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能夠占據(jù)東南半壁江山,和清朝對戰(zhàn)十四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太平天國能征善戰(zhàn)的軍事將領(lǐng)很多,比如千年一遇的農(nóng)民軍事天才楊秀清;驍勇善戰(zhàn)的蕭朝貴;打敗過曾國藩的石達開;天國版霍去病陳玉成;打敗僧格林沁的賴文光等等。但是,太平天國的文臣謀士特別少,能夠稱得上政治家的更是少之又少。南王馮云山和忠王李秀成算得上是天國僅有的兩位政治家。
馮云山是太平天國真正的創(chuàng)建者,他自身前往廣西紫荊山發(fā)展拜上帝會。天國創(chuàng)業(yè)的基本班底,都是馮云山打造的。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精神領(lǐng)袖,只是一個象征。馮云山把洪秀全的理想變成了現(xiàn)實。馮云山是太平天國的“國父”,他為天國接生。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后期,與陳玉成組成了天國的擎天柱,他們是天國的雙子星。但是1862年6月陳玉成蒙難被清兵殺害,李秀成是天國最后的希望,他苦苦支撐,讓天國又堅持了三年。
馮云山劇照
一,南王馮云山篳路藍縷,創(chuàng)建了太平天國
馮云山(1815-1852),廣東花縣人,是洪秀全的同學,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科舉不第的洪秀全,創(chuàng)立了拜上帝教。馮云山就是洪秀全的第一個忠實粉絲,是洪秀全堅定的追隨者。由于廣東的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好,洪馮二人在老家傳教很失敗。1844年,馮云山、洪秀全等幾人,一起去了廣西傳教,其他幾個人和洪秀全先后中途跑路返回了老家。
馮云山是太平天國真正的創(chuàng)建者、組織者和策劃者。馮云山只身前往廣西紫荊山區(qū),進行傳教活動。與山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后來馮云山謀得了一份鄉(xiāng)村私塾教師的差事。一邊教書,一邊傳教。1847年8月,洪秀全來到了紫荊山區(qū)。這時候整個拜上帝教已經(jīng)發(fā)展了2000多萬信徒。馮云山的才能可見一斑。太平天國的核心班底,楊秀清、蕭朝貴等人,都是馮云山帶出來的。
馮云山畫像
馮云山居功不自傲,對于洪秀全始終忠心耿耿,一直把洪秀全當做第一把手。馮云山博學多才,精通經(jīng)史子集和天文地理等,他寫下了《太平天日》一書,書中明確說明洪秀全是“受命于天”的“上帝次子”,是真主,也是宗教之主,從理論上確立了洪秀全的宗教領(lǐng)袖地位。該冊子在拜上帝會員中廣泛傳播。
馮云山還寫了《天歷》,這個《天歷》與我們傳統(tǒng)的農(nóng)歷不太相符,導致日后太平天國的日期和清朝不一樣,所以最后太平天國和清朝過年也不是同一天。馮云山根據(jù)周禮制定了太平軍的軍事制度,太平軍攻入永安之后,馮云山被封為南王,在永安他確立太平天國官制、禮法和法律等制度。馮云山還起草了對清朝的討伐檄文。
1851年,太平天國建立,授馮云山為前導副軍師。馮云山也參與了對清軍的多次戰(zhàn)斗,但客觀來講,主要的軍事由楊秀清和蕭朝貴指揮。1852年,太平軍在攻打全州時,馮云山被埋伏在湘江蓑衣渡的清軍江忠源部打傷,后馮云山重傷不治身亡。馮云山的犧牲,無疑是太平天國的一個重大損失。他的犧牲導致了太平天國高層權(quán)力架構(gòu)的失衡,楊秀清一家獨大,為1856年禍起蕭墻的天京事變埋下了雷。
二,忠王李秀成中興太平天國,力挽狂瀾
李秀成(1823-1864),廣西藤縣人。原名李壽成,因為戰(zhàn)功卓著被洪秀全賜名“秀成”,太平天國后期最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和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貧窮,只讀過三年書,1851年,李秀成加入了太平軍。從一個普通士兵干起,因為聰明能干,作戰(zhàn)勇敢,受到了各級上司的賞識,逐漸成長為太平軍的主要將領(lǐng)。
