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徒手力量練習,簡單的說,就是不采用任何器械和工具,僅對抗自身體重進行力量訓練。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參與健身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健身宣傳也是鋪天蓋地。雖然健身手段和方法不斷翻新,但徒手力量練習仍然受到眾多健身愛好者的青睞。徒手力量練習具有四個方面的優(yōu)勢:
首先,徒手力量練習不需要任何器材,不需要尋找健身房或健身器材,對場地要求也不高,在很小的范圍內隨時隨地都可進行。不管是在家里、辦公室里還是在賓館的房間里,利用自己的身體體重就可以進行健身鍛煉。
其次,徒手力量練習對小肌肉群和深層肌肉的刺激更強。傳統(tǒng)的力量練習對有些小肌肉群和深層肌肉的針對性不強,如腰部多裂肌采用徒手練習效果更好,杠鈴聳肩練習對頭最長肌、頸最長肌、胸鎖乳突肌的鍛煉效果遠不如頸側屈。
再次,徒手練習相對于器械練習,要求要低,更容易進行。如徒手蹲起比深蹲的難度和要求要低得多。
最后,徒手力量練習因為其難度小、要求低,使身體自然的利用關節(jié),從而使關節(jié)和肌肉協(xié)調發(fā)展,久而久之,可避免如關節(jié)炎之類的慢性傷病,對運動傷病可起到預防和康復的作用。
本章主要從鍛煉部位、鍛煉意義、動作要領、注意事項等方面介紹常見肌肉的徒手力量練習方法。
一、頸部肌肉徒手練習方法
現代社會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們長時間處于低頭狀態(tài),頸部長期處于不良姿勢下,慢性勞損不知不覺中出現,不僅影響體態(tài),頸椎病也隨而來,給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增強頸部周圍的肌肉力量練習,可預防頸肩部肌肉勞損和運動傷病。
1、單手側壓頸側屈
鍛煉部位:頸部兩側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頭處于正中位置,左手按頭左側,右手自然下垂,站、坐均可。
動作過程:左手用力把頭向右側推壓,頸部用力向左對抗,逐漸被壓向右側;然后頸部用力把頭向左抬起,而左手則用力壓住頭部,使逐漸回到起始姿勢。重復8-10次,換右側。
注意事項:
用力不能過大過猛,前幾次用力小些,逐漸加大,避免頸部扭傷;切勿讓頸部有任何旋轉,只是側屈
手用力側壓頭部時吸氣,壓到底時呼氣,練習過程中不能憋氣。
練習過程中軀干保持穩(wěn)定
2、雙手后壓頸屈伸
鍛煉部位:頸部兩側及后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頭部處于正中位置,雙手十指交叉,按在頭后
動作過程:雙手用力壓頭部,使頭部向前屈,頸部用力對抗,逐漸前屈到頸部觸碰到鎖骨。然后頸部用力把頭向上抬起,兩手用力壓住頭部,使頭逐漸回到起始姿勢。重復8-10次。
注意事項:
頭部前后屈伸時,身體保持穩(wěn)定,不要前俯后仰
不要用力過大過猛,前幾次用力小些,逐漸加大力量,避免頸部扭傷。切勿讓頸部有任何旋轉,只是前后屈伸。
兩手用力壓頭時吸氣,壓到底時呼氣,頭部上抬時吸氣,抬到正中位置時呼氣。
二、腹肌徒手練習方法
加強腹肌的力量練習,不僅能健美,還有益于健康。強有力的腹肌,有益于背部的平衡和穩(wěn)定,保證背部的健康,遠離腰痛;腹肌力量不足,會引起脂肪堆積,增加心臟的負擔、影響消化功能,更容易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一份研究報告稱,至少15種可以導致死亡的疾病與腹部肥胖有直接關系,腹部皮下脂肪超過正常標準的15-25%,死亡率增加30%,特別是發(fā)生猝死的風險上升——腰帶越長,壽命越短。
1、平板支撐
鍛煉部位:腹部肌肉
動作要領:
俯臥,雙肘彎曲支撐于地面,肩膀和肘垂直于地面,兩腳與肩同寬,腳趾撐地,身體離開地面,軀干平直,頭、肩、胯、膝、踝保持在同一個平面,腹部收緊,臀部收緊,眼睛看向地面,頸部自然伸直,保持均勻呼吸。
每組保持30秒,每次4組,組間休息不超過20秒;或每次一組至力竭。
能力提高后,可抬起一只手、一條腿、對側手和腿以增加難度。
注意事項:
臀部高度保持不超過肩部
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與身體成直角,肘在肩正下方
2、仰臥直腿兩頭起
鍛煉部位:腹部肌肉及臀部、背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仰臥,頭略微抬高,雙腿水平伸直,但不接觸地面,雙臂向頭上方伸直,身體成水平的“一”字型。
動作過程:抬起雙臂并向前伸出,肩部也隨之離開地面,同時雙腿向上抬起,雙手盡可能觸摸小腿。在最高點稍停片刻,然后慢慢向下還原到起始姿勢。
每組重復15-20次,每次4組。
注意事項:
呼氣時坐起,吸氣時還原
練習過程中不要屈膝、不要弓腰,直膝、軀干平直完成動作
