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位演員架子大這件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盡管大多數(shù)時候它是指貶義,就是單純愛擺譜的意思,但還有一種情況卻是褒義,它的著重點在于對該演員地位的形容。
用在孫儷身上,自然就是后者,稱她為電視劇女王毫不為過,尤其是《甄嬛傳》的播出,直接將她在影視界的地位拔高許多。
孫儷能演好《甄嬛傳》,靠的也絕不單純是時機,劇組自然是好劇組,但如果換一個不懂得珍惜和不肯全身心投入的演員,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
孫儷的認真到了什么程度呢?她將甄嬛傳劇本通讀數(shù)遍,并將嬛嬛一生總結(jié)分割為五個部分,再用五種不同顏色加以區(qū)分,單就這一點,同組能做到的恐怕難有第二人。
這份忘我的認真也得到了鄧超佐證,據(jù)悉孫儷拍攝期間的情緒狀態(tài),前去探班的鄧超每每都深受感染,而假如碰巧孫儷正在讀劇本,那鄧超就只能自己當(dāng)個透明人,因為在孫儷眼里,作為演員,拍戲期間一切都要為劇本服務(wù)。
所以拍起戲來簡直“六親不認”的孫儷,搭戲演員一旦出現(xiàn)失誤紕漏,她的憤怒和不滿也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孫儷還有一個外號叫“孫一條”,就算再長篇幅的臺詞,只要輪到孫儷表演,這段臺詞都一定不會出錯。
不僅是臺詞,整段戲里的情緒醞釀起承轉(zhuǎn)合,孫儷都能一氣呵成,所以搭戲演員們的壓力可想而知,這跟孫儷是大牌關(guān)系不大,跟孫儷是好演員卻關(guān)系重大。
因為大牌不等于不會出錯,可孫儷卻真的不會出錯,盡管老梁提出的方中信其實情有可原,畢竟他的普通話水準(zhǔn)一般,把話理順都很費精力。
自然,孫儷也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特殊情況的拍攝中斷,她還是十分有耐心的,畢竟是喜愛動物的溫柔的人。
近年來,孫儷的影視作品漸少,為的也是推出精品,同時,在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biāo)中還有寫書的項目,其實孫儷已經(jīng)推出過關(guān)于自己救助流浪動物的《帶我回家》一書,在觀眾中也引發(fā)不小觸動。可以說,把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這樣的孫儷恐怕不僅會讓合作演員有壓力,也會讓整個演員群體都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