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試卷評析
化學答案解析
化學試卷評析
生物答案解析
2017全國Ⅱ卷理綜真卷
(西安學而思團隊精心出品)
物理模塊
一、 總體評價
2017年陜西省高考理綜卷與2016年相同,仍使新課標Ⅱ卷。作為修訂考綱后的首考,試卷整體與2016年相比試題分布略有差異,試題難度有所上升。試題風格與近幾年全國Ⅱ卷較為相符,還是嚴格遵循考綱,注重基礎,忠實于教材,以基礎知識為考查重點,命題方向較為穩(wěn)定,考察的知識分布均衡,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物理科學素養(yǎng)的考察,特別是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和聯系實際生活的理念,對中學物理教學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難度與2016相比有所上升。以下,筆者將從不同層面剖析本次高考試題。
二、試題分析
從今年開始選修3-5從選考題模塊轉戰(zhàn)到了必做題模塊,考試大綱對于其中的動量模塊給予的是Ⅱ級要求,而對于原子物理部分給予的是Ⅰ級要求,本次試題,動量及原子物理原子模塊在一道選擇題中體現,難度不大,證明首次將選修3-5加入必考模塊,還是處于嘗試階段。
動力學模塊和電磁學模塊歷來是高考物理的兩個主要模塊,縱觀近幾年高考物理試題,兩大模塊所占比重基本相當。但從發(fā)展趨勢來看,2014年之前的高考,電磁模塊分值略占上風;而從最近的2015年、2016年兩年來看,動力學分值較電磁學相比較高,但今年分值基本持平,2015年、2016年兩年壓軸題均為動力學問題,而今年壓軸題改為電磁學,且難度較大。
試題難度較去年有提高,試卷整體計算量較大,難題部分較去年難度提高較大,且集中于電磁模塊,主要分布在電學實驗題與壓軸題。例如23題電學實驗,主體為測量電流表內阻。實驗原理較為新穎,實驗電路不常見,主要考察學生對變式實驗與新型實驗探究的能力。25題難度較大,模型為帶電粒子在電場與重力場的復合、組合場中運動,題目邏輯鏈較長、所給已知量較少。主要考察學生的字母運算能力,以及在簡單物理模型的基礎上尋求巧妙方法的能力。
三、總結
縱觀全卷,物理試題的分布滿足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在選擇題中,重點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實驗題中,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解答題中,重點考查分析綜合能力,試卷整體難度梯度明顯,計算量較大,著重考查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從今年開始,新課程標準下的陜西高考已實施8年,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通過對2011-2015年新課標Ⅰ卷以及2016、2017年的新課標Ⅱ卷分析發(fā)現:2011-2015年陜西高考物理在課標理念、試卷結構、題型及命題風格上都在穩(wěn)中求變,為今年的改革奠定了穩(wěn)定的基礎,因此今年的改革過渡的比較自然,依然注重檢測雙基,同時注重對各種思想方法與能力的考查,強調通性通法,考題與生活相結合。
筆者代表學而思全體教師祝剛剛結束高考的同學們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如愿進入理想大學。
化學模塊
解析老師:
曹雪瑩 郭一君 齊晨陽 田力 佟杭宇 王申 武鋒 郗朋祥 鄭昊(按首字母排序)
比較今年與往年的試卷主干知識分布(見表一)可以發(fā)現,無論是全國卷I還是全國卷II,各知識點占比在短期內呈平衡之勢。總體而言,必做題中,實驗綜合、化學反應原理、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占分最多的3個部分。尤其是綜合了反應原理、元素化學、實驗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力度較大。選做題中的物質結構題和有機推斷題都在以往的基礎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整體來看,今年理綜化學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題風格,知識點基本覆蓋了主干內容。并且突出體現了化學這門實驗學科的特點,強調了化學在生活和工業(yè)生產中的重要地位。
3.題目特點
選擇題涉及了化學與生活、化學計量中的NA問題、元素周期律、有機物性質探究實驗、電解池、水溶液中的平衡綜合、元素化合物性質探究實驗等知識點??傮w立足平穩(wěn),重在基礎,并凸顯新大綱的特點。
如第7題考查了糖類、油脂、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與生活緊密相關,體現了大綱“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第8題屬于傳統(tǒng)題型,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在化學計量中的應用,要求學生熟悉常見物質的結構和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得失電子守恒思想。第9題為元素周期律的應用,要求考生對“位-構-性”有充分的認識。第10題以實驗為依托考查學生對常見有機物性質的理解。第11題以“電解氧化法”為背景考查電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題屬于全國卷中比較新穎的題型,借助“物質的量分數-pH”圖像考查學生對于水溶液中平衡的綜合運用,難度較大。第13題借助實驗手段考查學生對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質、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
學而思老師認為,三道必做大題的出題模式遵循了往年規(guī)律,涉及元素化學、反應原理、實驗化學三大板塊。其中26題以水泥中成分的測定為背景,考查了元素化學的基本規(guī)律,延續(xù)了歷年高考借“化工”考“元素”的命題思路,綜合性較強,在計算部分涉及到了氧化還原滴定,體現出了良好的區(qū)分度;27題以丁烯為背景,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轉化率、化學反應的方向等多個反應原理問題,雖然背景與去年不同,但考查方式非常類似,總體而言對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28題以水中的溶解氧為背景,涉及到I-的還原性問題,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評價能力,來源于課本元素化學的知識,說明重視基礎仍是實驗題的首要立足之地。另外實驗評價凸顯了新大綱強化實驗的思想。
選做題中,有機化學推斷涉及到比較陌生的環(huán)氧乙烷的加成反應,但總體思路依然與往年相似,合成路線不長,考點仍舊分布在官能團、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等基礎知識點上。選3結構題保持了往年知識點比較分散的特點,立足課本進行適當拓展,出現了電子親和能、晶胞中的單元個數等新穎的考點,整體難度增大。
4.備考建議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老師表示,2017高考對未來的復習備考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由本次高考化學的特點看來,回歸課本是始終不變的主題。2018屆的考生在備考時有必要仔細研讀課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從基本實驗、基本原理中發(fā)現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構建起整張知識網絡。專項訓練時,尤其注意綜合實驗、化工流程等高頻考點的復習。多總結典型例題、易錯題和經典方法,切忌死記硬背。在平時學習中還需要適當拓展,去接觸新情境、新方法,以新大綱為導向,將所學知識加以綜合應用。
生物模塊
理綜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