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昨天做夢遇到一個老頭,他跟我說了一番話,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文純屬夢話,僅供大家娛樂。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自古以來,凡是在江湖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都在朝堂里有背景的。
同樣的邏輯,人類有史以來,凡是在人間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比如藝術(shù)家、科學(xué)家、詩人、政治家、企業(yè)家、改革家等等,往往都在在“天上”有北京,很多都是天生派下來歷劫的。
像《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這些名著寫的全是神仙如何下屆歷劫的故事,這些小說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作者站在“高維”看“低維”,站在“天上”看“凡間”。
比如《水滸傳》寫的就是36天罡和72地煞星集體歷劫的故事,因為神仙也要渡劫,這些神人集體下凡到人間,完成了一次使命(征討方臘),也就是所謂的“替天行道”,然后又回到天生繼續(xù)做神仙。
那些天上下來的使者,他們總能在關(guān)鍵節(jié)點上受到上天的指引,也就是“靈感”的啟發(fā),人類的很多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突然間的靈感,這些人都是冥冥之中被指引著做事,比如達芬奇、牛頓、喬布斯、特斯拉等等。
他們墜入凡間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也是他們的修行,一旦完成使命就會回到天上,這時他們也會再升一級,就像我們的援疆、下放、支教一樣。
怎么判斷你是不是這種人?如果你早早的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使命”和“天賦”,并且能堅守之,明白自己今生為何而來,知道自己對世界的價值,往往你就是這種人。
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么?
四個字:回歸真我。
每一個生命都有“源頭”,那個源頭就是“真我”。
我們之所以不是還不是“真我”,是因為每個人都在修行,甚至要經(jīng)歷N次修行才能回到“真我”。
每一個生命在誕生之前都領(lǐng)了這一世要完成的任務(wù),每一生都有這一生要完成的任務(wù),然后累生累世的分段完成任務(wù),直到把任務(wù)圓滿完成為止,然后才能回到“真我”。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三大問題是每個生命的終極問題。
我們之所以在世間不斷的輪回,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也就是我們的修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可以回歸真我。
當(dāng)然,有的人勤奮善良,品行良好,功德積的好,可以提前完成任務(wù);
有的人驕奢淫逸、作惡多端,造了很多業(yè)力,那就進入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繼續(xù)修……
同樣的邏輯,人想要快樂幸福,唯一的路徑也是“回歸真我”。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生而善良,但隨著長大被世界熏陶,行為被世俗沾染,本性被物欲遮蔽,開始變得貪嗔癡、為了追求外在的認(rèn)可,日夜不停地奔波,真我就被遮住了。
長此以往,遮住“真我”的那層灰塵越來越厚,行為也越來越迷失。所以王陽明教人“致良知”,禪宗教人“明心見性”,心理學(xué)家說要尋找“真我”,哲學(xué)家說要尋找“自己”等等,我們則說要“不忘初心”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去喚醒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那個最初的我。
人人生而自由,但枷鎖無處不在。只要我們還在外求,就是在舍本逐末。人生就會一直漂泊在物欲的海洋里,永遠找不到可以??康陌?,成為欲望的奴隸,被認(rèn)知的監(jiān)獄終身囚禁。
唯有回歸真我,才能回歸安寧和幸福,才能內(nèi)心更強大,才能找到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世界上最昂貴的稅叫“認(rèn)知稅”,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rèn)知買單!
請購買水木然《深層認(rèn)知》+《認(rèn)知稅》
為什么有的人一生都在求名利,而有的人卻能終生淡薄名利?
因為每個生命的修行階段不一樣。那些淡薄名利的人,比如修行者,布道者,往往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處于修行的后半段,他們的生命之前就修了很多世了,前面幾世就已經(jīng)擁有過名利和地位,所以今生對名利不再那么看重,反而開始追求精神體驗,不斷接近生命的超脫。
那些一直在追名逐利的人,比如一生為錢而奔波,信奉物質(zhì)至上,往往是修行的資歷還比較淺,還處于修行的前半段,他們的生命體驗中還不曾擁有過這些,所以就要追求這些。當(dāng)他們擁有過,就容易放得下。
生命越初級,越追求有形的物質(zhì);
生命越高級,越追求無形的精神。
生命有三次大升級!
第一次大升級:擺脫了現(xiàn)實對自己的束縛,不再為了錢而日夜奔波,實現(xiàn)了物質(zhì)獨立、精神獨立、人格獨立,成為一個相對自由的人,開始思考精神方面。
第二次大升級: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以及使命,就像劉翔找到跨欄、姚明找到籃球一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其中,直至做出了不起的成績,找到了真我,并且能夠從高維俯瞰眾生。
第三次大升級:看透了世界的真相,發(fā)現(xiàn)了大眾的苦難,走向了覺醒、開悟、得道,然后開始渡人,照亮別人的路,成為大家的一座燈塔。
值得提醒的是:每個生命最終都會覺醒,只不過絕大部分人的覺醒只能在臨死的那一瞬間,只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透人生的真相,但為時已晚。而修行者卻可以提前覺醒,這就是修行的意義。
世界上的人有三種:
第一種人占大多數(shù),他們就是執(zhí)迷不悟的眾生,所謂:眾生皆苦。他們就是來遭受懲罰的。叔本華說:人生就是一團欲望,滿足了就無聊,滿足不了就痛苦,說的就是這些人,對他們來說,人生就是受罪,他們生來就是愚癡的,經(jīng)歷生老病死,種種痛苦,窮苦一輩子,然后離開。然后再輪回,每一世都覺悟一點點,提高一點點,就這樣一直修行。
第二種人很少,他們是開悟者。他們經(jīng)過累生累世的修行之后終于覺醒,看到了人的貪嗔癡,執(zhí)念和妄念。然后刻苦修行,他們通過內(nèi)觀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也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借助自己的天賦完成自己的使命,一溜煙就灑脫的跟人間說拜拜了。
第三種人更少,他們不僅自己開悟了,還要幫助眾生開悟。他們看到了人們的痛苦,悲天憫人,發(fā)愿要度化眾生,就在人間布道,這就是法布施,這也最大的功德,他們也因此獲得巨大的福報。
第一種人是凡人,第二種人是羅漢,第三種人是菩薩。
羅漢和菩薩的區(qū)別是:羅漢是自己脫離苦海了,菩薩是不僅自己脫離苦海,還要幫助眾生解脫。所以菩薩比羅漢高一個維度。
宇宙間有一個最微妙的法則:
1:動物的生生死死,都是人類決定的,哪一個要滅絕,哪一個要猖獗,都是人類根據(jù)自己需要去規(guī)劃的,人要想弄死一只螞蟻,根本不需要任何道理和理由。
2:普通人的命運,都是頂層人設(shè)計出來的。極少數(shù)人隨便開一個小會,就決定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悲歡離合。
3:人類的斗爭和打鬧,都是天上的神仙們派系斗爭的投射。凡人在臺上斗,大神在臺下斗,就像木偶戲一樣。常言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高維決定低維的,無形決定有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高維不仁,以低維為芻狗。
人類社會的很多變化,都是天上變化的一種投影。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天上轉(zhuǎn)一圈,地上轉(zhuǎn)10圈。
綜上所述:一個人要想改變命運,只有三個出路:
1:勤奮刻苦,打怪升級,累生累世的修行,每次進步一點點。
2:成為大神的棋子,為他們所用,要么被成全,要么被犧牲。
3:不斷的內(nèi)觀,找到自己的“使命”和“天賦”,用好這兩個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