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崇尚消費的年代,每天有不計其數(shù)的塑料袋、快餐盒在被使用和不斷丟棄。對于很多人來說,一天扔掉的各種垃圾就要一大袋。
然而在紐約,一個姑娘竟然在長達4年的生活里,制造的垃圾量僅有1瓶玻璃罐!這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
這個名為勞倫·辛格的姑娘,曾在紐約大學(xué)就讀環(huán)境科學(xué)。大四時,教授要求大家思考活出自我價值的重要,她開始思考人們與環(huán)境之間的影響,“人類應(yīng)該是地球的未來,但我們卻用垃圾破壞它”。
勞倫開始嘗試“零廢棄生活”。她對垃圾(waste)的定義是:“你明知它在掩埋場中不能分解,依然堅決把它拋掉的東西?!彼裕瑢趥悂碚f,最大的敵人是塑料制品。
她停止購買任何包裝產(chǎn)品,隨身攜帶環(huán)保袋,戒掉超市架上的食品和買新衣服。因為食品的外包裝和衣服的標(biāo)簽,都是浪費。就算去買蔬果,她也只挑沒有保鮮膜覆蓋的。
如何找到無包裝的食材,是勞倫遇到的一個大難題。在紐約一般食材都能在農(nóng)場買到,但她竟然找不到?jīng)]塑料包裝的西紅柿汁。她又實在很愛吃,于是自己學(xué)著煮,漸漸成為烹飪高手。
為了避免浪費食物,勞倫會在冰箱里放一個大碗用來盛載廚余。每逢周三,用紙袋包好,她就拿去城中的回收站,給別人作堆肥之用。她甚至把每天掉落的頭發(fā)、指甲也放進廚余器皿內(nèi),到時候一起回收。
勞倫的家具也徹底與塑料絕緣!她家里的廚具都是木制和金屬制的,器皿全玻璃,無一塑料。茶幾由舊卡板車做成,精致托盤上當(dāng)做擺設(shè)的木碎是她朋友用剩的廢料。大廳里沒有燈,到了晚上蠟燭就不再是點綴,而是貨真價實的光源。
家里的其他家具也大部分來自二手店或別人準(zhǔn)備處理掉的家具。勞倫還會進行適當(dāng)改裝,墻上掛的裝飾性舊鏡就是用運貨箱卡板做成的。
在衣著方面,勞倫更是煞費苦心。她認為新衣服的標(biāo)簽都是浪費,所以開始改穿二手衣服。
作為年輕愛美的女孩兒,勞倫并沒有因此委屈自己。紐約布魯克林到處都是古著店,勞倫說,“多逛古著店,會漸漸忘卻H&M?,F(xiàn)在數(shù)十元就買到一條牛仔褲,還找到CHANEL的二手鞋,而且二手衣服就不會有那掛名牌的塑料圈了?!?/p>
為了將環(huán)保進行到底,勞倫平日幾乎都是以步代車,出門買東西基本自備布袋甚至玻璃罐,自己提著幾斤重的食材,步行回家。她覺得這不但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兩得。
勞倫也會通過捐贈、銷售等方式賣出不需要的生活物品,節(jié)省下來的錢用來購買更多的有機產(chǎn)品。
4年下來,勞倫的生活垃圾量,竟然僅有1瓶玻璃罐!她還學(xué)會了自制牙膏、乳液、洗衣粉及各種生活用品……
其實,像勞倫一樣推崇環(huán)保節(jié)約生活方式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勞倫的非凡之處在于,她不僅將“零廢棄”做到了極致,也并未因此讓自己的生活失色,反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致。
她的家簡約而不失格調(diào),淘來的二手衣服,也可以很時尚。
最重要的是,勞倫不僅自己踐行“零廢棄”的生活理念,還在不遺余力地向更多人推廣這種生活模式。
她將自己的生活寫成博客與網(wǎng)友分享,她拍攝各種環(huán)保用品制作教學(xué)視頻,還開辦網(wǎng)站與大家分享生活妙方。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更多人不浪費其實并不難。
“我沒有強迫癥,但我是一個很堅定的人。我從前也是愛消費,但只要你有決心,就有一個清醒的腦袋,實行零垃圾的生活,都是輕易而舉。因為我發(fā)現(xiàn),只要我不丟垃圾,生活就快樂了!”
為這個女孩兒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