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句俗話叫
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可見廣東人對湯的執(zhí)念有多深!
▼
我們廣東人
不管是過年過節(jié),還是降溫升溫
只要有一碗熱湯的存在,餐桌才是完美的
年關將至
肯定少不了老火靚湯的身影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款過年必備湯品
包你年三十到年初一都不重樣!
大年三十:佛跳墻
佛跳墻”意為連僧人們聞到湯嘅香味都想翻墻而來,而且佛跳墻匯合山珍海味溶于一鼎。
除夕夜一家團聚、天倫之樂時,共飲此湯,團圓美滿,盆滿缽滿!
材料:
發(fā)好的鮑魚、魚翅、海參、花膠各30克,干貝15克,瘦肉200克,光老雞300克,火腿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把豬瘦肉、雞、火腿和姜用清水熬成上湯;
2、鮑、翅、參、干貝、花膠用上湯1碗半;
3、姜汁酒、鹽少許滾煨半小時后,濾干水分;
4、放進燉盅,加入余下上湯和少許紹酒;
5、加蓋隔水燉1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才下鹽。
02
正月初一:云耳冬菇蝦米粉絲滾紹菜
大年初一有些有食齋的傳統(tǒng)習慣和獨特風俗,年初一吃素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而且經過大魚大肉,其實這比山珍海味還美味!
材料:
云耳、冬菇各50克,粉絲100克,蝦米70克,紹菜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云耳、冬菇、粉絲、蝦米分別浸發(fā),洗凈;
2、紹菜洗凈,切段起油鑊爆香姜片,炒至剛熟;
3、下云耳、蝦米再炒片刻,加入清水;
4、武火滾沸后改中火稍滾片刻,下粉絲滾片刻;
5、下鹽、麻油、少許胡椒粉。
03
正月初二:蓮藕蓮子蠔豉煲豬大脷
年初二係一年之中嘅“頭牙”,要吃“開年飯”
蓮藕蓮子取其“年年”或“連年”嘅諧音,蠔豉係“好事”嘅諧音,豬大脷係“大吉大利”或“順順利利”之意。
寓意“連年好事大利”
材料:
蓮藕600克,蓮子、紅豆、蠔豉各50克,豬橫利1條,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
1、蓮藕刮皮、去節(jié)、切段;
2、蓮子去芯,紅豆、蠔豉、陳皮去瓤稍浸泡;
3、一起放進瓦煲,加入清水;
4、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
04
正月初三:紹菜滾大魚
過年中意吃魚,即“有余”的意頭。
紹菜滾大魚,湯味鮮美。清甜可口,亦不膩不滯。
材料:
紹菜500克,大魚(即鳙魚)1條,大蒜2條,生姜3片。
做法:
1、紹菜、大蒜分別洗凈、切段;
2、大魚宰洗凈,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清水,鏟起;
3、起油鑊爆香姜,下紹菜稍炒片刻,加入清水;
4、武火滾沸后,下魚,改為中火滾熟后;
5、下大蒜滾片刻,下鹽、油便可。
05
正月初四:竹笙火腿燉花菇
竹笙為諸菌之冠,清香、鮮美、滑嫩;花菇質地細軟而嫩,潤而香滑;火腿甘香而不膩。
合而為湯,有健脾養(yǎng)胃潤膚之功,且清潤不膩,清清腸胃,過年必備!
