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昨就沒了男孩樣
曾經(jīng)有過一項調(diào)查,問近600名小學生:“你覺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漢嗎?”竟有64%的女孩回答“不像”。問“怎樣才像男子漢”時,回答有“敢作敢當…‘勇敢…‘言出必行…‘身體強壯…‘保護弱小…‘不拘小節(jié)”等。
在論壇上,有人對男孩家長進行調(diào)查,家長們最希望男孩擁有的品質(zhì)中,勇敢、有
責任心排在最前列,其次是:有愛心、自信、有上進心、誠實、樂觀等等,而“最厭惡男孩的性格”則是:小氣、膽小、自私、優(yōu)柔寡斷等。
看來,小到正在上學的女同學,大到教育孩子的家長,都對男孩賦予了厚望。然而,現(xiàn)實中的男孩又具有怎樣的特質(zhì)呢?家長們?nèi)绾谓逃诔砷L的男孩呢?
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男孩的成長可以顯著地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出生到6歲;二是6歲到1 3歲;三是1 3歲到成年。
第一個階段: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這個階段男孩是屬于媽媽的。他們需要與爸爸媽媽(至少有一方,一般為媽媽)形成特殊的親密關(guān)系。
這一時期的男孩對分離更容易感到焦慮,他們認為自己被拋棄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更容易煩躁、好斗,一直持續(xù)到上小學。他們需要和看護人保持親密的關(guān)系,這樣才能感受到溫暖并理解別人的善意。
第二階段:6歲到1 3歲,他們在嘗試學著成為男人
男孩到6歲時,突然就變得“男人氣”十足,舞刀弄槍,他們更喜歡和爸爸或者其他成年男性一起,想學著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這個時期男孩可能會有尿床、攻擊小朋友,甚至偷東西等看似不良行為,但他們這樣做其實僅僅是為了引起爸爸的注意。
有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更陽剛,就有意識地疏遠兒子,讓兒子和爸爸更親密,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孩子需要與父母同時保持親密關(guān)系。而且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如果母親突然消失(比如異地上班、把孩子送回老家),他就會關(guān)閉與媽媽有關(guān)聯(lián)的溫柔、可愛的一面,變得緊張、脆弱、壓抑。
6-13歲的男孩正在向男人轉(zhuǎn)變,他們必須從身邊的男人學習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爸爸經(jīng)常不在身邊,孩子就會找一個人來代替。
第三階段:1 4歲以上,向男人進軍
1 4歲左右的男孩進入了快速發(fā)育期。他們開始好辯、焦躁、喜怒不定。這個階段存在著一個矛盾一一他們已經(jīng)準備向男人邁進,而父母卻想讓他們在五六年之后再長大。父母看到的是幼稚,而這些準男人們卻無法忍受你的老氣橫秋、嘮嘮叨叨。他們不再依戀爸爸,甚至會摧毀他的偶像,兩個男人有可能變得關(guān)系緊張,這就需要媽媽在中間協(xié)調(diào),但問題是他們往往與媽媽也開始變得疏遠。
十幾歲的男孩是非?!叭涡浴钡模麄儫嶂杂谧约旱南敕ê团d趣,很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和社會約束,而且他們會有自己的朋友圈,與家庭生活也越離越遠,家長對孩子的老師也不如以前聯(lián)系緊密,這會使得很多家長特別是媽媽們陷入了焦慮。
束縛男孩的三種教育行為
過度保護是培養(yǎng)男孩品性的羈絆
父母的過度保護容易讓孩子失去男孩子應(yīng)有的品性:積極探索的勇氣,大膽冒險的精神,不怕摸爬滾打的“耐磨”和韌性,不怕失敗受挫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家長的教育不但體現(xiàn)在行動上一一限制行為:不能做這個不能玩那個,還體現(xiàn)在言辭上一一語言暗示:這是危險的。行動是作用在身體上,而言辭是作用到心里去,雙重的作用把男孩打造得膽小、怯懦、不自信,就不足為怪了。
父愛缺失是孩子人生中的重大損失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愛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男孩對男性的認同從父親開始,家庭中沒有或鮮見父親的影子,就沒有可效仿的榜樣、可認同的對象。可效仿的只有母親,而母親有時是不能代替父親的,因為父親作為男性,有其自身的特質(zhì):大度、豁達、陽剛、冒險、粗獷等等。
教育評價機制影響男孩的自我認同