1856年春,李秀成配合燕王秦日綱參與了指揮攻破清軍江北大營的戰(zhàn)役。之后配合石達開指揮了打敗江南大營的戰(zhàn)役。天京事變以后,李秀成負責天京的防務(wù)。提到李秀成,不得不講太平軍后期第一名將陳玉成。正是由于李秀成和陳玉成的密切配合,太平軍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太平天國迎來了短暫的中興局面。
1857年,陳李二人聯(lián)合作戰(zhàn),收復了安徽的許多土地。石達開出走以后,李秀成成為僅次于陳玉成的第二軍事將領(lǐng)。陳玉成所部是太平軍的精華,李秀成的軍隊相對來講作戰(zhàn)能力不如陳玉成所部。1858年,陳李二人的軍隊合力攻破了江北大營。李秀成被封為后軍主將。1858年10月,李秀成配合陳玉成取得了三河鎮(zhèn)大捷,殲滅湘軍六千精銳,悍將李續(xù)賓身死。1859年8月,李秀成被封為忠王,洪秀全親書“萬古忠義”四字送給李秀成。
1860年,石達開一部分人馬回歸天京,歸李秀成指揮,壯大了李秀成的軍事力量。隨后,李秀成指揮了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的戰(zhàn)役,充分顯示了其杰出的軍事才能。正如曾國藩所言,二破江南大營是李秀成最得意之筆。李秀成趁熱打鐵,占領(lǐng)了江蘇的大片領(lǐng)土,包括蘇州,建立了蘇福省。還占了浙江的大片土地,包括杭州。
按照之前天京高層會議,李秀成占領(lǐng)蘇浙之后,揮師西征和陳玉成配合會攻武昌。但是李秀成和陳玉成這時候,已經(jīng)因為爭奪地盤,二人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裂痕。李秀成消極怠工,導致太平天國第二次西征的計劃失敗。安慶也在1861年被湘軍攻克,天京失去了西邊最重要的屏障。1862年6月,陳玉成被害。太平天國失去陳玉成,李秀成獨木難支。
陳玉成和李秀成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李秀成所部攻打上海,雖然沒有拿下上海,但是打擊了英法等列強的侵略勢力。1862年9月14日,李秀成由蘇州出發(fā),督率13王,領(lǐng)兵20余萬,號稱60萬大軍,在東壩會齊,回援天京。經(jīng)過一個半月的激戰(zhàn),太平軍始終沒有攻克湘軍雨花臺大營。由于后勤跟不上,太平軍撤出了戰(zhàn)場。
李鴻章的淮軍逐漸收復了江蘇,左宗棠的楚軍收復了浙江。太平天國只剩下天京一座孤城了,李秀成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但是被拒絕。1864年4月洪秀全病死,李秀成輔佐幼主洪天貴福登基。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克了天京。李秀成帶領(lǐng)人馬保護著幼天王逃出了天京。幼天王騎著李秀成的快馬在親兵的保護下逃走了,李秀成騎著一匹劣馬,落單了,后來被清兵抓住,獻給曾國藩。8月7日,李秀成被殺。
蘇州忠王府
總結(jié):
馮云山在太平天國早期,把拜上帝教發(fā)展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組成了太平天國的班底,太平天國革命星星之火變成了可以燎原之勢,馮云山是當之無愧的天國創(chuàng)立者。正如李秀成所言“謀利創(chuàng)國者皆南王所謀,前作事者皆南王也”。陳玉成被捕后,也稱馮云山和石達開是太平軍僅有的兩位將才。可惜馮云山英年早逝,造成了太平天國巨大的損失。
李秀成領(lǐng)導太平軍在天國后期取得了耀眼的軍事成就,為天國開疆拓土。在經(jīng)營蘇南和浙江時,保境安民,發(fā)展經(jīng)濟,得到了當?shù)匕傩盏臒崃覔碜o。這也體現(xiàn)了其杰出的政治才能,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軍事將領(lǐng)。李秀成在最后與天京城共存亡,對得起他“忠王”這個稱號。
總而言之,馮云山為太平天國“接生”,李秀成為太平天國“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