不要靠慣性快速完成動作,要靠腹部緩慢的控制完成動作
3、死蟲腹肌練習
鍛煉部位:腹肌,尤其是下腹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躺在墊子上,兩手臂向上伸直,髖、膝90°屈。呼氣,背部及骨盆貼住墊子,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這個姿勢。
動作過程:吸氣,在保持背部動作不變的情況下,對側的手和腳慢慢往后伸直至剛接觸地面,然后回到起始姿勢,換另一側重復。
每側10-15次,每次4組。
注意事項:
運動過程中,當背部想要弓起的時候,維持住腰和骨盆的位置。
后伸的過程要緩慢,返回起始姿勢要快速
能力提高后,兩手兩腳同時緩慢后伸以增加難度。
4、側平板支撐
鍛煉部位:腹部肌群,尤其是軀干側面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側臥,兩腳前后靠地。
動作過程:先用胳膊把上身撐起來,然后胯部抬高,以肘和兩腳撐起整個身體。
每側30s/組,每次4組,或者每次一組至力竭。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身體成一條直線,胯要伸展,臀部不要向后拱,不要下沉。
兩腳并攏,以下面的腳支撐,可增加難度;支撐的手臂伸直以進階。
5、交替碰腳跟
鍛煉部位:腹部肌肉,尤其是軀干兩側的肌肉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平躺在墊子上,兩腿與肩同寬屈膝分開,兩腳平放在墊子上,兩臂于體側伸直。
動作過程:上身抬起至肩離開地面,右手向右側觸摸腳跟,保持收縮狀態(tài)1-2秒,緩緩返回到起始姿勢。左手向左側觸摸腳跟,保持收縮狀態(tài)1-2秒,緩緩返回到起始姿勢。
兩側交替進行,每側10-15次/組,4組
注意事項:
動作過程中軀干平直,不要弓腰駝背。
三、腰部徒手練習方法
腰部肌肉的力量關系到腰椎的穩(wěn)定,加強腰部的力量和穩(wěn)定性可預防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及腰部的急性損傷。
1、長凳背伸
鍛煉部位:下背部肌群、臀肌、腘繩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趴在長凳上,髖部在長凳的邊緣,整個上身垂向地面,同伴壓住雙腿,身體平直,兩手交叉抱胸。
動作過程:吸氣,盡可能大幅度的慢慢向前屈體,直到幾乎碰到地面或腘繩肌有較舒適的牽伸。呼氣,慢慢抬起軀干至起始姿勢。
重復10-15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背部平直,不要弓背
練習過程中動作要緩慢,尤其要慢下。
上體抬高過程中不要超過水平線,軀干不要擺動。
2、俯臥兩頭起
鍛煉部位:下背部、臀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趴在墊子上,兩臂在體前伸直,雙腿伸直。
動作過程:吸氣,同時抬高腿、手臂,胸部抬離地面,保持收縮狀態(tài)2秒,呼氣,慢慢返回起始姿勢。
重復15-20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不能快速做,慢慢用力使手臂和腿上抬。
頭部不要使勁向后仰,要跟隨上半身一起抬起
3、俯臥對側肢體抬高
鍛煉部位:腰部、臀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手臂、腿伸直趴著,兩手掌相對,頭輕輕的靠在地上。
動作過程:慢慢抬高右臂,同時抬高伸直的左腿,保持2秒,然后慢慢回到起始姿勢,抬左臂右腿重復。
兩側交替完成,10-15次/側/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手臂、腿抬高時,要保持伸直,肩部不要有旋轉。
頭部不要使勁向后仰,跟隨上半身一起抬起。
4、跪撐對側腿/臂抬高
鍛煉部位:腰部、臀部及腹部肌肉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跪撐,膝在髖下方,手在肩下方,手指指向前方
動作過程:腹部收緊,背部保持平直。慢慢上抬左腿后伸至左腿與地面平行,同時抬高右手并前伸至與地面平行,在最高點保持1-2秒,慢慢返回起始姿勢,換對側重復。
每側15-20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動作過程中,腹部保持收縮,背部平直,不能塌腰弓背,頭部處于自然位置,不要后仰,也不要低頭。
動作過程中身體保持穩(wěn)定,肩不要前傾
動作過程中,手、腿不能抬得過高,以防止肩和骨盆的旋轉。
四、臀部肌肉徒手練習方法
臀部不僅影響人外形的美觀,對健康有重要的影響。臀部力量不足,會使骨盆前傾,影響腰椎的生理彎曲,使腰部出現傷?。煌尾苛α坎蛔?,會影響運動中膝關節(jié)的位置,使膝關節(jié)出現內扣現象,增加膝關節(jié)傷病的風險;臀部力量不足,會使小腿負擔過大,從而增加腳踝損傷的風險。因此,加強臀部力量練習,不僅能有健美的體型,而且還可以預防腰部、膝及踝部的運動傷病。
