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末,我那些在外地的家人來到北京來,多數(shù)都要到故宮參觀。那時的我還沒上學(xué),就常由長輩帶著去故宮。那時故宮門票十?dāng)?shù)年一貫制,是一角錢。我印象中的故宮是:城墻里很大,逛起來很累人。地上磚縫里,部分房瓦上還長著草。有很多的,高大而又褪了色,掉了皮的老房子。聽大人說:這里的每處房子里都住過許多的人,有著許多的故事。甚至,連房子里的陳設(shè),都有好多講究。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極深的烙印。
故宮龐大的不開放區(qū)域名單表:
西華門區(qū):南薰殿,長房兩排,南北兩間門房。
寶蘊樓區(qū):咸安門,寶蘊樓。
武英殿區(qū):浴德堂,敬思殿。恒壽齋。方略館。三座橋,回子學(xué),緬子學(xué),斷虹橋18
內(nèi)務(wù)府區(qū):全封閉長房,造辦處,冰窖。
造辦處區(qū):假山花園全封閉,長信門西五排長房東四排長房。
慈寧宮大佛堂,慈祥門。西宮殿,中宮殿,東宮殿。頭所殿,二所殿,三所殿。
壽康宮區(qū):壽康門,壽康宮。
養(yǎng)心殿區(qū):三希堂,燕禧門。
怡情書史。
麗景軒。
欽安殿。
壽安宮區(qū):壽安門,春禧殿,壽安宮,萱壽堂,福宜齋。
英華殿區(qū):山門,英華門,碑亭,英華殿。西長房一排。
西北角樓區(qū):城隍廟座殿宇,祀馬神所。
雨花閣區(qū)域:春華門,雨花閣,昭福門,寶華殿,中正殿。
延春閣建福宮區(qū):延慶門,延慶殿,廣德門,建福門,撫辰殿,建福宮,惠風(fēng)亭,
出了院門向西行,看到路南高大宮墻上有個開著的隨墻門。進去迎面是李象群藝術(shù)展展牌。
右轉(zhuǎn)進入一個院落,這就是建福宮花園。門邊是建福宮遭火焚后殘存的遺跡。建福宮是乾隆時期建,為將來有一天,他的母親去世時守制用的一組宮殿群及花園。因為,中國古代,父母去世后,兒子要在墓旁或逝者生前起居的住所附近,蓋一處簡廬居住若干年,以示思念,表達孝敬之意??蛇@事兒,乾隆他又不能明說,因老太后還活著,所以,只是私下準備。于是,就選了離他母親寢宮不遠處,利用西六宮和壽安宮之間的一塊狹長空地,再拆除北面原明朝時留下的西五所中的四所和五所建造而成的。所以,你看到的建福宮瓦頂是黑色的。
為了便于較全面了解、認識故宮紫禁城,部分圖片是百度下的,現(xiàn)在先上張地圖。
重建施工中的建福宮(舊照)。
向西穿過廊子(在慧曜樓和靜怡軒之間的),來到院子中央。南面就是這個區(qū)域最大的建筑——延春閣。庭院里陳列著李象群的雕塑“元四家”。
吉云樓。
這是另一次游延春閣時,整個園區(qū)就我一個是客人,在延春閣一層接待大廳休息照的內(nèi)景。
御榻。
休息區(qū)旁的陳設(shè)。
二層樓梯轉(zhuǎn)角處休息用的太師椅。
頂層外檐廊照的英華殿。俯視英華殿前的九蓮菩提樹。
英華殿后的紫禁城西北角樓和北海白塔。
三卷勾連搭式棚頂?shù)木粹帯J乔〉蹫槭刂扑ǖ膶媽m。
延春閣上看惠風(fēng)亭。
延春閣上看正北的雨花閣。
下樓進入宮殿內(nèi)部,這里正在布置會場。此處是可以坐下來喝茶的呦。
正在布置接待來賓的大殿內(nèi)部場景。
乾隆非常喜歡的重檐歇山頂碧琳館。紅墻碧瓦的小院內(nèi),疊石植竹,開八角門洞,琉璃透窗。營造出咫尺間,縹緲蓬壺的意境。在這次復(fù)建時,因沒有當(dāng)年的施工圖紙。是參考了乾隆花園建的。因乾隆花園是按建福宮花園仿建的。所以,在乾隆花園也有這同樣類似建筑。單從這一點亦可證明,乾隆對此花園的喜愛程度。
你別小看下面園中這堵虎皮石墻,它是經(jīng)過對原遺留的殘墻進行考察研究后,從全國各地選用和原來一樣的石材砌就而成。
虎皮殘墻舊照。
靜室“玉壺冰”。
延春閣北面。
假山上賞月,飲茶,手談用的石雕圍棋桌、櫈。
惠風(fēng)亭。
亭內(nèi)雕塑。
惠風(fēng)亭北的存性門和旁邊的延春閣。
