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1587年)陽歷十ー月十三日。一代清官海瑞,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病逝。僉都御史王用汲前去吊唁,見海瑞所居之處'葛幃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王用汲痛哭流涕,募捐了一些錢為他殮葬(《明史?海瑞傳》)。海瑞清廉之名至此名揚(yáng)天下。海瑞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官員?是什么原因讓他成為士大夫的道德標(biāo)桿?他究竟是不是史書上所標(biāo)榜的道德完人呢?
海瑞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明史》記載他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十眾的尊與愛戴,在當(dāng)時有'海青天'之譽(yù)。據(jù)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dāng)?shù)氐陌傩杖缡вH人,悲痛萬分。當(dāng)他的靈從南京水路運(yùn)回故鄉(xiāng)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遺像,供在家里。關(guān)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后經(jīng)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范、道德的符號。
海瑞生于公元1514年,卒于1587年。他是海南瓊山人,字汝賢,自號剛峰。嘉靖二十八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
讓海瑞擁有清介之名,源于嘉靖四十五年,他在任戶部云南司主事期間,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shù),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的那件事。海瑞也因此遭受迫害入獄。世宗死后海瑞獲釋。
隆慶三年,海瑞調(diào)升右僉都御史,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qiáng),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條鞭法,強(qiáng)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這使他有了'海青天'之譽(yù)。后來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萬歷十三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yán)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兩年后病死于南京。
黃仁宇先生在其著作《萬歷十五年》中,把海瑞稱之為'古怪的模范官僚'。說他具有'一個有教養(yǎng)的讀書人服務(wù)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這種說法,可謂是精辟而獨到。海瑞不管是對待朋友、家人、或亦下屬,都和一般人有著不一樣。
海瑞有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做何以尚。他倆可以說是生死之交。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在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時任戶部主事,一個六品小官的海瑞,竟然敢上書直斥皇帝的荒怠而被下獄。當(dāng)時,滿朝文武多認(rèn)為獨攬朝綱的皇帝不會放過他,必殺之而后快。所有官員都噤若寒蟬,不敢說話。
當(dāng)時擔(dān)任戶部司務(wù)的何以尚,卻上書直言,請求放免海瑞。嘉靖的惱火可想而知。何以尚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嘉靖先是下旨先將他杖了一百下,之后關(guān)進(jìn)了鎮(zhèn)撫司獄,并命晝夜用刑。嘉靖原以為,何以尚會很快死掉,沒料到自己竟死在了何以尚前面。1567年,隆慶改元,何以尚與海瑞同時被放出獄,官復(fù)原職。在緊接著的'捍徐(徐階)倒拱(高拱)'斗爭中,何以尚再次站到了海瑞一邊。這些足以說明二人是生死之交。
何以尚對海瑞如此的夠意思,海瑞是不是應(yīng)該善待何以尚呢?恰恰沒有!他是怎么對待何以尚的呢?萬歷十四年(1586年),海瑞出任南京右都御史,何以尚以部郎的身份前去拜見,令他沒想到的是海瑞竟將他的座位設(shè)在了靠邊的角落里。何以尚說:'如果按座位,你這樣安排座位我沒有意見,不過按照我們之間的情誼,難道你不能以客禮待我嗎?'
何以尚的拜訪并非公事,應(yīng)該說他的要求屬于人之常情,并不算出格,但是卻遭到了海瑞的拒絕。受到冷落的何以尚非常氣憤,當(dāng)即離去并發(fā)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史書記載這句話'浸聞于時'。意思就是說當(dāng)時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這句話。海瑞至此,朋友更少了,幾乎沒有一人。
海瑞對下屬怎么樣,他又是如何選拔官員的?我們來讀一個故事?!度f歷野獲編》中記載,海瑞在任南京巡撫期間,曾經(jīng)要求屬下見他的時候不用低著腦袋,但官員們懾于其威嚴(yán),一見到他都不敢仰視。有一個姓郁的鄉(xiāng)人,出任績溪縣令。郁縣令年齡大了,又挺個大肚子,行動尤其是俯仰極不方便,拜謁上司時只有他起止前緩,腰領(lǐng)屹然',一副笨拙的樣子。然而海瑞卻非常喜歡,視其為'第一強(qiáng)項吏',在沒有對其才能和資歷進(jìn)行調(diào)查的情況下,就上書向朝廷推薦。不可思議的是,朝廷居然還真用了。
海瑞在整個明朝的官場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清廉。他清貧的程度真正達(dá)到了'有寒士所不堪者'的程度。史書上記載他在生病期間,有人前去探望他,見其臥在草墊之上,無席無帳,身上僅蓋著一件婦人的裙子。我們可以想象,當(dāng)時海瑞可是朝廷中的二品官員!盡管明代官員的俸祿極低,但他作為朝廷的二品大員,難道連置辦一襲布帳、一床被子的錢都拿不出來嗎?這也就難怪近代有史學(xué)家說:'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詐者'。這話不一定沒有道理。
海瑞一生娶過三個老婆,納過兩個妾。他的第一個老婆,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因為和海母不合而被海瑞休了。第二個老婆進(jìn)門不到一個月,又因為相同的原因被趕出家門。第三個妻子也在盛年之時暴死。在這此前,他的一個妾也自殺身亡。海瑞逼死5歲女兒的事情更是讓人不寒而栗。小女兒在饑餓之時接受了一個男仆人給予的一塊餅,恰巧被父親海瑞看見了。他破口罵道:'一個好女子怎能隨便地接受男人的東西呢?只有你餓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兒!'在此番羞辱之下,小女孩竟然鐵下心絕食七天,直至死去。
海瑞對家人的這種態(tài)度,和海母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海母對海瑞的影響之深,讓人能夠感到不寒而栗。海瑞的母親是個年輕的寡婦。她和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在偏遠(yuǎn)的海南島過著清貧苦悶的生活。海母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時期,海母就讓他讀《孝經(jīng)》、《尚書》、《中庸》等圣賢書,樹立儒家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海瑞的童年里沒有同齡孩子所應(yīng)該有的游戲,海母不讓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玩耍嬉戲,而是'有戲謔,必嚴(yán)詞正色誨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yán)的一通教育。所以,海瑞打小就不'戲謔',總是一本正經(jīng),老氣橫秋,甚至可能連笑都不會。海母成功的打造出了中國最具知名度的清官符號。海瑞在海母的鐵腕之下,完全無法獨立。這也是他人生的悲哀之處。
作者說:海瑞無疑是不幸福的,他也給愛他的人朋友親人帶來了傷害。原因就是海母在海瑞童年怪異極端的教育下,使他形成了孤僻的心理,這導(dǎo)致他成人后也總是和別人相處不好。海母用自己的強(qiáng)悍意志始終主宰著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幾乎成了海母的精神翻版。在海母嚴(yán)于律己嚴(yán)于律人的處世哲學(xué)中,有著明顯的自虐和他虐傾向。這種傾向,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嚴(yán)重的道德潔癖。所以說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釋放天性是一個多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