材料:
竹笙80克、火腿肉50克、花菇10個、菜心200克、生姜3克。
做法:
1、竹笙、花菇稍浸泡;火腿肉切粒狀或片狀;
2、一起與菜心、生姜放進燉盅內;
3、加入冷開水和少許紹酒、油;
4、加蓋隔水燉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06
正月初五:菜干蠔豉煲咸豬骨
過年整天同親朋好友暢懷痛飲,通宵而且咽喉上火。
這一煲湯解肌除煩、降火滋陰,對虛火上升、咽干喉痛、神經衰弱等,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材料:
白菜干75克、蠔豉50克、咸豬骨40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
1、菜干、陳皮、蠔豉分別洗凈;
2、菜干切段、陳皮去瓢;
3、一起與咸豬骨、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
4、大火滾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便可。
07
正月初六:冬筍草菇羹
吃筍能吸附所吃食物的油脂,降低胃腸胃黏膜對脂肪的吸收與積蓄。
有助消化、防便秘的作用。
材料:
冬筍300克、草菇1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冬筍切片,草菇去蒂,稍滾片刻飛水;
2、起油鑊下冬筍稍炒,加入清水和姜滾后;
3、草菇滾熟,推入濕馬蹄粉拌勻,下鹽、麻油便可。
08
正月初七:七寶羹
人日最特別的是數(shù)這“七寶羹”,它是廣東人在人日必食的羹湯。
用七種蔬菜做的羹湯,老人家說,吃了七樣菜,這年就會撿金拾銀,發(fā)財了!
芹菜為“勤力”,芥菜為“戒懶”,蔥為“聰明”,鮮百合為“百年好合”,大蒜為“精打細算”,蕪茜為“完完美美”,韭菜為“長長久久”。
材料:
芥菜、芹菜、鮮百合各100克,韭菜、蔥、大蒜、芫茜各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菜分別洗凈,切碎狀;
2、在鑊中加入清水和姜;
3、武火滾沸后下油,芥菜鮮百合滾沸改口火片刻;
4、下芹菜、韭菜,滾片刻至熟;
5、推入稀馬蹄粉芡,再下大蒜、蕪茜稍滾沸,下鹽、油即可。
09
正月初八:豬骨豬肺白蘿卜湯
豬骨豬肺白蘿卜湯,具有潤肺,補充蛋白質,和預防感冒的滋生;
更重要是,它能夠快速補氣血,讓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手腳變得暖暖的。
材料:
白蘿卜500克、豬肺、豬骨各400克、蜜棗2顆、姜3片、鹽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材料,豬肺清洗后切片;
2、豬骨和豬肺放到裝清水的鍋里,煮開2分鐘后,洗凈浮沫撈起備用;
3、熱鍋放油,放兩片姜、豬肺,按炒菜鍵大火炒一下,把水炒干,白蘿卜去皮切塊;
4、裝一盤清水,將所有材料連同姜片一起放進鍋里,大火煮開后小火煲1個小時;
5、放蘿卜繼續(xù)煲半小時,關火后放入食鹽即可。
10
正月初九:姜酒雞湯
冬天喝一碗姜酒雞湯,整個人都暖烘烘的,它是具有補血補氣,讓全身的血液流暢加快。
血液自然就不會出現(xiàn)停滯的問題,而且還能讓你的膚色問題一下子得到改善呢。
材料:
母雞500克、色拉油少許、食鹽適量、姜1大塊、黃酒適量
做法:
1、姜洗干凈后,切成姜片備用;
2、雞洗凈后切成塊狀,焯水去掉血沫撈出備用;
3、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水沸騰后,加入雞、姜片,等到水再次沸騰后加入適量米酒;
4、轉至小火慢燉1小時后,加入食鹽關火即可。
11
正月初十:玉米排骨胡蘿卜湯
清淡又無油膩,多喝也不用擔心會長肉肉,還能有效起到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
材料:
肋排500克、胡蘿卜1根、甜玉米1根、鹽適量、香蔥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肋排放清水中浸泡15分鐘~半小時左右,中途建議換一次或兩次水,胡蘿卜玉米洗凈;
