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女神是哪一款?
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白不白”的范冰冰?
▼
“我根本不知道黃曉明寵不寵我”的
Angelababy?
▼
還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瘦不瘦”的唐嫣?
▼
在中國古代,美女的標準是:
以玉為骨,冰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最最最重要的——以詩詞為心!
最近,一個16歲的高一小女孩,憑借一身詩詞好功底,刷爆了網(wǎng)絡(luò),成為萬千中小學(xué)生的新晉女神!
她的名字叫武亦姝,來自一檔春節(jié)期間學(xué)霸都在看的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
長發(fā)飄飄、小髻微盤,一身絳紅色漢服上衣和黑色刺繡長裙,小亦姝一上臺,就是一副古典小淑女的模樣,有一種超出同齡人的穩(wěn)重和氣度。
但一談到喜愛的詩詞,又立馬喜笑顏開,流露出少女的活潑和興奮!
她在VCR中引了一句南北朝詩人陸凱的詩句: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詩句寫得真心美,看得出是妹子的大愛,她說:多美啊是吧!現(xiàn)代人完全給不了你這種感覺!
和同齡人追的小鮮肉和韓國長腿歐巴不一樣,武亦姝的男神是——陸游、蘇軾和李白。
床頭必放的一本書是《陸游詩》。
隨身必帶的一本書是《蘇軾詞》。
武亦姝心中的男神陸游,不是課本里那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憂國憂民的陸游,她覺得:
陸游是個非??蓯鄣娜?!
她說: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的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未知其一:
風(fēng)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武亦姝的翻譯是:
啊,天氣不好,風(fēng)雨那么大,我就不出門了,在家摸貓。我覺得陸游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
又點評陸游的《鑒湖長歌》:
千金無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鑒湖。
意思就是:
哦,你們不要花錢了,我寫的比他們畫的好!
小小年紀,不迷信課本,對古典詩詞有自己獨到的領(lǐng)悟,的確難得!
緊張的比賽環(huán)節(jié),武亦姝也是淡定自若,頗有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度。
第一輪以一敵百的個人追逐賽中,武亦姝不僅答對了全部9道題,而且取得了歷史最高分:308分!
要知道,這個環(huán)節(jié)破200分已經(jīng)很不易了!聽到成績,她自己也是又驚又喜!
點擊圖片查看動圖
第二輪攻擂資格爭奪賽,武亦姝PK百人團中最膩害的選手陳思婷。以“月”為主題字行飛花令,雙方你來我往,煞是精彩!
點擊圖片查看動圖
兩個女孩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里,各背出了7首帶“月”的詩句,簡直神了!
陳: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武: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陳: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武: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陳: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武:停車坐愛楓林晚,楓葉紅于二月花。
陳: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陳: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武: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陳:古人今人皆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武: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連北京師范大學(xué)的康震教授都大呼慚愧!慚愧!
第三輪攻擂賽中,正面應(yīng)戰(zhàn)已衛(wèi)冕三期的擂主陳更,并挑戰(zhàn)成功!
要知道,《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個個都不簡單,陳更不僅是北大博士,也是詩詞圈的紅人,在前幾期表現(xiàn)中都相當不俗。
被小自己十多歲的武亦姝小妹妹打敗后,陳更大氣地說了一句話: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很多人驚訝:何以武亦姝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大的詩詞儲備量呢?康震教授也說:這絕對是童子功!
其實,武亦姝6年級與詩詞正式結(jié)緣。那之后,她不僅廣泛地閱讀,而且遇到喜歡的詩詞就會反復(fù)讀、反復(fù)背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年累月的積累和潛移默化,才成就了今天電視上滿腹詩書氣自華的小才女!
武亦姝不僅是個小詩庫,還寫得一手好字!
這筆力,足可見平日練字的功底!
網(wǎng)友還翻出她初二時寫的一篇作文,港真,我不敢相信這出自一位14歲姑娘之手,跟她比,自己簡直就是學(xué)渣?。?/p>
目前,武亦姝在上海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校——復(fù)旦附中念高一。
她的目標也很明確:考北大!
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復(fù)旦附中的同學(xué)表示:有這樣的學(xué)霸在我們學(xué)校,感覺我們這些學(xué)渣真的要被碾得渣都不剩了……(哈哈哈哈心疼3秒鐘!)
中國古代有一句話:
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
這句話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在當今娛樂圈,對“除了美貌一無所是”的明星“粉轉(zhuǎn)黑”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而“路轉(zhuǎn)粉”的故事往往發(fā)生在德行和才華更突出的人身上。
因為幾千年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依然是中國最最最經(jīng)典的女神形象?。?/span>
遠的不說,先說同在《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因為主持這個節(jié)目,觀眾見識到了一個文采飛揚的董卿。
據(jù)說董卿出身書香世家,家教甚嚴,從識字起就被擔(dān)任報社總編輯的“虎爸”要求熟背中國古典詩詞。
節(jié)目中,談到毛主席“天若有情天亦老”時,董卿信隨口又誦出了石延年和元好問的兩個版本:
還有一期,一位孩童唱著《春夜喜雨》,父親輕輕和著。董卿一時有感而發(fā),念起了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名篇《我記得》:
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發(fā)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還有擔(dān)任《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的蒙曼,在《百家講壇》開講武則天而圈粉無數(shù)的蒙曼教授,也是一位妙語連珠的大才女!
在娛樂圈,才華是比顏值珍稀得多的資本。
徐靜蕾,幼時被父親逼著練習(xí)書法、背誦唐詩,出道之時,一手好字曾驚為天人,至今人們對她印象最深的標簽仍是“才女”。
老徐的書法真心不是蓋的……
另一位才女劉若英,她的恩師陳升說她:是所有臺灣女藝人中看書最多的,把男藝人包括進來,她也是最多的。
在知識分子界,才女不僅受尊敬,更被奉為傳奇。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一生被人尊稱為“先生”。
不老傳奇三毛,她的書永遠是暢銷書,她的《橄欖樹》每個中國人都會唱。
張愛玲被讀者稱為“祖師奶奶”,她大概是繼曹雪芹的“紅學(xué)”之后,作品被研究得最多的女作家。
還有才情與美貌并存的林徽因:
中國古代最大的才女李清照:
她們無一不擔(dān)得起“才華馥比仙,氣質(zhì)美如蘭”的贊譽,無一不是令人想起便心向往之的女神。
最后獻上武亦姝的飛花令視頻,你鐘愛的女神,又是哪一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