在學校里,教育的評價機制常常讓老師們以“聽話…‘不惹事…‘順從…‘認真…‘仔細”等作為評價一個好孩子的標準。同時,學校又根本上是女教師的天下,文靜、乖巧、聽話、順從的女生常常會贏得教師的喜愛,而這些特點在男孩身上很難尋覓。因為男孩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粗心、富攻擊性、喜歡挑戰(zhàn),這些特性大都不受女教師的喜歡。教師在小學生的心里有著極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超過父母的“重要他人”。想獲得老師的喜愛、渴望得到老師的贊賞是每一個孩子都向往的,孩子的學習動力也是從老師的不斷表揚、認可中持續(xù)下來的。而女教師偏偏??涞氖桥?,男孩難免會有當女生的愿望。
養(yǎng)育男孩,媽媽怎樣做
◆媽媽要幫助兒子了解異性:媽媽是兒子的“第一個情人”,媽媽要尊重兒子,溫柔地對待他,鼓勵他多交朋友,在與女孩相處上給兒子相應(yīng)的提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能夠幫助兒子建立自信心。媽媽要把兒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想辦法去控制兒子。
◆媽媽要幫助兒子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尤其在青春期后,男孩的青春痘和激素涌動都讓他感到害羞。媽媽可以幫助兒子走出誤區(qū),消除心理壓力。媽媽們應(yīng)該時不時地贊揚一下孩子,比如:“兒子,你真帥啊…‘跟你聊天媽媽真開心…‘我兒子真有幽默感”等,這樣他就能充滿自信。
◆伴隨孩子成長,要不斷調(diào)整你的教育方式。在小學階段,孩子需要你的幫助和指導,特別要密切關(guān)注安全問題,邀請他的朋友到家里玩,限制他上網(wǎng)、看電視的時間,帶他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中學階段,給他寬松的環(huán)境,但絕不能對他的世界一無所知。
◆當孩子已經(jīng)長大,就要讓他從自己的行為中吸取教訓,比如不收拾課本和老遲到的問題,就要讓他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當孩子有一定的能力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飯,然后一起享受孩子的勞動成果。和孩子一起做家務(wù),同時教給他做事的技巧,而且有的孩子非常愿意和媽媽聊天,這個過程中,母親和孩子都能享受到意想不到的樂趣。
◆如果你的能力超強,習慣性地在家里大包大攬,那么請你務(wù)必注意,不要影響丈夫和兒子的關(guān)系,更不能替代丈夫照顧兒子:同時還要鼓勵兒子多接近爸爸,以便建立更親密的父子關(guān)系。
養(yǎng)育男孩,爸爸怎樣做
爸爸們應(yīng)該明白你在孩子教育中是獨一無二的: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他長大了你就再沒有機會了。缺乏父愛的男孩會更容易產(chǎn)生暴力傾向、參加團伙、陷入困境。
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鬧。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打鬧游戲(摔跤、拋高、玩騎馬、頂牛)中學到的東西對他們意義深遠,他們學會了怎樣玩得開心,制造噪音,觀察他人,制定規(guī)則。特別是在規(guī)則感上,打鬧游戲有時候會讓他們累、讓他們痛,這時爸爸們就可以和他們討論規(guī)則,比如不能傷害對方,什么時候該結(jié)束,而這樣的親身體驗活動顯然有助于培養(yǎng)男孩們的自控力。
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當男孩們慢慢長大,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力量可以反抗了,有時會對媽媽和周圍的女性不敬,這時爸爸應(yīng)該介入,明確地告訴他你的態(tài)度。而且如果你是真心地尊重和關(guān)心妻子,那么你的教育就有威信,而不是被兒子鄙視和嘲笑。
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時,切忌在孩子面前顯露出來,應(yīng)該事后和妻子協(xié)商一致。
不必強迫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不那么喜歡你,也不必為此擔心,如果你一直和孩子相處愉快,這種感情就是存進銀行的錢,偶爾的沖突,只是提了一筆小毛毛錢而已。
如果你們的婚姻出現(xiàn)了問題,離婚了但一定切記不要離開孩子的生活圈,一些人認為只要不和孩子聯(lián)系,孩子就很快會度過那段傷心時光,這是極度錯誤的,這種做法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延續(xù)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