2、水燒開鍋后放入肋排焯水,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肉上面的浮沫;
3、砂鍋中倒入1.5L左右開水,放入焯水后的排骨,蓋上砂鍋蓋,煮開鍋后改小火慢慢燉;
4、燉25分鐘左右后打開蓋子,加入切好的玉米和胡蘿卜,蓋上蓋子繼續(xù)小火慢燉半小時左右;
5、出鍋前15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出鍋后撒上少許蔥花做點綴。
12
正月十一: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
養(yǎng)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對陰虛咳嗽,口干欲飲,防感冒。
材料:
鵝肉豬瘦肉各250g,北沙參15g,玉竹15g,山藥30g
做法:
1、各藥材洗凈,稍浸泡;鵝肉、豬瘦肉洗凈,不刀切;
2、先把藥物和豬瘦肉、生姜放進瓦煲內;
3、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鵝肉煲至熟腍。
13
正月十二:西洋參石斛淮山煲瘦肉湯
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常會陰虛火旺,可安神定驚,養(yǎng)陰滋潤。
材料:
瘦肉一塊、花旗參3克、蜜棗3粒、食鹽適量、姜2片
做法:
1、將材料洗凈,肉切塊;
2、將豬瘦肉放在沸水中稍滾沸,撈起用冷水洗凈;
3、所有材料放進鍋內加水,大火煲開后轉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14
正月十三:陳皮燉老鴨
可以暖胃健脾,滋補五臟,止咳平喘
材料:
鴨肉120公克,陳皮5公克,紅棗6顆,姜片8公克,水350cc,水2杯,鹽1/2茶匙,米酒1/2茶匙
做法:
1、鴨肉剁小塊備用;
2、取一湯鍋,加入適量份量外的水煮至滾沸后,將作法1的鴨肉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約1分鐘后取出,洗凈放入電鍋中;
3、陳皮及紅棗用清水略為沖洗后,陳皮刮去內囊和姜片、水加入作法2的電鍋內鍋中;
4、電鍋外鍋先加入2杯水后,放入作法3的電鍋內鍋,蓋上鍋蓋、按下電鍋開關,待電鍋開關跳起,燜約20分鐘,再加入鹽及米酒調味即可。
15
正月十四:栗子淮山豬蹄湯
此湯不但湯味醇香鮮美,且能補腎氣,益腰膝,養(yǎng)腸胃,止泄瀉,縮小便。為男女老少皆宜的湯品。
材料:
豬蹄400克、板栗12個、淮山30克、姜3片、棗5個、香菜少許、料酒2茶匙、鹽適量
做法:
1、板栗煮熟剝皮;
2、豬蹄冷水入鍋加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然后撈出豬蹄沖洗下;
3、把豬蹄板栗淮山和紅棗倒進電飯煲,紅棗要去核;4、加入清水、選擇老火湯功能,時間調至三小時
5、結束后加鹽調味即可,加香菜點綴
16
正月十五:太子參無花果瘦肉湯
此湯清潤醇和,有健胃理腸、益氣潤肺的功效。
材料:
太子參20克(中藥店有售)、無花果50克、蜜棗2個、豬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太子參、無花果洗凈,稍浸泡,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2、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
3、一起與咸豬骨、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
4、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豬瘦肉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17
正月十六:淮山黨參鵪鶉湯
此湯可健脾助陽、和胃除煩
材料:
淮山60克、黨參30克、鵪鶉2只、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淮山、黨參洗凈,稍浸泡;
