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夏季的憂傷,就是難以名狀、百爪撓心的癢,還需要你用鋼鐵般的意志、百般克制不去抓它。這就是夏季常見的皮膚病——癬。我們在皮膚科門診總是能聽到一連串的十萬個為什么“我為什么會得癬???得了癬怎么辦呢?為什么這玩意兒總是復發(fā)?怎么預防?”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癬為人知”的話題,可以讓大家初步了解這種疾病以及應對的方法。
首先,為什么會得癬?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介紹一下什么是癬。
癬是淺表皮膚的真菌感染,感染僅局限于皮膚的最外層;通常根據(jù)發(fā)病部位命名,如:體癬、股癬、手癬和足癬等;通過直接接觸(皮膚、毛發(fā)、患癬動物等)或間接接觸(衣物、鞋襪、毛巾等)傳染。
體癬和股癬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向右滑動查看
體癬指發(fā)生于除頭皮、毛發(fā)、手足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膚癬菌感染;股癬指腹股溝、會陰、肛周和臀部的皮膚癬菌感染,屬于發(fā)生在特殊部位的體癬??赏ㄟ^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自身手足癬、甲癬等蔓延。夏秋季節(jié)多發(fā);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用糖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易感;大多表現(xiàn)為圈狀損害,邊緣隆起,近看可看到鱗屑;有瘙癢。
手癬和足癬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向右滑動查看
手癬是皮膚癬菌感染指間、手掌、掌側皮膚。足癬就是大家所說的“腳氣病”“香港腳”,主要感染足趾間、足底、足跟、足側緣;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用手搔抓患癬部位或與患者公用鞋襪、手套、毛巾、腳盆是主要傳播途徑。手癬、足癬最為常見,它們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成年人比較容易中招,也是夏季皮膚科門診的“常客”;表現(xiàn)為有的是困擾人的透明小水泡,有的是皮膚浸泡發(fā)白脫皮,脫皮后露出紅色糜爛面,也有的是鱗屑狀的增厚、粗糙、脫屑。
甲癬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向右滑動查看
甲癬俗稱“灰指甲”,臨床表現(xiàn)多樣且較為復雜,可有甲的增厚、破壞、變色等,但由于其他甲的疾病也可以有相似的表現(xiàn),因此請各位如果發(fā)現(xiàn)甲的異常,盡快就醫(yī)。
臨床上診斷癬一般依據(jù)包括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中的真菌鏡檢、免疫熒光染色和真菌培養(yǎng)。
其次,得了癬怎么辦?
(一)基礎治療:消滅傳染源;衣著、鞋襪透氣;避免共用鞋襪、毛巾、腳盆等生活用品;避免接觸患畜;避免化學藥品損傷手部皮膚。
(二)藥物治療:優(yōu)先選擇外用藥物,包括酮康唑、咪康唑、萘替芬、布替萘芬、特比萘芬、苯甲酸、冰醋酸等;外用藥物療效不佳時選擇口服藥物,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皮疹,選擇不同劑型的藥物,例如浸漬糜爛型選擇藥水,水皰鱗屑型選擇藥膏,角化過度型加用有去角質(zhì)作用的藥物或封包。
最后,為什么癬總是復發(fā)?如何預防?
癬是一種傳染病,由真菌感染淺表皮膚引起,而真菌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因此,即使皮膚癬治療痊愈,再次接觸致病真菌,仍然會發(fā)病。溫熱、潮濕的環(huán)境適合皮膚癬菌生長,因此,若人多汗或軀體處于潮濕狀態(tài),免疫力低下,個人衛(wèi)生不佳,就容易生癬。瘙癢、皮疹等癥狀的消失不代表真菌已全部消除,但患者常常因此停用藥物,導致治療不徹底,一旦環(huán)境適宜,癬菌死灰復燃。
要預防復發(fā),首先要注意衣著、鞋襪勤換洗,選擇透氣的衣物,使用止汗劑;避免共用鞋襪、毛巾、腳盆等生活用品;避免接觸患病的動物,如寵物患病,需要共同治療;共同居住者如患病,也需要一起治療;保證自己營養(yǎng)均衡、充足,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治療及時、徹底。
文 | 皮膚科 楊千里
審核 | 皮膚科 王艷
編輯 | 唐吉云
歡的話,點個贊再走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