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難,難于自知;生活之累,累在勞心。
心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來自攀比。
有時候,人活的不開心,并不是因為自己過得不好,而是妒忌旁人比自己過得優(yōu)越。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玉盤珍饈,有人殘羹冷炙。人與人之間,總是有許多不同。
許多人總是抱怨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不是富翁,妻子不夠溫柔,孩子不夠優(yōu)秀。
羨慕他人的生活,嫉妒旁人的條件。可換來的,卻是夫妻不和,親人不睦。
人活于世,就是為了一家人可以幸福安康,若沒有了親情,房子再大也難免凄涼。
與其羨慕他人,徒增煩惱,不如正視生活,正視家庭。
家庭雖很普通,卻是我們溫馨所在;父母雖一生平凡,卻愿把一切留給我們;愛人雖不完美,卻愿當我們心靈的依靠;孩子雖不優(yōu)秀,卻是我們未來的寄托。
每一個家人,都需要用心去珍惜、去感恩。
家不在富而在和。因為家和,人才會和,人和則上下一心,家才會越過越興盛。
家庭和睦,家人團結(jié),哪怕不是大富大貴,亦是余慶之家。
就像《朱子家訓》里講的一樣:“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
不與他人比較家庭。家人的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財富;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值得體會的快樂和溫暖。
古語云,人若相較,必貪求勝,一旦貪求,百般禍害皆從中而出。
攀比和炫耀錢財,除了彰顯自己的淺薄和虛榮外,并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使人沉迷在優(yōu)越感中,忘記初衷。
人活一世,錢不在多,而在夠用;心不可貪,貴在知足。
知足者,從心不從欲,不求外物彰顯,只講內(nèi)心豐足,布衣桑飯,亦可樂終身。
《小窗幽記》中講到:“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span>
不與他人比錢財,知足便是最好的幸福。
世間無常,時運起伏;有成有敗,有高有低,人生本就如此。
王陽明出身官宦世家,身世顯赫,家人對他的期望也很簡單,就是科舉當官,光耀門楣。
可他成年后考取功名,卻兩度落榜。第三次雖如愿金榜題名入朝為官,卻因直言上疏,得罪了劉瑾,被發(fā)配到貴州龍場。
那時,貴州荊棘叢生,瘴癘漫天。若是旁人如此境地,必郁郁寡歡,認為前途渺茫??赏蹶柮饕廊荒軡撔撵o氣,開悟智慧。
王陽明一生起伏,在順境中成長,在逆境中修行。他從不抱怨時運不濟,地位高低,只為活在當下,心兵不動,萬事從容。
莊子云:“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意思是小的迷惑容易讓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讓人易喪失本性。
其實,越不攀比的人,越能看清迷惑,越能在紛繁蕪雜的世界里,看到別樣的風景。
活著,是終其一生的修行。
不比家庭,則福氣臨門;不比財富,則事事和睦;不比際遇,則人生自在。
一個人成熟,便是從不舍走向舍得,從迷惘走向通透。
莊子云:“天下有至樂無有哉?”
答曰:“放過自己,便是如意?!?/span>
共勉。愿轉(zhuǎn)發(fā)分享,共同弘揚中華國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