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大漠之中的蒙古帝國,可謂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跡,它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用出神入化的騎兵作戰(zhàn)方式,迅速擊垮了一個個歐亞大陸上的國家,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強大帝國??墒?,就是這樣的一個帝國,在最初的幾任大汗里面有一位叫蒙哥的大汗竟然被敵人殺死了。
強如蒙古的軍事,竟然,保護不了自己的大汗,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這里,就讓我們來簡單的探究一下吧。
說到蒙哥,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聽著也感覺很耳生。因為,蒙古帝國及其后來的元朝都是一個存在時間不算太長的朝代,而且,大家只熟悉統(tǒng)一蒙古各部落的成吉思汗鐵木真和元朝建立者忽必烈,而這位蒙哥又是誰呢?
蒙哥其實是忽必烈的哥哥,他父親就是鼎鼎大名的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大家都知道,拖雷作為成吉思汗的幼子,按照蒙古部落的“幼子守產(chǎn)”習(xí)俗,他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部分財產(chǎn)以及軍隊,最終,成為了當時勢力最大的蒙古貴族。
拖雷、窩闊臺以及后來的貴由大汗死后,作為拖雷系的蒙哥,經(jīng)過蒙古貴族的推選,最終,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自此,蒙古帝國汗位也正式轉(zhuǎn)到了拖雷一系。
在蒙古帝國早期,貴族子弟還都是驍勇善戰(zhàn)的。就拿拖雷的兒子蒙哥來說,他曾經(jīng)參加過蒙古“長子西征”的軍事行動,期間功勛卓著,活捉了欽察部落首領(lǐng)八赤蠻,威震當?shù)?。后來,蒙哥在多方運作下,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正式大汗。
蒙古帝國初期,所有人都很尚武,作為蒙古大汗的蒙哥也是如此,因為,只有在武力上取得卓越功勛的人,才能夠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而此時,他的弟弟也就是托雷的第四子忽必烈所負責(zé)的戰(zhàn)爭進展的非常順利。蒙哥心里面也有一絲疑慮,所以,急需一場軍事勝利來增加自己的威望。于是,蒙哥就開始了規(guī)模宏大的征服南宋的戰(zhàn)爭。
蒙哥在征戰(zhàn)到南宋四川之地時,一開始還是非常順利的,簡直就是:喝著小酒唱著歌就基本把四川全境征服了??墒牵趺匆矝]有想到,在這里,竟然還有一個地方對他的軍事進攻進行了殊死抵抗,更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命喪于此。其實,這個地方就是釣魚城,它位于現(xiàn)在的重慶市轄區(qū)之內(nèi),嘉陵江南岸上的釣魚山,面積很小。
而這個地方之所以叫做釣魚城,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說是,有一年此地鬧饑荒,但有一位悲天憫人的神仙,為了拯救饑餓的老百姓就在山上釣魚。之后,他把釣到的魚送給老百姓以度過天災(zāi),于是,這個地方就被稱為“釣魚城”。
這個地方的城池十分的堅固,簡直就是天然的防御堡壘。在蒙古帝國開始進攻南宋小朝廷的時候,釣魚城的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高瞻遠矚,率領(lǐng)附近的老百姓對釣魚城及其附近的險要地區(qū)進行防御性加固,最終,使其成為了一個具有完備體系的防御工程。
