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以后,石達開有了東山再起的想法,但是他最終沒有成功,在渡過大渡河的計劃失敗以后被清政府抓住了。為了盡快讓石達開投降,清政府派了楊應(yīng)剛前去說服,并且滿足他們軍糧的需求。那時候,石達開的軍隊最缺的就是軍糧了。雖然當(dāng)時的對話我們無法得知,但是經(jīng)過談判以后清政府所做的事情在史料當(dāng)中有記載。除此之外,民間對于談判內(nèi)容也有這樣的說法。
第一,在6000名太平軍當(dāng)中4000名被遣散,隨即發(fā)送口糧和證件,回到自己的籍貫所在地。第二,剩下的2000人需要繼續(xù)攜帶武器,跟隨石達開手下周宰輔,從洗馬姑移動到大樹堡。
1863年6月10日,石達開第三次嘗試渡過大渡河,但還是失敗了。面對鎮(zhèn)壓他們的清政府軍隊和當(dāng)?shù)氐氖勘_開的心情很沉重。這份沉重中包括了對自己的無奈,對前途的迷茫,同時也包括對士兵們安全的焦慮。石達開的三個妻子為了避免以后被清政府的軍隊欺負,不想成為石達開的負擔(dān),抱著自己的孩子安然的走進了大渡河中。
石達開被押往成都以后,清軍又跑到了大樹堡。剩余的一千人中,除了三百名老人和小孩得以生存,其他都被清軍殺了。之后,石達開被公開審查,他非常敢說,把主審官逼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最終石達開被凌遲處死。
?凌遲是一種很殘酷的手段,要在人的身上割三千刀,疼痛的程度是無法想象的。但是,石達開是一個有骨氣的人,被割了一百多刀,他卻一聲沒吭。他的行為讓在場的官員和劊子手都震驚不已,都稱他為“奇男子”。
當(dāng)然,石達開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但是他的兒子當(dāng)時還在襁褓之中,如果要進行凌遲的話,可能沒幾刀就死了。于是,清政府下令把他的兒子養(yǎng)大,然后再執(zhí)行凌遲,這樣的做法真的沒有人性可言。而大部分的太平軍也和石達開一樣的下場,被凌遲處死了,結(jié)局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