舊的建福宮匾額。
建福宮內(nèi)東次間御榻(舊照)。
建福宮內(nèi)東次間御榻褥子下面,帶拉手環(huán)的擱板。
用手拉起擱板,照一張里面的暗層。
內(nèi)陳設(shè)。
墻裙彩畫。
建福門內(nèi)的第一進院落,撫辰殿及展示的雕塑作品。
這才是建福宮的正南門——建福門。等于,我們是由北門進入,從后面往前參觀的。
門外是一個長方形的庭院,無任何建筑。臨時陳列著此次藝術(shù)家的作品。
建福門外東墻邊有一小門。門里是一處破敗的小跨院。它是開放區(qū),西六宮的啟祥宮,長春宮的西配殿附屬院落。
長方形院落的最南端——廣德門。門外是延慶殿,屬于另一組不開放的,非常獨特的宗教宮殿建筑群——雨花閣,中正殿。眼下這個門關(guān)著過不去(后面會講到),參觀到此,該景區(qū)就結(jié)束了?,F(xiàn)在,按原路返回,出北門,繼續(xù)參觀其他宮區(qū)。
走出進來時的北門,東望可看到神武門。
轉(zhuǎn)身往西走(記得,我走的所有的路,參觀的區(qū)域,可都是禁止游人通行的喔?。?,就來到了故宮西北角樓下靠北墻的“祀馬神所”(在古代,馬的使用非常重要,涉及軍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政治,禮儀等)?!凹漓搿保谥袊糯藗兊纳钪?,占據(jù)著非常重的地位。帝王也不例外,在宮城里,祭祀各路神仙靈怪的活動,多得都數(shù)不過來。右手邊的房子是雙松齋,故宮內(nèi)部交流接待客人的餐廳,原名叫“御膳房”(現(xiàn)在關(guān)張)。
這里已走到最西頭兒,須向南拐了。路西頭是西北角樓西墻下的“城隍廟”(城的保護神)。北面是“祀馬神所”。
向南行,這時,左邊是高高的宮墻,右邊出現(xiàn)了一條河,河沿兒兩邊都砌有矮墻,墻頂覆瓦。那是從紫禁城西北城墻外的護城河(筒子河),經(jīng)城墻下涵洞注入宮內(nèi)。
(城墻外,西北角樓下的筒子河涵洞)。
從祀馬神廟外墻下涵洞流出。
從城隍廟向南流的內(nèi)金水河。(西邊是河,東邊是英華宮的西墻)
這個門里是英華殿。
這是長庚門。宮墻下的拱券是墻皮脫落發(fā)現(xiàn)的,修復(fù)宮墻時特意留出來的。不知道它叫啥,干什么用的吧?它叫“堆拔”,是巡夜護衛(wèi)宿衛(wèi),巡邏用。原來里面是半空的,后來給砌死的。
內(nèi)金水河一直向南流數(shù)百米后,轉(zhuǎn)向東流,經(jīng)紫禁城正南門“午門”里邊,太和門前(皇帝御門聽政的庭院),所以叫“內(nèi)金水河”。從東南角樓附近流出宮墻,進入宮城外的南護城河(筒子河)。之后,與流經(jīng)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河”,一同匯入向南流的“御河”。御河流出“都城”東南城墻,匯入“都城”的護城河。
斜對面北墻開有3座隨墻琉璃門。抬頭看,門額邊上書“壽安門”。下邊門框標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壽安宮是明代漢族建筑,明清兩代用于太后,太妃居住。明天啟帝的乳母客氏,曾竊居于此。她和大太監(jiān)魏忠賢狼狽為奸殘害忠良??滴鮾纱螐U的太子胤礽被幽居在這里。還有乾隆為他的母親鈕祜祿氏(甄嬛原型)辦六十,七十大壽也在這里。
繞過去是個院落,北面一座五開間單檐歇山頂?shù)钣?,是重建的春禧殿?/strong>
東跨院。
墻皮斑駁。
東跨院看雨花閣金頂。
東北小門,穿過西夾道通往雨花閣。
福宜齋。
曬太陽的咪。
殿后是正殿壽安宮。兩殿之間的東西兩邊,是2層的轉(zhuǎn)角延樓環(huán)抱相屬,形成一個封閉的院落。這幾進院落兩側(cè)還各有小跨院。
壽安宮。
參觀至此,原路返回到壽安門。后文待續(xù)。
附建福宮竣工開幕式那天,黃昏傍晚時分的延春閣。
建福宮北門入口處,靜怡軒和慧曜樓之間游廊。
斷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