蔑稱)人追隆祐太后(宋哲宗皇后孟氏)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追到造口,沒有追上,于是便回去了)。幼安自此起興(指辛棄疾詞用金人追隆祐太后一事開頭,引發(fā)下文)。”
又卷一三《幸不幸》曰:“吉州縣江濱有石材廟。隆祐太后避虜,御舟泊廟下。一夕,夢神告曰:'速行,虜至?!篌@悟(驚醒),即命發(fā)舟指章貢(開船去贛州)。虜果躡其后(金人果真緊跟在后面追),追至造口,不及而還。事定,特封廟神'剛應侯’?!?nbsp;
“造口”,一作“皂口”。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三五《炎興下帙·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丁卯盡十二月二十五日庚子》曰:“隆祐皇太后自吉州(今江西吉安)進幸虔州(今江西贛州)。隆祐皇太后離吉州,至生米市,有人見金人已到市中者,乃解維(解開系船的纜繩,即起航)夜行。質明(天剛亮),至太和縣(今江西吉安市泰和縣)。又進至萬安縣(今江西吉安市萬安縣)。兵衛(wèi)不滿百人?!鹑俗分撂涂h。太后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棄船登陸而行)。遂幸虔州?!?br>
明·董天錫《(嘉靖)贛州府志》卷二《山川·贛縣·水》曰:“皂,縣北二百里,東流出皂口,會贛水。舊經(先前的贛州地方志)云:金虜嘗至此而退?!?br>
明·余之禎《(萬歷)吉安府志》卷一二《山川志·萬安》曰:“皂口江水,在縣南六十里。其源出贛縣三龍,經上造、下造而流入贛江?!?br>
明·陸應陽《廣輿記》卷一三《吉安府·關梁》曰:“皂口驛……萬安?!?br>
“書壁”,即在墻壁上書寫文字,題寫詩詞。
漢·王逸《楚辭章句》卷三曰:“屈原放逐……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nbsp;
《北史》卷八九《藝術傳》上曰:“法和書其所居屋壁而涂之,及剝落,有文曰:'十年天子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遞代坐?!?br>
唐·盧藏用《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為此詩答宋兼貽平昔游舊》詩曰:“題書滿古壁,采藥遍巖幽?!?br>
韋應物《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詩曰:“交橫誰與同,書壁貽友生。”
王迥《同孟浩然宴賦》詩曰:“共賦新詩發(fā)宮徵,書于屋壁彰厥美?!?br>
杜甫《得舍弟消息》詩曰:“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br>
宋·盧氏《鳳棲梧·題泥溪驛》詞序曰:“登山臨水,不費于謳吟;易羽移商,聊舒于羈思。因成《鳳棲梧》曲子一闋,聊書于壁。”
張元幹有《浣溪沙·書大同驛壁》詞。
李結有《如夢令·書百方觀音寺壁》詞。
趙長卿《朝中措》詞序曰:“仙源醉賞,酒中作詞,書于壁。”
辛棄疾詞別首亦有《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大凡此類“書……壁”云云,“壁”字都指某處所的墻壁。類似的書寫,還有“題壁”。
南朝梁·江淹《雪山贊》序曰:“壁上有雜畫,皆作山水好勢,仙者五六,云氣生焉,悵然會意,題為小贊云。”
王筠有《入茅山尋桓清遠乃題壁詩》。
唐·宋之問有《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因以題壁贈杜侯杜四》詩。
王勃有《普安建陰題壁》詩。
孟浩然《秋登張明府海亭》詩曰:“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span>
李白有《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詩。
韋應物有《因省風俗訪道士侄不見題壁》詩。
宋·周邦彥《浣沙溪》(日薄塵飛官路平)詞曰:“下馬先尋題壁字,出門閑記榜村名?!?nbsp;
朱耆壽有《西江月·疊彩山題壁》詞。
楊澤民《應天長》(夭桃弄粉)詞曰:“當日俊游時,屢向平康,吟詠共題壁。”
劉壎《謁金門》詞序曰:“臨汝有歌者稍慧。咸淳中,嘗與吟朋夜醉其樓。對予唱《賀新郎》詞,至'劉郎正是當年少。更那堪、天教賦與,許多才調’之句,笑謂余曰:'古曲名今日恰好使得?!枰蛞源艘庾餍≡~題壁,明日遂行。后二年再訪之,壁間醉墨尚存,而人已他適矣?!?br>
要之,辛棄疾此詞題所謂“書江西造口壁”,意即這首詞是題寫在江西造口驛的墻壁上的。
至于“造口壁”或“造口壁村”,筆者未見過宋元明三代文獻中有此村名。懷疑此村名形成的時代較晚,或許即因辛棄疾此詞而得名,亦未可知。
編后語:
作者/鐘振振 編輯/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