1、仰臥提臀
鍛煉部位:臀肌、腘繩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平躺在墊子上,兩手置于體側,兩腿彎曲。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在地面上。
動作過程:呼氣,臀肌收縮,腳跟用力下壓抬高臀部,同時背部保持平直。至最高點時保持3-5秒吸氣,慢慢回到起始姿勢。
10-15次/組,每次4組
進階:一腿抬高,做單腿提臀練習,以增強負荷。
注意事項:
臀部上挺使,腰不要弓
最高點時,肩、髖、膝在一條直線上
動作過程中,腹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每次動作之間,放下臀部時,不要靠地,讓臀部一直保持收縮狀態(tài)。
2、跪撐屈膝后抬腿
鍛煉部位:臀肌、腘繩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跪撐,兩手在肩正下方,膝成90度。
動作過程:呼氣,抬高右腿,同時保持膝90度屈,至最高點保持1-2秒,吸氣,緩慢的回到起始姿勢。重復一定次數后,換左側。
每側10-15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運動過程中臀肌保持收縮,抬至最高點時,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與地面垂直。
運動過程中軀干保持穩(wěn)定。
3、側臥髖外展
鍛煉部位:臀部肌群,尤其是臀部外側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左側臥,雙腳并攏靠地,左上臂平放著地,手墊在頭下支撐,右手放在腹前。
動作過程:右腿直腿上抬至盡可能高的高度,在最高點稍做停頓,然后慢慢放下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5-20次,換右側。每次4組。
注意事項:
向上抬腿時身體平直的側躺在墊子上,髖不能前屈,身體不能晃動。
腿上抬過程中,腳尖盡可能指向前下方,向后上方用力。
五、腿部徒手練習方法
人們常說,年齡越大,腿部越衰弱,但科學研究發(fā)現,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的腿部也變得越來越衰弱。
腿部是力量的源泉,腿部力量占人體力量的90%以上,一個人的力量大小主要取決于他的腿部力量。腿部力量,是體能的指向標,人體的速度、爆發(fā)力、耐力等都取決于腿部力量,是腿部力量的直接反映,人的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有腿部的主動參與。腿部力量,是健康的指示器,下蹲和騎固定自行車從很早開始,就被作為衡量心臟健康的方法。一個人的運動能力主要取決于腿部,虛弱的腿部會使人逐漸失去鍛煉能力,健康也就很難維持。而且,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鍛煉也主要取決于腿部力量。醫(yī)學研究表明,粗壯的腿部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健康的體現,也能促進健康。而粗大的上體、細小的腿部卻是不健康的表現。
科學家已經發(fā)出警告:如果我們再不系統(tǒng)地提高自己的腿部力量,總有一天人類會面臨既不能移動重物,也不能移動自己,只能依靠機器實現自己頭腦中全部設想的境地,那時我們自身的健康也會受到嚴重威脅。
1、半蹲
鍛煉部位:股四頭肌、臀肌、腘繩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腳與肩同寬站立,兩手交叉置于頭后
動作過程:臀部后坐,屈膝屈髖,身體下沉至盡可能大的深度,然后快速蹲起至起始位置
每組重復10次,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頭和軀干豎直,保持在正中位置
兩膝向外打開,膝蓋不要內扣
臀部向后坐,膝蓋不要向前頂
進階:能力提高后,可單腿下蹲增加強度。
2、弓步蹲
鍛煉部位:股四頭肌、小腿后群、臀肌、腘繩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
動作過程:左腿屈膝向前一步,下蹲,臀部下沉至后腿的膝幾乎觸地。然后前腳跟向下用力,回到起始姿勢。
每側10-15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軀干豎直
下蹲至最低點時,前腿的膝蓋在腳的正上方
3、仰臥屈膝伸腿
鍛煉肌肉:大腿后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仰臥,右腿伸直,左腿屈髖、屈膝90度,兩手交叉抱于左腿后方
動作過程:用力伸直左腿,在最高點保持1-2秒,慢慢返回到屈膝位置
