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任何動植物都離不開水。地球上有70%多的面積都是被水所覆蓋的,而我們?nèi)祟惷刻煲捕夹枰人?,這也是保持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當我們感冒了,醫(yī)生也常會叮囑我們要多喝溫開水。在古代的時候,也有很多和水相關(guān)的老話,比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等。那你可聽過“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俗語,其說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有沒有科學依據(jù)呢?
在十多年前,家門口的小馬路要翻修。當時先鋪了一層小石子,然后才開始鋪水泥,可是因為水泥鋪多了,修好以后才發(fā)現(xiàn)室外的高度比室內(nèi)的水平高度還要高。這樣就有了一定的落差,當時父親就很忌諱這一點,既然室外的馬路修好了,不能降低高度,那就從新把房間內(nèi)的地面用混泥土加高了。
聽老輩人說,建房子是很忌諱室內(nèi)比室外低的,這樣是不吉利的。古人認為水也是財富的象征,而修建房子是很注重格局的,布局合理的房子,人住在里面才會安心。如果室內(nèi)比室外還要低,這樣就會有落差了,人從外面進入到室內(nèi),就感覺是人往低出走,這個是不吉利的。同時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室內(nèi)過低,這樣外面如果發(fā)洪水了,誰就會進入到室內(nèi)來?;蛘呤鞘覂?nèi)有水了,也不宜流出去。
比如以前的房子都是蓋瓦的,有很多的房子就會漏雨,這樣地面就會有積水,是非常不利于積水流出去的。而這樣的房子是非常不宜保持室內(nèi)干燥的,長期集水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很顯然這樣對一些身體抵抗力差的老人、小孩是不利的。所以,古人這話是有幾分道理的,是在提醒我們要注意居住環(huán)境干爽,不宜過于潮濕、陰暗,著對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