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應該可以說是的孩子的天性,由于對很多事物都存在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有玩伴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十分歡快的玩上一整天還意猶未盡。即便只有自己,他們也依舊可以自娛自樂。
然而,在如今這個競爭壓力日益加大的社會,每一位父母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既想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可是又擔心自家的孩子因為從小貪玩,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因此,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究竟該愉快的玩耍,還是該去學習的問題時,就會不知道如何去平衡。當然,也有一些家長始終覺得讀書是孩子將來的出路,每當在孩子只顧著玩的時候,父母就會不斷地去提醒他們,要記得去學習等等。
在2017年大數(shù)據(jù)峰會上,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曾說過:如果還繼續(xù)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多背多記東西,每天埋首在各種習題中,而不是教會他們?nèi)绾稳ネ妫?0年之后,孩子可能要面臨失業(yè)的風險。
這一番話,可以說是打破了許多人的認知。因為在大家的心中,普遍都會認為讀書能改變命運。那么,究竟不會“玩”的孩子,將來會有哪些方面落后于其他人呢?
※專注力
在一些民間,依舊有種說法:七歲看老。不管是動手能力還是思維能力,要想讓孩子比同齡人更加出色,最好要在孩子長到7歲之前就有意識的進行培養(yǎng),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當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他們在玩耍時專注力特別高,無論玩什么都能夠?qū)P闹轮拘臒o旁騖。將來在讀書的時候,相信也會將這種專注度帶到學習中去的。通常這部分孩子的思維大多都很活躍,對于許多新知識,幾乎是老師一講就通了,在動手能力上也會表現(xiàn)出十分優(yōu)越的一面。
※想象力
每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都會自然發(fā)散思維去思考問題,例如說,在搭積木的時候,孩子會思考自己喜歡的東西究竟是什么模樣,然后通過思考一點點的去拼接。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能起到鍛煉孩子腦力的作用。
通常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成績一般都不會差到哪里去。因為每當在學到新的知識,他們就會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辦法記住,一旦記憶深刻后,就很難忘記了,而且將來還能靈活的運用到各種題型中。反觀那些平時只會死記硬背的孩子,即便背下來了,也不懂的如何去運用,那么即便背誦的內(nèi)容再多,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才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和專注,將來能夠成功的概率也會更大。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他們能夠不斷的去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不僅能夠開拓思維,還能夠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努力將事情做好。可如果一直做一名學習的機器,在將來是不會有很大的成就的。
雖然死記硬背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成績,可卻不是長久之策。而且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反而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將來在接受新的事物時,還會增加他們記憶的困難度,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