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你知道嗎?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jīng)歷所謂的"認生期"。這其中的"生",指的是"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爸爸媽媽們不要恐慌,只要我們能夠理解寶寶的發(fā)育規(guī)律和特點,并及時給予正確的幫助,就能幫他安然度過"認生期"。
"認生期"?很多媽媽腦海中會想到"自家粘人精,每天抱著自己不撒手,走哪里都只要媽媽,上廁所都要扛著"的場景了吧?是的,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曾兩次親歷這樣的過程,不過二寶的認生期比大寶更長,因為平時對他溺愛一些,抱的也更多,他會更依戀我。
二寶在8個月大小的時候,有次正在玩小火車,恰巧囜囜媽帶著娃來我家玩,我剛打開門,二寶就死死抱著我,只看了一眼,再也不肯轉向"客人"。我和囜囜媽攀談起來,二寶居然哭了,而且越來越兇。無奈,我只好先安撫他,再去接待客人。
在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二寶都抗拒看到"陌生人",即使是寶爸,有時也不跟,就要我抱著,吃飯、睡覺、玩耍,身邊都要有我陪著。寶爸說:"白養(yǎng)你了,不跟我親!"我笑著跟他說,這是好事情,說明他的感知能力和識記能力在發(fā)展。
很多媽媽在孩子認生期,都會著急讓他趕緊跟"周圍人"熟悉下,最好打成一片,自己才好脫身。但其實,寶寶"認生"是他情感發(fā)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他表現(xiàn)出來的黏人、焦慮不安、愛哭鬧,是他天生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家長不需要感到奇怪,更不用馬上推開孩子,這也是親子依戀關系建立的時期,孩子真的很需要你(主要照料者)。
"認生"是孩子情感發(fā)展的里程碑,表示他已經(jīng)解鎖了社會認知能力。隨著跟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增多,以及其對外界認知的不斷發(fā)展,"認生"現(xiàn)象會逐漸消失。
這個階段的嬰兒一般不會認生,他只能感知到"人臉"的模樣,視力發(fā)展有一定局限性。他對周圍的新鮮事物,處在好奇的階段,這其中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和環(huán)境。任何人的引逗和關懷,寶寶都會表現(xiàn)出微笑或喜悅的表情。
3個月以內(nèi)的小嬰兒,雖然能逐漸辨認出主要照料者和"陌生人",但尚未建立記憶保存能力,轉眼就會忘了。但到4個月以后,他開始有了記憶儲存能力,不僅可以清楚區(qū)分"人臉",并且對陌生人產(chǎn)生恐懼和不安全感,出現(xiàn)“認生”現(xiàn)象,大致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
寶寶面對陌生人,會表現(xiàn)出"警惕地注意"的神情,就像我家二寶,雖然只看了"陌生人"一眼,但卻表現(xiàn)出極為恐懼的神情,不肯再多看了。
有的寶寶會來回地注視、比較,直面陌生人與照料者(主要是媽媽)的面孔,看向陌生人的時間會更長些,他的表情還會明顯的嚴肅、緊張,一本正經(jīng)兒的樣子。
隨著對外界認知的發(fā)展,有些寶寶在面對陌生人時,會有較為強烈的情緒反應,說明其"認生"表現(xiàn)達到高峰。
二寶有段時間,抗拒周圍一切的"陌生"因素,包括帶他去上早教班的老師,他都好像不認識一樣,大哭大鬧。我除了耐心陪伴他以外,還跟他一起看了一些關于"認生"的繪本。接下來的幾天后,這種情況慢慢消失了,二寶可以直面哪怕只見過一面,甚至沒有見過面的陌生人。我暗自竊喜,他已經(jīng)順利度過了"認生期"。
其實,并非每個寶寶都會有"認生"表現(xiàn)的,而且有些會較短就過去了。我家大寶幾乎沒有經(jīng)歷認生期,孩子的"認生",更多是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逐步發(fā)展起來的。
1、 照料者只有一人。
寶寶出生后,只有一個人照顧,比如媽媽、奶奶、外婆等,長期只跟一個人"打交道",孩子很容易對其他人產(chǎn)生排斥心理,有時甚至換家里其他人抱一下,也會哭。
2、 經(jīng)常在家。
很少帶寶寶出門或經(jīng)常把寶寶放在家里,這樣會讓他失去跟其他人接觸的機會,鮮少見到新鮮的事物和人,生活圈子很小。一旦見到"陌生人",恐懼心理加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見識少"(認識外界事物和人的機會少)。
3、 "奇怪"的人或事物。
有些人長得比較"奇怪",比如戴眼鏡、戴帽子、神情兇的人,寶寶會感到害怕,有"認生"的表現(xiàn),甚至看到就會哭鬧。
二寶看到有戴帽子的人就會哭,剛開始我有些不解,但當摘下帽子后,二寶馬上停止了哭泣。我馬上就明白了,他只是"恐懼"那個帽子,并不是對"人"。這種有特殊裝扮的人,會讓他不安的情緒馬上被激發(fā)出來。
孩子認生期的表現(xiàn)和持續(xù)時間長短,和照料者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有很大關系,過多的干涉或指責,會加重其認生障礙,甚至會延長"認生"的時間。
我們無法準確預知,孩子的"認生期"會在什么時候到來,但可以在他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有意識多接觸外界的人和事物,拓展孩子的視野。比如讓家里的其他成員給孩子換尿布、玩游戲、吃飯、哄睡等,通過日常的接觸,可以發(fā)展其對外界認知的速度,更好的適應以后可能會接觸到的環(huán)境。
面對處在"認生期"的孩子,家長要予以理解并且認同,不要因為他哭鬧、黏人,就指責:"你怎么這么不懂事!""都多大了,還讓人抱!"
我們上文說了,認生期也是親子依戀關系發(fā)展的關鍵期,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更不要因此而指責他,這會讓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會延長"認生期"的時間。平時多鼓勵,多認同,多跟孩子互動,做一些親子活動或閱讀。善用"陪伴式養(yǎng)育",幫其更快度過這個時期。
Ps:《正面管教》中作者說,建立信任關系是孩子和父母生活的頭幾個月和頭幾年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影響。
悠悠是個2歲的小女孩,在人前總是一副膽怯的樣子,媽媽說她是內(nèi)斂型,比較害羞。但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和她媽媽的"包辦"有關。
悠悠平時吃飯、睡覺、看電視,媽媽都會在一旁:
"不能張那么大嘴巴,吃這個!"
"趕緊睡覺,晚上不能熬夜!"
"不能再看了,眼睛要休息了!"
悠悠一直在這種模式下生活,對外界了解的也很少,媽媽給她報了很多早教班,每天比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忙。但她的朋友很少,而且必須在媽媽的監(jiān)督下"交朋友",媽媽給她打點好了一切,悠悠也很聰慧,卻很少看到她笑。
給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間,你只需要靜靜看著,陪著,孩子一樣能做的很好。父母有愛的陪伴如"強心劑",孩子會因此而主動克服膽怯的心理,更好的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獨立和適應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枕邊育兒寄語:
德國的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博士認為,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chǎn)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所以,每個孩子的認生期出現(xiàn)的時間是不同的,持續(xù)時間長短也不盡一致。我們家長管能做的,就是陪伴并且正面引導,和孩子一起走過"認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