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批評只有一個目的與作用,那就是提醒。'批評孩子時,要注意方法,講究技巧,不能無視孩子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否則,不僅難以收到積極效果,還會影響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形象,更會影響彼此之間的親子關(guān)系。
批評是一門藝術(shù)。批評與責備的語言能表達出你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特定看法。批評的話語需要運用得恰到好處,不恰當?shù)嘏u,反而會收到不良的后果。
批評孩子不掌握好分寸,不僅達不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反而會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因此,批評也要說得好,而批評有道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1.注意批評的態(tài)度和情緒問題
批評孩子時要心平氣和,做到誠懇、冷靜、耐心,不能急躁,不能怨恨,更不能存心找麻煩。態(tài)度要溫和,語言要中肯。當你心中憤怒、埋怨、焦慮,并想責怪孩子時,最好是先克制一下情緒,整一下思緒,甚至可以先聽聽音樂,散散步,等冷靜時再實施批評。
2要在私底下進行批評
當眾批評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單獨交談,讓他體會到你對他的關(guān)心,進而使他愿意正視自己的問題與錯誤。
3.批評前給顆甜棗吃
批評時的氛圍很重要,在冷冰冰的氣氛里很難收到良好的批評效果。如果在批之前先表示對孩子某一長處的贊賞,肯定對力的價值,滿足其某種心理需要,那么就能夠制造出較好的氣氛,既能削弱批評本身讓人難以接受的程度,又能使被批評者不致產(chǎn)生逆反心理。
4.用反問代替肯定的斥責
如果常常到肯定的語氣斥責他人,諸如“你不應(yīng)該這樣做'“你不要做這件事'一一極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并將錯就錯。如果能用委琬一些的方式,比如:“你是否可以考慮這樣做?'“你認為這樣做可以嗎?'相信這樣的說法更容易讓人接受。
5.給孩子提前解釋的機會
無論你有什么樣的事實或證據(jù)支持你的譴責,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給孩子一個機會陳述自己的看法。從孩子本人的角度來看,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會發(fā)生?他對這件事是怎樣理解的?如果在某些方面,你與孩子的出發(fā)點差異很大,你就應(yīng)該做進一步的了解。
6.在有事說事,不牽扯孩子人品
一些父母批評孩子時總是說:“從你做的這件事就能看出你這個人怎樣?!边@是批評之大忌。批評時只能針對事情,而不能針對個人的人格、品性。否則最容易讓孩子失去自尊,進而產(chǎn)生反面的消極情緒。
青程,中國首個青少年心靈成長研學旅平臺。通過心理、優(yōu)勢、性格、情商的測量評估,獲得客觀全面的自我認知,通過引導(dǎo)、培訓(xùn)、咨詢、游學等,幫助青少年自我接納、內(nèi)心力量覺醒,獲得思維的突破、行為模式的轉(zhuǎn)變。青程,致力于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