2、鵪鶉宰凈,洗凈(或請售者處理干凈);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3、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18
正月十七:霸王花豬展湯
此湯可清熱利尿,解毒生津,化痰止咳。
材料:
霸王花100克、無花果4個、蜜棗2個、豬展肉500克、姜3片、南北杏各一小撮,水8碗(3-4人份)
做法:
1、霸王花用清水泡洗干凈,瀝干水份切段;;
2、凈無花果、蜜棗和南北杏;
3、肉洗凈,汆水切大塊;
4、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19
正月十八:蓮藕紅豆白鴿湯
可補血生液、養(yǎng)陰滋腎。
材料:
蓮藕750克,魷魚干、紅豆各50克,白鴿2只,紅棗5個,生姜3片
做法:
1、蓮藕洗凈去節(jié),切塊;魷魚干浸透,切中塊;
2、紅豆、紅棗洗凈、浸泡并紅棗去核;
3、白鴿宰洗凈,去內臟,并置沸水稍滾片刻,再洗凈(即“飛水”);
4、枸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
20
正月十九:當歸羊肉湯
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
材料:
羊排1500克、當歸30克、生姜15克、食鹽4克、紅棗12個
做法:
1、羊排剁小塊,先放開水中焯湯一下,焯水的羊肉撈起,再清洗干凈備用;
2、當歸和紅棗、生姜分別處理好待用;
3、砂鍋里注入適量清水,放進材料;
4、大火燒開,撈去浮沫,轉小火再慢燉2.5小時就可以了。
21
正月二十:阿膠烏雞湯
阿膠烏雞湯主要選材于烏雞和阿膠,阿膠和烏雞具有補陰養(yǎng)血、消煩去熱的作用。
適用于體虛勞累,心煩氣躁的朋友們,烏雞還可以調經,女性朋友可在經期多食用。
材料:
烏雞150g、鹽適量、阿膠15g、瘦肉100g、紅棗5g、桂圓5g、姜3片。
做法:
1、將烏雞、瘦肉洗凈切成小塊,紅棗洗凈去核,桂圓洗凈;
2、鍋內燒開水,放入雞肉、瘦肉焯去血漬,再撈出洗凈;
3、將烏雞、阿膠、瘦肉、紅棗、桂圓、姜片放入燉盅內;
4、加入適量的清水,隔水慢火燉2小時;
5、燉好后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食用。
22
正月二十一:原盅燉北菇
北菇中豐富的各種酶素,可幫助人體協(xié)調新陳代謝。 因此常食北菇對人體大有裨益。
材料:
北菇40克、雞膏40克、蔥1條、生姜2片
做法:
1、北菇浸發(fā)好,擠干水;蔥洗凈;雞膏洗凈;
2、然后一起與生姜放進燉盅內,加入少許紹酒、食鹽、白糖和冷開水350毫升(約1碗半水量)加上蓋,隔水用中火燉45分鐘;
3、取出后去掉姜、蔥和雞膏,撒上少許胡椒粉便可。此量可供1~2人用。
23
正月二十二:蘿卜滾鱈魚湯
蘿卜有順氣消食、生津開胃、潤肺化痰、養(yǎng)血潤膚,以及助消化、御風寒之功效。鱈魚肉嫩骨少、鮮美肥腴,有滋陰養(yǎng)血、補腎益精、美顏潤膚的作用。
材料:
蘿卜500克,鱈魚300克(超市有售,現(xiàn)成薄片塊),生姜3片,芫茜和蔥2棵,蒜胡椒粉紹酒各少許。
做法:
1、蘿卜洗凈,削皮切為薄片,芫茜、蔥洗凈,切段;
2、姜、蒜起油鑊,下蘿卜,炒約3分鐘至出香氣;
3、下水浸過蘿卜為度,滾約20分鐘,下鱈魚至熟,最后下芫茜。
24
正月二十三:核桃淮山芡實豬展湯
補腎固精,溫肺止咳,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潤燥化痰,補肝烏發(fā)的作用。
材料:
核桃100克、芡實50克、淮山25克、豬月展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核桃最好挑有衣的,與各藥材洗凈,稍浸泡;
2、將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3、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
25
正月二十四:松子仁煲西洋參鮮雞湯
松子仁又名松子,被稱為堅果中的仙品。
中醫(yī)認為它有補氣充饑,養(yǎng)液息風,潤肺滑腸,澤肌膚,止咳嗽,調五臟,去頭暈,強身健腦的功能,食松子可延年益壽。
