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會經(jīng)歷很多不同階段,家長會深刻感受到,有時候育兒很簡單,但有時候卻困難重重,孩子的性格、行為方式都會隨著成長階段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家長必須要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育兒模式,只要挺過“困難期”,孩子就能擁有開朗、討喜的性格。
妞妞是個2歲的孩子,特別淘氣,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就是摔東西,每次妞妞犯錯,媽媽都佯裝生氣,訓斥妞妞,剛開始妞妞還很聽話,后來發(fā)現(xiàn)媽媽是假裝的,就變了樣。前幾天,爸爸媽媽要出去辦事,讓奶奶幫忙帶娃,在離開之前,媽媽假裝嚴肅,告訴妞妞必須要聽奶奶的話,妞妞表現(xiàn)的十分乖巧,可是父母一走,妞妞就變了樣,把家里的東西摔了一地,自己坐在地上哈哈大笑,奶奶卻只能跟在后面收拾。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一套,父母走后一套,那么說明孩子已經(jīng)摸清了父母的“套路”,了解了父母的教育模式,這個時候父母就必須要改變教育方法,讓孩子摸不清父母的教育規(guī)律,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成長。2歲左右的孩子是最難教育的,家長也會迎來育兒的“困難期”,父母挺過去,孩子就能擁有開朗的性格。
父母要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態(tài)度,平時和孩子相處時要像朋友一樣。但是孩子犯錯時,家長就必須要保持權威,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才是家里的核心,才是做決定的人。如果孩子做出破壞性行為,家長必須要用強硬的方式告訴孩子這是錯的。
家長不要用固定模式教育孩子,比如爸爸扮溫柔、媽媽扮嚴厲,一旦孩子摸清楚套路,他就會反套路家長,欺負溫柔的家長,在嚴厲的家長面前假裝乖巧。父母可以定期互換角色,讓孩子知道每個家長都有嚴厲的一面。
父母必須要有原則,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產(chǎn)生清晰的界限感,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絕對不可以做。當孩子有這種清晰的認識后,就會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對孩子的成長以及人際交往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家長要學會獎勵、懲罰孩子,賞罰分明很重要。
孩子在2、3歲的時候也會表現(xiàn)出叛逆的一面,家長要保持耐心,困難期注意調(diào)整育兒方法,讓孩子的頭腦中形成規(guī)矩意識,這樣孩子就能夠變得更加聰慧、開朗,不至于變成任性、暴脾氣的孩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