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喜食辣椒,在川人的廚房里,一年四季都離不了辣椒。
這里,筆者給大家分享幾例家鄉(xiāng)的辣椒醬料(調料)的制法,它們分別是:紅辣椒醬、胡豆瓣紅辣椒醬、紅油辣椒、干紅辣椒茸。
PART
01
紅辣椒醬
我小時候,家里每年都要做紅辣椒醬。它不但能作為烹飪的調味品,還可在餐桌上作為一道爽口小菜,配主食食用。在貧困的日子里,紅辣椒醬能激發(fā)我們年幼的味蕾,使我們吃飯時食欲大增。
紅辣椒醬的制法是:選用色澤鮮紅、新鮮的二荊條辣椒,去掉把子,用清水洗凈,晾干水分。接著用刀剁細,也可用石磨(或粉碎機) 制成細茸。然后將其裝入干凈盆中,放入洗凈并曬干水分的青花椒、香葉,以及切碎的子姜、適量精鹽(放入量可根據辣椒量而定) 拌勻。待其靜置半小時后,裝入干凈的大泡菜壇中。最后倒入適量純菜籽油,蓋上內外蓋,摻入壇沿水密封,靜置一個月后(其間要加換壇沿水),即可用干凈的勺子取食。
年少時,我們兄弟姐妹們常取饅頭蘸這種紅辣椒醬食用,或將其做小菜拌米飯吃, 非常鮮香;有時將蘿卜、青菜、芋頭、豆腐等煮好后,用紅辣椒醬制成“蘸水”食用,味道用四川話說就是“不擺了”。其中,用紅辣椒醬配蒸茄子是備受我們喜歡的一道地方風味菜。
蒸茄子蘸紅辣椒醬的制法并不復雜:選用新鮮的茄子(我們家每年都種有紫長茄子) 洗凈,切成四瓣(長約10 厘米),擺在盤中,放在蒸籠鍋中蒸熟,取出來待用。
制作蘸水:取適量紅辣椒醬放在蘸水碟中,加入蒜泥、白糖、味精、蔥花和少許熟菜油、香菜末(喜食醋味可放些醋)等調味料,拌勻即成。食用時,將蒸熟的茄子條蘸上調配好的蘸水,茄子的清香,加上紅辣椒醬的鮮辣香味,香菜、蒜泥等的混合香味,不禁讓人食指大動。
廣告
PART
02
胡豆瓣紅辣椒醬
胡豆瓣紅辣椒醬是川東農家自制的一種辣椒調味品。需要注意的是,在其制作過程中,所有使用的器皿用具都必須干凈,無油漬。其具體制法如下:
把買回來的干胡豆(蠶豆) 去雜物,精選出無蟲完好的,洗凈后晾干水分,放入炒鍋小火炒成焦黃色,起鍋冷卻后,用小石磨磨成瓣。接著除去殼,挑出豆瓣。將豆瓣倒入沸水鍋中煮到八分熟,撈出來放入盆內。待其冷卻后,加入一些面粉、醪糟曲粉拌勻,再將拌好的豆瓣攤在簸箕內,并用干凈的紗布覆蓋在上面(蓋3~4層), 使里面的溫度保持在28℃~33℃。
待豆瓣發(fā)酵長霉后, 把紅辣椒(一般用二荊條辣椒) 用石臼舂成醬(或用粉碎機絞成醬,也可用刀剁細成醬);生姜刮洗干凈,晾干水分,剁成姜末;把紫蘇葉、椿芽葉等入開水鍋煮30 分鐘,用紗布過濾,制成原汁水;食用鹽在鍋中炒過。
最后把發(fā)霉的胡豆瓣、舂成醬的紅辣椒一起放入盆中, 加姜末、花椒、胡椒粉、炒過的食用鹽、原汁水、五香料粉、生菜籽油攪拌均勻,裝入寬口的罐中或缸中,上面蓋上一層紗布,放在太陽下曬15~20天(晚上要移到室內,不可淋到雨水),胡豆瓣紅辣椒醬就做好。
△川式辣椒醬料
這種農家胡豆瓣紅辣椒醬頗有特色——色澤深紅油亮,醬香濃郁,口味鮮辣香醇厚。其食用方法很多,可夾在白面鍋魁和饅頭中食用,也可拌面條、佐飯,或制成蘸水食用。胡豆瓣紅辣椒醬作為調味品,在烹飪中可炒、燒、爆、涼拌,也可用于家庭火鍋的調味。
家里人經常用胡豆瓣紅辣椒醬做一道農村風味佳肴——“白面鍋魁炒回鍋肉”。其做法是:先將帶皮豬五花肉或豬后腿二刀肉刮洗干凈,放入開水鍋中煮15~20 分鐘,撈出冷卻后,切成肥瘦相連的薄大片;青蒜苗斜切段;白面鍋魁切成與肉片相同大小的片;胡豆瓣紅辣椒醬剁成茸。炒鍋中放少許菜籽油(精煉油或豬油) 燒熱,放入肉片,加少許食鹽炒至肉片吐油,然后將肉片撥在鍋的一邊,再放入白面鍋魁片炸一下,撥在一邊(如油少可再放點化豬油),放入胡豆瓣紅辣椒茸、甜面醬煵出香味,放入青蒜苗段或蒜薹段,再與肉片、白面鍋魁同炒,起鍋時倒入甜紅醬油翻勻,即可出鍋裝盤。這道白面鍋魁炒回鍋肉成菜肉香鮮,鍋魁綿軟香甜,味道咸中帶甜,甜中微辣。
PART
03
紅油辣椒
四川民間有“廚房里不可一日無紅油辣椒”之說。
紅油辣椒在四川鄉(xiāng)村一般稱為紅油海椒或熟油辣子,它在四川民間的餐桌上是一種少不了的調味品,比如吃面條要放些,拌涼菜、拌泡菜、粉蒸牛肉要放些進去,打蘸水也要放些……由此可見紅油辣椒在四川人飲食中的重要地位。
家鄉(xiāng)紅油辣椒的調制方法如下:
選立秋后采摘的新鮮紅二荊條辣椒,在陽光下曬至呈深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