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再用榜樣來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簡單地給孩子展現一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此“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是一種很常見的教育方式。
這種大人們對孩子脫口而出的“鼓勵”,往往會給孩子添堵,無法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實,對于一個正身處困難的孩子來說,如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力量僅僅是“榜樣”的,不是他自己的。在“榜樣無窮的力量”面前,孩子更可能感覺到自己的無力,更可能增加“別人那么厲害,我卻那么差”心理負擔。
真正的鼓勵,一定要從孩子的內心出發(fā),了解到孩子對困難的感受、想法,了解孩子之前的經歷,然后從孩子自身的因素里找到他本身就有的力量,以此為引導,孩子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發(fā)現自己,憑著自己的力量去面對和克服困難。
真正的鼓勵,是引發(fā)孩子自身的力量,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慢慢變得更強,自然可以從容面對和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
有時,我也會與孩子分享一些我遇到的困難或痛苦,尤其與孩子類似的。但,不是把我自己當成孩子學習的榜樣,只是以平等的角度,與孩子聊聊我的經歷、感受,以及如何面對和對待的。
余生,不做榜樣,也不學榜樣。
2
我不再崇拜任何人,無論死活,無論古今中外。
這里充滿著弱者對強者的崇拜,嚴重缺乏的是強者對弱者的尊重。
制造崇拜的地方,往往充滿了欺騙和愚昧。崇拜,往往是基于輕信,自帶盲目性。
崇拜,是一種與虛榮密切相關的情感,它源自虛榮,又強化了虛榮。
自從慢慢學會了理性,任何事情都由我自己做決定,不再不加推敲判斷地接受他人的話語,也不再有崇拜了。
從小在要求聽話的氛圍里長大,我也只學會了聽話。看到的和聽到的,只是他人想要我看的聽的。如此,我說的和做的,自然也只是他人想要我說的和做的。我以為那些都是自己決定的,其實早就已經被他人決定。
只會聽話,人很容易服從。一旦容易服從,也就容易成為他人的犧牲品。
強調聽話的地方,人會習慣于不經過驗證即認可權威,盡管這權威只是一個名頭,人還會習慣于崇拜威權,由此獲得所謂的力量。
強勢者也會說這樣的話——希望弱者有力量。這力量必須依賴強者而來,由崇拜和臣服而來。
這力量是跪著的力量,若要站起來,必須經強勢者允許,靠他給的拐杖,站起來還得低頭垂眉。這力量是用來為強者歌頌和鼓掌的。
成年后,慢慢醒了,我并不是我自己,只不過是以為有自己而已,我只是他人想要我成為的樣子。重新認識頭腦里被灌輸的一切,慢慢剔除那些虛假的東西,才能慢慢有了真正的自己。
3
我不再罵“墻頭草”了。
年少時,“墻頭草,兩邊倒”這句話聽多了,也就跟著別人那樣去罵墻頭草,從來沒覺得錯了。
成長過程中,慢慢覺得不對勁,重新反思自己受到的教育,慢慢明白一些常識和事理,才知道罵墻頭草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
底層的草,不幸生活在墻上,缺土、缺肥、缺水,完全只能靠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活著。那里本來是沒有墻,沒有水泥,自然的土地,疏松的土壤,任由植物自由自在生長。
該罵的是墻,該死的是筑墻的人,墻頭草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純粹是人為制造的。
如今,我對墻頭草充滿著一種敬畏。
4
當我成為了我自己,才真正有了力量。
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身為老師,我總得有點力量站著,像人本來那樣直立行走,說人話,做人事。
如果我自己跪著,低眉垂頭,習慣了爬行,卻想教育孩子站起來,想叫孩子仰首挺胸,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