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一法,
乃是:神室之門戶。
房屋門戶,光明通透,
絕無遮礙,出入隨便,
開闔有時,防外謹(jǐn)內(nèi),
門戶一立,神室成就。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中庸曰:
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
不和,不足以:為其禮,
不和,不可以:為達(dá)道。
和之:義,
無大小,無內(nèi)外,
無邊岸,無形色。
天,得之,而:四時順,
地,得之,而:萬物生,
人,得之,而:性命凝。
所謂:達(dá)道者,誠不虛也。
和,即:
通、順、悅,從容、徐緩。
欲成:神室,非和,不可。
昔時,達(dá)摩,
觀見:東土神州,
而有:大乘氣象。
東來,入于中國,
以了:性命大事,
是為:行和。
惠能,不思善,不思惡。
猶未:為的。
后來,隱于四會獵人之中,
以了:性命大事,
是為:行和;
河上公,隱于:園圃之中,
緣督子,隱于:商人之內(nèi),
王十八,隱于:仆人之列。
以上皆是:混俗和光,
依世間法,修出世間。
故,善用其和者,
不驚俗,不駭眾,
不固執(zhí),不偏僻。
隨方就圓,內(nèi)剛外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潛修密煉,人莫能識。
若:有己無人,行為執(zhí)著,
不失之太過,即失之不及。
欲其竊造化,合陰陽,
無中生有,有中生無,
造成神室,難以永為:
萬劫不壞,無漏金屋。
何為:和?
禮下于人、謙恭自小,
心平性柔,人我兩忘,
暴躁全無,忿怒不生,
大而能小,強(qiáng)而能弱。
無:人我壽者之相。
無:貴賤貧富之分。
化:氣質(zhì)之性,
消:嫉妒之心。
言行相顧,動靜隨時,
無:好惡,無:無明,
無:怪誕,無:偽詐。
和處極多,只是在于:
機(jī)活神圓,因物付物。
修真之士,
速將:人我山,放倒,
急把:龍虎穴,沖開。
將其已往:高傲欺心,
滯氣血性,小見偏識。
與其一切:不平不順,
不中不正,等等之事,
一筆勾消,一刀兩斷。
另換出個:和平性情,
溫柔姿格,神明默運(yùn)。
以求:先天至真之藥,
點(diǎn)化:后天至濁之陰。
自然有無一氣,動靜自如,
還我本來:良知良能面目,
可以登于:仙佛圣人之基。
謙受益,滿招愆,
學(xué)者須要: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