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是自然光源中最大、最強的光源。月光中包括各種不同波長的光,波長不同,呈現(xiàn)的顏色不同。由于日光光譜中,電磁波幅射能不同,又可分為可見光譜和不可見光譜兩種。
不可見光譜分布于可見光譜的兩邊,即從波長短的一邊看,有紫外光、X射線、r射線、宇宙線、從波長長的一邊看,有紅外光、微波光、無線電波。可見光譜在整個光譜中不過是極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人眼中的視神經(jīng)所具有的三刺激(紅、綠、藍)神經(jīng)細胞,只能對光譜中380毫微米到 760毫微米的各種波長進行感覺、合成、分析面辨色。這一段可見光譜在未經(jīng)折射的情況下,是以白光的顏色呈現(xiàn)在人的眼中。
日常所見到的白光;實際上是包括各種不同波長的光的波長不同,顏色也就不同。研究已經(jīng)證明,可見光譜如下:
紫 380——440 毫微米
藍 440——460 毫微米
青 460——500 毫微米
綠 500——570 毫微米
黃 570——590 毫微米
橙 590——620 毫微米
紅 620——760 毫微米
一般所說的色譜就是包括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一條色帶??梢钥吹剑伾綔\,波長越長;顏色越深,波長越短。物體呈現(xiàn)的顏色,就是由于物體對這一條色譜中不同的顏色(即不同的波長)選擇性吸收和反射的能力所形成的。例如,一個物體呈紅色,就是由于物體結(jié)果的晶格對 760——662毫微米段的波長盡可能的反射了出來,而對590~ 380毫微米段的波長吸收。如果一個物體把380~760b毫微米的波長全部吸收,它則呈黑色多如果將此波長段全部反射出來,它則呈白色。對各波長不同程度,不同比例的吸收、反射,則可呈現(xiàn)千變?nèi)f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