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潛atom第374篇原創(chuàng)作品
中學物理課,是很多人的夢魘。因為它不是記一堆公式就可以搞定,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你既要有抽象思維,還得有空間想象力,物理也因此被譽為最難學的科目,成為了最考驗一個人理解能力的分水嶺。
無論是追憶學生時代,還是正在課堂里學習的人,大家對于這門課的需求,其實都是很明晰的——特別渴望能有一個好老師,真的做到深入淺出,條分縷析,講透徹其中的來龍去脈,能讓自己跟的上老師的思維和節(jié)奏。
如果你的學生時代錯過了這種機遇,但現在你還對這門學科有好奇心和熱情,那么你有機會重新搞明白其中的奧秘了。
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博士,搜狐創(chuàng)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張朝陽最近開始坐鎮(zhèn)搜狐視頻直播間,化身物理課張老師,通過一個個大家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和話題,以深入淺出的講解,拉近物理和普通人的距離。
在這堂每周五、周日12點準時開播的物理課上,無論是宇航員出倉的壯舉,還是日月同輝的奇觀,又或者是電子的運行軌跡等,你都可以得到張朝陽為你帶來的別開生面的物理視角的講解。
《張朝陽的物理課》深入淺出 ,
網友直呼“很好懂”
“格物致知”是和物理學的精神最相通的,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因此,走進物理,需要現實的橋節(jié)點和抓手,這也是為什么《張朝陽的物理課》要從當下網友最關心的生活現象和時事切入。
兩堂物理課科普了“力”和“速度”。張朝陽從“牛頓被推”的故事引入“力”的概念,牛頓受力時,能量是如何被傳遞過來的?施力者會得到怎樣的反作用力?他帶著網友一步步推導公式,用生活化的話語引導網友思考,解釋了牛頓定律和能量守恒。
可能是考慮到牛頓的例子離很多人還是有點距離,他特意引入了大家最熟悉的“打臺球”的案例。提問網友兩個球在撞擊前和撞擊后,兩個速度是如何分布的。他在“直播白板”上手繪了兩個球,細心標注球體的質量和速度,經過演算,推導出球體被撞擊后的位移距離。
張朝陽的物理課不僅有公式推導、理論解釋,還有發(fā)散性思考。如果飛船要逃離地球引力勢阱,需要多大速度?到火星需要多長時間?逃離地球后,還要繼續(xù)逃離太陽系、銀河系,又要達到什么速度?
△張朝陽的物理課直播
張朝陽從能量的角度出發(fā),做了生動比喻,“人要逃出井底,跳到井邊時速度為零,但手抓住井邊,就出去了?!蓖ㄟ^演算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得出結論“逃離地球的速度要達到每秒11.2公里”。
他還鼓勵網友用類似的思考方法,以此類推,計算逃離太陽引力場束縛的第三宇宙速度。用剛學會的物理知識計算問題,網友躍躍欲試,積極性大增。按照張朝陽的方法,網友在評論中簡單闡述了答題過程,“感覺物理也沒有那么難”。通過解答“應用題”,《張朝陽的物理課》也實現了從單純的知識積累,向探求物理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轉變。
提到角速度、線速度、宇宙速度,張朝陽還不忘結合實際,緊跟時事,提問馬斯克的飛船和我國神舟十二號的速度和運行狀態(tài)是怎樣的?一天能繞地球飛行幾圈?他最后親手計算出了馬斯克的飛船和中國空間站每日繞地球飛過的圈數。
根據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分享的一段視頻,從太空中拍攝日出日落,可以發(fā)現國際空間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每天可以迎來16次日出日落?!芭c物理課最后計算結果一致?!睆埑柗Q。
張朝陽的講解方式從生活場景入手,先感知現象,從而探究規(guī)律。這種方法既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也能降低理解門檻?!昂芎枚薄澳芾斫狻笔蔷W友刷的最多的評論。
據悉,在未來課程中,張朝陽還會科普朝霞晚霞的顏色、天空顏色、光速的問題、潮汐的秘密等日?,F象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希望通過設置一個個話題,以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利用物理學解釋生活現象,達到專業(yè)人士認可,普通人能聽懂的效果,借此激發(fā)科學學習的熱潮。
物理課重實證不講玄幻,
知識直播是搜狐視頻主方向
聽《張朝陽的物理課》,完全可以沉浸在張老師講解的內容和思路中,而不用擔心自己跟不上,或者筆記遺漏。這就是因為搜狐視頻直播間配備的“直播白板”功能足夠強大和好用。課程結束時,張朝陽特意貼心的提示網友,教學有直播,課程能回放,還有“直播白板”可供復習。實際上,“課代表”還會將每堂課的筆記,發(fā)布在搜狐新聞客戶端關注流上,便于網友隨時查漏補缺。
張朝陽認為雖然物理學起來并不輕松,但每個人不應該覺得自己可能學不會一件事而輕易放棄。恰恰相反,聰明在于過程,看起來枯燥的物理知識如果經過分解后再理解,并不一定比生活中的事更困難。
張朝陽鼓勵網友應該打破思維的邊界,科學學習,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心與勇氣。對于“人生破天荒的第一堂物理課”,張朝陽稱,“物理是算出來的,玄乎其玄的科幻概念和實證有區(qū)別?!?nbsp;
事實上,牽引一個人不斷突破自我的,正是好奇心。物理一直是一門生氣勃勃的學科,這和它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是密切相關的,它和其他的自然科學沒有截然的分界線。它的門戶總是開放的,鼓勵跨學科的交流與溝通。
物理學和技術關系密切。當今的許多工程學科都是植根于經典物理學的某一分支,物理學進而誘發(fā)許多新興的技術科學,如原子能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等。即使像高能物理學那樣的以基礎研究為主的學科,由于它采用了大量和高技術有關的研究手段,對當代信息、網絡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朝陽的物理課》是一種身體力行的示范,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搜狐視頻會以此為契機邀請更多的知識工作者來這里玩,打造更具學習氛圍和科學氣質的知識直播平臺。
這也意味著,搜狐視頻平臺從帶貨直播、綜藝直播,到活動直播,新增了知識直播,張朝陽正推動搜狐把直播這件事玩到極致。這背后的邏輯,正是搜狐主張的知識直播。搜狐作為一家擁有媒體的價值和屬性的科技公司,始終追求的還是要給用戶和時代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
“歡迎大家一起互動、走進科學。此后還會有連麥,邀請高材生、高考狀元、物理學教授連線,一起討論科學?!睆埑栐谥辈ラg再次發(fā)出邀請。
每個時代都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但無論是宇宙飛船發(fā)射,還是馬斯克的特斯拉一路狂飆,這些偉大的事物背后,都是物理學作為底層邏輯在支撐。在新的歷史時期,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科技的力量和價值,一次次地被凸顯。但只有基礎學科得到長足的發(fā)展,科學的意識和氛圍足夠濃厚,我們才能涌現出更多優(yōu)秀的科研工作者和生態(tài)。
其實,從2016年開啟第一場直播開始,張朝陽發(fā)起的《張朝陽的英語課》,到今天直播累計上千場。很多網友都感嘆,如果能有張朝陽一樣的毅力和堅持,肯定也能把英語學好了?!稄埑柕奈锢碚n》,也肯定會獲得更好的反響和頭部示范效應。
在這個意義上,張朝陽和搜狐視頻,正在做一件點滴皆有用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