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不知道小紅是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兒,李紈卻知道,這沒什么奇怪的。
小紅從一開始,就是在大觀園里服役。她進入大觀園,比寶玉還要早。李紈也住在大觀園里,有照顧小叔子、小姑子的責(zé)任,所以對怡紅院的仆人比較熟悉。而王熙鳳,管理整個榮國府,不可能每一個仆人都認識。這很簡單。
林之孝夫妻,事實上是榮國府最得力的奴才,也是相對比較有責(zé)任心、有遠見的。但是王熙鳳對他們不了解,而只信任來旺夫妻、周瑞家的這些與娘家來的(周瑞是王夫人陪房,來旺是鳳姐陪房),也暴露了王熙鳳在管理上的弊病。
寶玉不認識小紅,是因為“晴雯等埋沒其人久矣”,怡紅院里競爭激烈。當時寶玉與襲人麝月鬧別扭,一不小心讓四兒冒出頭來。所以這些大丫鬟們對小丫鬟、尤其是小紅這樣有幾分人才、又聰明伶俐的小丫鬟防范甚嚴,平時根據(jù)不讓寶玉與她們接觸,一旦接觸了,就“心中大不自在”。
但是寶釵知道小紅,而且非常熟悉,熟悉到只聽聲音,就知道是她,并且知道“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東西”。有人說這是寶釵在寶玉身邊安插密探,未免過分。其實寶釵一向留心庶務(wù),榮國府里丟了東西,寶玉還不全知道,寶釵就知道了。這樣細心,是管理家務(wù)必需的條件。
另一方面,寶釵對寶玉有點隱晦的小情愫,而且在“夢兆絳蕓軒”之前,寶釵自以為是有希望的。一個人,對自己心愛的人,難免多留心一些,連他身邊的人,也比較了解。這是很正常的心理。
倒是小紅的身世,有點離奇。佳蕙替小紅不平:“可氣晴雯,綺霰他們這幾個,都算在上等里去, 仗著老子娘的臉面”,晴雯這孤兒有老子娘的臉面可仗,已是奇事;小紅是二管家的女兒,反而沒有老子娘的臉面可仗,豈非咄咄怪事?
小紅的出身,應(yīng)該是經(jīng)過修改的。上一段所舉的矛盾,就是修改的漏筆。顯然在早本中,小紅身世平常,絕不是管家之女。大概是為了“慰神廟探寶玉”,小紅要出場。如果是一般丫鬟,即使有情有義,也未必有能力進入寶玉羈押之地。而管家之女,多少有點活動機會。
第七十二回,小紅之父林之孝向賈璉指出榮國府財政問題,提出“放”一批人出去。顯然賈璉沒有接受這個建議。林之孝會不會由此看出賈府已無可救藥,從而謀求自己抽身?當然不會自己一個人走,勢必帶著老婆孩子們——除了小紅,他們應(yīng)該還有一個兒子,就是小紅出場時、在寶玉外書房叫的“哥哥”。
贖身也好,攆走也好,總之脫離了賈府這艘將沉的大船。而以自由人的身份,進監(jiān)牢去探望舊主,是否也比較可行?
恨死!八十回以后原稿失散,不能一睹真容。真是千古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