而后,隨著戰(zhàn)爭的深入,四川附近逃亡的百姓也聚集到了釣魚城,為釣魚城的守衛(wèi)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基礎(chǔ)。而且,在城內(nèi)有著千畝良田和充足水源,這也為打持久戰(zhàn)提供了豐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
不得不承認,這位蒙古大汗蒙哥算得上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蒙古首領(lǐng)。僅從他個人來說,他是一位沉默冷靜的君王,對于奢靡的生活很反感,特別喜歡打獵,治理國家也是井井有條,所以,這是一位事業(yè)心很強的大汗。
他在相繼接到四川其他地區(qū)的投降信息后,很是得意,根本沒有把釣魚城放在眼里。
所以,就只用了一個很小的伎倆,希望用原來的降臣去城里勸服城內(nèi)的守將,讓全城投降以免做一些無謂的抵抗徒增殺戮。若他們選擇投降的話,當官的人有著高官厚祿,老百姓也會安居樂業(yè),并且,蒙古大軍保證:對于投降的地方將會秋毫不犯。
但是,令蒙哥汗沒有想到的是,勸降的人站著進去躺著出來了,而且,還是尸首分離的狀態(tài)。蒙哥頓時火冒三丈,心想:我可是見過大世面的,曾經(jīng)在西征途中建立了無數(shù)功勛,又在征服四川的過程中取得了無數(shù)勝利,你們竟然如此不知好歹,等我擊敗你們后就給你們好果子吃。
其實,要說蒙哥在進攻四川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多勝利,這個事情絕對不假。但是,那些勝利都來得太過于容易,四川的州縣基本上都是紛紛望風(fēng)而降,根本沒有作出任何有效的抵抗。這么低成本的勝利也太魔幻了,所以,就導(dǎo)致以蒙哥為首的蒙古大軍都有些飄飄然了。
此時,蒙古的很多士兵也開始有些松懈了,甚至,有了一種帶著武器游行的感覺,簡直就像是喝著酒唱著歌就把仗給打完了。戰(zhàn)爭進展的過于順利,這無疑就麻痹了蒙哥率領(lǐng)的蒙古大軍,以至于,釣魚城在他們眼里和無數(shù)個望風(fēng)而降的城池沒有什么差別,如果有差別的話那也僅僅是名字不一樣而已。
然而,此時已經(jīng)斬殺了勸降使者的釣魚城,其內(nèi)部的軍民也出現(xiàn)了質(zhì)的變化。他們已經(jīng)清楚的知道了團結(jié)統(tǒng)一、步調(diào)一致的抵抗蒙古大軍才是唯一出路。他們太熟悉蒙古人了,殺了蒙古人勸降使者的下場就是被屠城,城內(nèi)軍民也開始齊心協(xié)力對付蒙古人了。并且,釣魚城內(nèi)的軍民并非毫無勝算,相反,他們有著足夠的底氣。
城內(nèi)不但糧草充足,可以支持長久的僵持性戰(zhàn)爭,而且,為了防范蒙古大軍入侵釣魚城早就在周圍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小型城堡,作為釣魚城的外圍防護力量,構(gòu)成了完整嚴密的防御體系。這對擅長機動作戰(zhàn)的蒙古人來說,絕對是一場硬仗。
蒙古大汗蒙哥果然十分惱怒,立即下令:對釣魚城外圍防護力量進行飽和式攻擊。這是他在西征過程中,屢試不爽的戰(zhàn)爭方式??墒?,這一次竟然不奏效了,那些小型城堡巋然不動。而小型城堡內(nèi)的南宋軍民,則眾志成城擊退了潮水般涌來的蒙古大軍,捍衛(wèi)了南宋的尊嚴。
南方的天氣好像對蒙哥也不友好,連續(xù)下了幾十天大雨,這對習(xí)慣北方干燥少雨氣候的蒙古士兵來說,是極其不適應(yīng)的,甚至,有很多士兵得了病,戰(zhàn)斗力是嘎嘎的往下掉啊。好像這是老天爺在提醒這位蒙古大汗盡早收兵吧,不然,苦頭還在后邊呢。
可是,這位蒙哥汗是一位不服輸?shù)闹?,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他心想:自己可是在西征途中殺敵無數(shù)、贏得過無數(shù)勝利的人,怎么能夠在這座小城池上認輸呢?這要是傳出去自己的大汗顏面何在?
