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旺之戰(zhàn)”又稱“迎主之戰(zhàn)”,是戰(zhàn)不但是拜上帝會真刀真槍與清軍的第一戰(zhàn),更是正式拉開太平軍波瀾壯闊的金田起義大幕之戰(zhàn),同時這一戰(zhàn)還是拜上帝會教主洪秀全親自手提斬妖劍惟一臨陣之戰(zhàn)。據(jù)史料記載,在洪秀全這惟一親自上陣的“思旺之戰(zhàn)”中,他率先異常勇猛沖向清軍,不但打得“妖兵”四散而逃,而且他還親手斬下幾個“妖頭”。
然而“思旺之戰(zhàn)”的發(fā)生深層的原因卻是拜上帝會上層骨干之間的權力之爭。其主要原因就是有著代天父言、代天兄言神權的楊秀清和蕭朝貴要奪取已經(jīng)準備就緒的金田起義的指揮權。那么,為什么金田起義在即,拜上會上層骨干會發(fā)生權力之爭呢?這得從拜上帝會的二元體制說起。
拜上帝會上層骨干中洪秀全是教主又是上帝之次子,馮云山是拜上帝會的實際操盤手又是上帝的三子,楊秀清是上帝的四子,蕭朝貴是上帝的女婿,韋昌輝是上帝的五子,石達開是上帝的六子。
這個排名是馮云山事先設計好的,一旦拜上帝會發(fā)動反清起義,主是洪秀全做,軍師是馮云山做。但人算不如天算,因為馮云山意外被捕,洪秀全又借故出走,人心惶惶的拜上帝會信眾幾欲散伙。在拜上帝會處于解散的危機時刻,精明的楊秀清利用當?shù)孛癖娦欧慕蒂字g,突然以天父的身份降臨在會眾面前,及時穩(wěn)定住會眾。待馮云山出獄,他與洪秀全歸來時,他們?yōu)榱税萆系蹠倪M一步發(fā)展,只好承認了楊秀清的代天父言的地位。
但精明的馮云山為了制約楊秀清的神權又鼓動蕭朝貴如法泡制的以天兄臨凡。可是令馮云山?jīng)]有料到的事是,那位貌似憨厚實則精明無比的蕭朝貴為了奪權會在金田起義前,突然以天兄下凡的名義命洪秀全與馮云山去山人村的思旺圩胡以晃家“避吉”(躲災)。
1850年7月(道光三十年六月),洪秀全令拜上帝會信徒集結于金田村,準備發(fā)動反清起義。按照計劃,金田起義的總指揮是教主洪秀全,副總指揮是馮云山。此時“天父”楊秀清正在病中(大概的裝的)。就在這關鍵時候,蕭朝貴突然以天兄的名義下凡命洪秀全與馮云山去胡以晃家暫居。就這樣,蕭朝貴輕易的從洪秀全、馮云山手中奪取金田起義的指揮權。
這時的清王朝已經(jīng)看到了拜上帝會對他們政權的危害,為了迅速撲滅拜上帝會即將起事的大火,清廷特別起復林則徐以署廣西巡撫的身傷赴廣西督辦軍務。林則徐病死途中以后,清廷又改令漕運總督周天爵為廣西巡撫。同時任命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為欽差大臣,會同周天爵共同剿滅拜上帝會。
1850年12月(道光三十年十一月),清軍潯州協(xié)副將李殿元探知洪秀全、馮云山在思旺圩,他立即帶領所部抵達平田縣思旺圩,試圖一勞永逸的擒賊先擒王,把拜上帝會扼殺于未起之時。
得到消息的洪秀全一面組織在思旺圩的會眾準備抗擊清軍,一面派人向金田村的楊秀清、蕭朝貴等人告急。
清軍的計劃打亂了楊、蕭原來的布署,雖然他們倆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但一旦教主和馮先生被清軍所擒斬,那么他們的任何布署都會歸空。
時間緊急,楊、蕭得到消息以后,立即命令蒙得恩率3000精銳之士急趨思旺圩。
當蒙得恩率領所趕到清軍大營后面時,他立即指揮會眾向清軍大營發(fā)起了猛攻。李殿元聞迅馬上率清軍迎敵。洪秀全聽到廝殺聲以后,即刻親自提劍與胡以晃率思旺圩的會眾夾擊清軍。
一馬當先的胡以晃不愧為武秀才出身,清軍的腦袋就在他的大刀揮舞下紛紛滾落在地。教主洪秀全亦不甘示弱,他在會眾的護衛(wèi)下,也揮劍斬下了幾個妖首。會眾見教主如此勇敢,斗志頓時大增,個個爭先揮著刀槍不畏首畏生死的向清軍沖去。腐敗的清軍哪見過這么不怕死的人們,個個不顧軍官的命令,紛紛丟棄刀槍四散逃去。清巡檢張鏞、廩生吳上憲、監(jiān)生朱名揚人頭落地,平南縣知縣倪濤鉆入密林之中方才逃命。李殿元丟下人馬比狗遛的還快。拜上帝會會眾在一片歡呼聲中簇擁著洪秀全、馮云山返回了金田大本營。
這場由洪秀全親自上陣指揮的“思旺之戰(zhàn)”史家又稱“迎主之戰(zhàn)”,拜上帝會會眾首戰(zhàn)清軍的這場勝仗是拉開金田起義大幕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