以它配伍西洋參煲雞不燥不熱,還可治虛不受補。作為防治皮膚干裂瘙癢宜多服用幾次。
材料:
松子仁50克、西洋參片25克、紅棗10個、光母雞1只、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
1、松子仁、紅棗、陳皮洗凈,紅棗去核,陳皮刮去瓤;
2、光母雞去內臟、肥膏,斬為件狀,一起與西洋參、生姜放進瓦煲內;
3、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3小時;
4、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26
正月二十五:鯽魚豆腐湯
益氣養(yǎng)血、健脾寬中,豆腐亦富有營養(yǎng),蛋白質較高。
材料:
鯽魚400克,豆腐400克、紹酒15克、蔥3克、姜1.5克、精鹽2克、味精2克、濕淀粉少許、色拉油適量
做法:
1、鯽魚一條,收拾干凈,在魚身上兩邊各劃3刀,用少量鹽涂抹均勻,撒上少量料酒;
2、豆腐切塊備用、蔥姜切細備用;
3、熱鍋熱油,煎魚,要小火慢煎
4、一面煎黃了以后翻至另外一邊繼續(xù)煎黃,兩面煎黃以后倒入2碗水,加料酒,姜絲;
5、大火燒開,湯汁變白時加入豆腐,小火慢燉;小火燉到湯汁濃稠,加少量鹽,再少燉幾分鐘;等鹽入味,?;?,放入蒜末,雞精就可以了。
27
正月二十六:西洋菜南北杏燉陳腎
其湯味清潤可口,除有潤肺燥的作用外還能補脾胃。
材料:
瘦肉二兩、陳腎2個、西洋菜一小把、南北杏少許、紅棗三顆、生姜幾片。
做法:
1、將上述所有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加入清水,蓋好開燉??;
2、將大約兩個小時以后,開蓋加入少許鹽!即可。
28
正月二十七:香菇雞湯
補氣血、養(yǎng)顏、提高免疫力,口味鮮美。
材料:
整雞1只、香菇若干、紅棗5—6個、枸杞10粒、姜片3片、鹽少許
做法:
1、洗凈材料;
2、在鍋中注入足夠量的清水,冷水下入整雞,大火煮滾后撈去浮沫,放入姜片、泡過的紅棗和枸杞,還有香菇;
3、柴雞、烏雞的話小火煮2小時,三黃雞1個小時足以了,喝前撒些鹽調料即可。
29
正月二十八:五指毛桃湯龍骨
功能是健脾化濕,行氣化痰,舒筋活絡。
材料:
500克龍骨、200克五指毛桃、鹽適量
做法:
1、材料洗凈;
2、把五指毛桃和龍骨放進壓力鍋,加水。
3、50分鐘后,等氣排完,打開蓋子,香噴噴的五指毛桃龍骨湯就煲好了。
30
正月二十九:山藥烏雞湯
山藥烏雞湯有止瀉、健脾、補肺、安神、補脾胃、輔助降血脂、活血化瘀等功效。
材料:
烏雞一只,山藥一根,火腿五片,珍珠香菇一小把,枸杞一小把,紅棗八粒,八角兩粒,蔥兩段,姜四片,鹽適量
做法:
1、將烏雞的爪尖、雞尾剪掉,沖凈表面和內膛后,放在冷水鍋中大火煮開,撈出;
2、砂鍋加水至砂鍋的一半量,煮至水熱,將焯過的烏雞、火腿、泡發(fā)過的珍珠 香菇、枸杞、紅棗、八角、蔥、姜一起放入,大火煮開后改微火燉約一個半小時;
3、再將洗凈去皮的山藥切成大塊,放進鍋中再燉半個小時至酥爛,加適量鹽調味兒即可。
31
正月三十:枸杞菜豬肝湯
多吃枸杞葉能收到補肝氣、清熱解毒、益精明目的良好效果。
材料:
豬肝100克、枸杞菜300克、調料食鹽1小勺、姜5克、料酒5毫升、淀粉10克、白醋5毫升、水適量、植物油5毫升
做法:
1、豬肝切薄片,放入碗中用清水和白醋浸泡15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干凈;
2、將豬肝用料酒、淀粉和1/2小勺鹽抓拌均勻,姜去皮切絲。豬肝腌制片刻;
3、一起與咸豬骨、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
4、枸杞菜洗凈將葉子摘下,梗不要。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放入姜絲、淋入植物油、滑入豬肝煮熟;
5、放入枸杞菜滾煮片刻加1/2小勺鹽調味即可。
好啦~看到這里的想必一定是真愛了~
小編列舉出來的這么多種湯,
有沒有哪款湯吸引了你呢?
有的話就趕緊出門買材料煲湯啦!
要是有選擇困難癥的街坊
也可以按照小編的順序一天一味湯
完全不重樣!
來源:廣州媽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