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傳統(tǒng)文化里,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稱呼,比如說各個年齡段,都有特定的稱呼,七老八十了的老奶奶,還自稱是豆蔻少女,那是要被人笑話的。對某種人群的說法,比如說黃花閨女,就只能是指那些沒有婚嫁的沒有過XING生活的女孩子,即處女,咱們這,是很通俗的說法,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呢?
其實有幾種來源。
第一種就是南朝時期的傳說。這種說法,來自于南朝劉宋政權的壽陽公主的軼事。據說這位公主曾在含章殿小憩,微風輕吹,梅花花瓣掉落,剛好就有一片落在公主的額頭,經過汗水的漬染,公主前額就有了淡淡花痕,后來,從宮中流傳到了民間,非常流行。這事情被記在了《太平御史》上了,即“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自后有梅花妝?!庇腥司驼f了,梅花開時很冷的,怎么能睡在外面,還有汗?jié)n呢?當時的氣候,或者說具體情形已不可知了,反正真真假假的,這個并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估且算做是雅事,增添韻味罷了。
因為梅花出現的時間有限,保鮮技術也很有限,所以愛美的能手們,設法改進,把收集下的花朵磨成粉料,之后再涂抹,稱之為“花黃”或者“額花”。
第二種來源,北朝詩詞《木蘭辭》(《木蘭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一句,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用各種方式裝飾了,畫的,貼的,剪的,各行大招。詩的具體年代,不可考,據說是唐人所作,這么一看,花黃的歷史也很久遠了。
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地域也寬廣,民俗相同相異的,也有不少。有一句諺語:“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色綠鬢妻?!币痪洌枋龅木褪枪媚锛页黾藓蟾淖儕y飾的情景,此句中,花黃,已經變成了黃花。
后來,貼花黃,或者貼黃花的人,已經不局限于未嫁的大姑娘,小媳婦們也愛上了這種能變美的妝扮。元代以后,這種習俗基本沒有了,但黃花閨女的說法,卻保留了下來,一直到如今。
為什么叫黃花,不叫紅花藍花什么的?自然界的植物里,花朵初開時,沒有經過授粉的,往往呈現出的就是黃色,乳黃色,而這種現象,和姑娘沒成親前的狀態(tài),其實很像,所以,用黃花來形容大姑娘,也就正常了。
自然界的黃花,指的就是菊花,菊花開在秋天,野生的也都是黃的,“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花華同義,傲霜斗雪的菊花,高潔雅致,是非常有風骨節(jié)操的花,用來形容心靈純潔品性貞潔的未婚姑娘,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文/宛如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