天終于再次放晴了,蒙哥汗長舒了一口氣,做了很有氣勢的戰(zhàn)前動員工作:要求士兵們一定要加緊進攻,維護蒙古大軍的榮耀。士兵們也憋了一肚子火,之后,更是嗷嗷叫的沖向了釣魚城的外圍城堡。這次收到了效果,釣魚城的部分外城被蒙古士兵占領(lǐng)了。
但是,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守城主將王堅親自提兵上前迎戰(zhàn),這位王大人也是一個不怕死的主。誰說南宋將領(lǐng)都是慫包,王大人就是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在王大人的激勵下,當天,南宋副將張玨領(lǐng)導(dǎo)的敢死隊就出乎意料的突襲了粗心大意的蒙古軍隊。
之所以說蒙古士兵粗心大意,那是因為:在蒙古士兵看來自己才是進攻方,南宋軍隊是防守方,南宋怎么敢偷襲自己呢?所以,就放松了警惕了,同時,他們也被突如其來的南宋軍隊的勇敢嚇懵了。最終,蒙古軍隊又被趕出了城外。
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蒙古大軍的士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蒙古大汗蒙哥的臉上更是掛不住,十分惱怒。而算下來,這次針對釣魚城的行動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卻毫無進展,這在蒙哥的征戰(zhàn)歷程中是從沒有過的。
而此時,經(jīng)過與蒙古軍隊的交手,南宋守城士兵也發(fā)現(xiàn):蒙古人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厲害呀,他們也是肉體凡胎,沒什么好怕的,所以,這也極大的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之后,南宋軍隊也伺機突擊蒙古軍隊,殺傷了很多蒙古士兵。
這時候,蒙古大軍中開始出現(xiàn)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攻打防御體系如此完善的釣魚城并不是蒙古騎兵的優(yōu)勢,不能用自己的短處去碰敵人的長處,所以,應(yīng)該早早撤離,換一個地方攻打,在其他地方勝利了也可以護住臉面。
同時,還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圍困釣魚城,一旦宋軍出城,那么,就可以利用蒙古騎兵的機動優(yōu)勢打擊敵人。最好是蒙哥大汗率領(lǐng)部隊主力與忽必烈合兵一處直撲南宋都城,一鼓作氣滅掉南宋。
還有人覺得:應(yīng)該繼續(xù)攻打,畢竟,打了幾個月多少也有些經(jīng)驗了,再多打幾天說不定就可以攻打下來了。蒙哥以及大部分貴族將領(lǐng)都認為:再攻打幾天就可以拿下釣魚城,所以,沒必要做那種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事情,不能功虧一簣。
于是,蒙哥大汗再次動員蒙古大軍對釣魚城發(fā)動新一輪的攻勢。
這次的力度前所未有,夜間也不間斷攻擊,可見蒙哥的命令有多么嚴厲。其中,有一個叫王德臣的蒙古將領(lǐng)還不顧危險到釣魚城附近單槍匹馬的進行偵查,被眼疾手快的南宋守將們一頓弓箭此伺候,最終重傷死亡。這個人可是蒙哥大汗的心腹愛將,給蒙哥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蒙哥心里也開始出現(xiàn)了焦躁情緒,這時候,南宋守將們又把一些新鮮的面餅扔到城外并修書一封給蒙哥,說是:釣魚城里面糧草充足,愿意打持久戰(zhàn)就打吧,守個十年八年的沒問題。這下可把蒙哥愁壞了,畢竟,是草原的直爽漢子,也不知道釣魚城是不是真的有十年的糧草。
之后,急火攻心的蒙哥又親自率領(lǐng)軍隊進攻釣魚城,忽然一支箭直穿蒙哥,蒙哥受傷急忙撤退,后來,因為傷勢過重和憂心戰(zhàn)局最終一命嗚呼了。一代草原雄主就這樣告別了人世,據(jù)說他的遺言就是:在攻下釣魚城后一定不能放過這里的所有軍民,要屠城,殺得個干干凈凈。
當然,最終攻克釣魚城后,忽必烈卻赦免了釣魚城的軍民。
蒙哥死后,攻打釣魚城的蒙古士兵也停止了其前進的步伐,他們帶著蒙哥的尸體返回蒙古本部。而大汗位置出現(xiàn)空缺也使得忽必烈無心南方的戰(zhàn)事,他也回到北方參與到爭奪王位的內(nèi)斗之中,南宋壓力一下子得到了緩解,并且,西征的將領(lǐng)得知這個消息后也停止了繼續(xù)西征。
可以說,釣魚城之戰(zhàn),蒙哥的意外死亡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整個世界。
之后,宋將王立自1276年底起開始守城,奮戰(zhàn)兩年多,最終不支,在得到忽必烈同意不屠城的允諾下,王立于1279年四月終于出降。自此,大名鼎鼎的釣魚城,終于落入元軍手中。從此,川蜀廣大地區(qū)皆落入元朝版圖。
此時,張玨被元軍押至安西趙老庵,他的一名老友前來探望,對他說:“您為宋室盡一世,以報國家。今日行至此處,縱然能不死,活下去有什么意義呢?”張玨聞言頷首,待老友走后,趁元兵看守不備,張玨解下弓弦,自縊而死,最終,選擇殉國而不降元。
可以說,釣魚城作為山城防御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為蒙古軍隊難以攻克的堡壘。蒙哥汗敗亡后,釣魚城又頂住了蒙軍無數(shù)次的進攻,直至1279年南宋滅亡后,守將王立開城投降,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
在金庸的小說里,寫成楊過把蒙哥打死的事情,其實,也就是移花接木的故事了。而小說中楊過的原型,其實,就是南宋將領(lǐng)張玨,因為,老百姓們都寧愿相信是副將張玨殺死了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