重復10-15次,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軀干緊貼住地面
練習過程中髖保持90度
4、單腿硬拉
鍛煉部位:股后肌群、臀肌、大腿內側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單腿支撐,背挺直,兩肩向后打開,目視前方
動作過程:屈髖,上體向下,背保持平直。向下過程中髖向后,稍屈膝,騰空的腿向后擺,與軀干成一直線。軀干向下直至大腿后部肌群有中度的牽拉感,回到起始位置。
重復8-10次,換另一腿。每次4組。
注意事項:
軀干向下的過程中注意臀部向后,不要只是屈髖。
練習中動作發(fā)生在胯部,脊柱保持在中立位。
六、踝部肌肉徒手練習方法
踝關節(jié)周圍有許多的肌肉、韌帶、筋膜等組織,它們共同保持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保護踝關節(jié)。若踝關節(jié)周圍的力量不足或力量不平衡,則會出現傷病,踝關節(jié)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崴傷,還有扭傷或脫位等。加強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練習,則可增強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改善踝關節(jié)柔韌性,預防踝部損傷,并促進傷病的康復。
1、直膝提踵
鍛煉部位:小腿后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直立,兩腳稍分開。
動作過程:腳跟抬起提踵,以腳前掌支撐,至最高點保持1-2秒,緩緩放下。重復15-20次/組,每次4組。
進階:可以單腿站立完成提踵練習,以增加負荷。
注意事項:
腳跟抬高的過程要快,放下的過程要慢。
為增加動作的范圍,可在臺階上完成。
2、踝繞環(huán)
鍛煉部位:小腿前后肌群
動作要領:
單腿站立,抬高右腿,距離地面約5cm左右,然后用大拇趾完成環(huán)形的運動,就好像大拇趾在畫一個大的圓,完成一個圓為1次重復,順時針、逆時針各重復10-15次,換左腿完成相同的動作。
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髖關節(jié)保持穩(wěn)定,主要是踝的運動
盡可能大的畫圓
3、勾腳尖
鍛煉部位:小腿前部脛骨前肌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坐姿或站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放在地面上,腳尖向前
小腿前部肌肉收縮,腳跟在地上,盡可能的勾腳尖,至最高點保持3-5秒,慢慢放下。
每組重復15-20次,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盡可能勾到最大
動作要緩慢
4、足趾抓毛巾
鍛煉部位:增強足底肌肉和筋膜的力量
動作要領:
坐在椅子上,單腳置于平放在地上的一條毛巾上,用腳趾反復抓毛巾,使毛巾向身體方向移動。每側30次,換另一側重復,每日4組。
注意事項:
l毛巾要鋪平放置在地面上。
l練習時,足跟要保持不動,只是用腳趾抓毛巾。
七、肩部肌肉徒手練習方法
肩部,是人體最不穩(wěn)定的關節(jié),因其運動方式較多、運動范圍較大,發(fā)生損傷的風險較大。加強肩部的力量練習,可以塑造肩背部的肌肉線條,增強人體的美感。加強肩部力量練習,除增強審美外,還有以下好處。
加強肩關節(jié)力量練習,可加強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的力量,改善肩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堅固性,預防肩關節(jié)損傷,改善體姿。肩關節(jié)的運動范圍最大,當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薄弱時,較大的運動范圍下運動時,可創(chuàng)造肩部的不穩(wěn),導致運動損傷。
1、俯臥撐
鍛煉部位:胸肌、肩部及上臂肌肉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臉朝下,兩手、兩腳與肩同寬支撐,兩手臂伸直,身體成一直線。
動作過程:吸氣,身體慢慢下沉,直到胸部幾乎靠近地面;呼氣,撐起上體至起始姿勢,同時收緊胸部。在最大收縮位置稍停片刻,再次身體下沉,重復上述動作。
10-20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腹部要收緊,身體成一直線,腰部不能塌,臀部不要翹。
動作過程中下降身體要緩慢
變化1:對于女性來說,可兩膝著地支撐,降低難度。
變化2:改變手的位置,側重發(fā)展不同部位
變化3:能力提高后,采用腳高手低的低姿俯臥撐,增加難度。
2、反向劃船
鍛煉部位:背闊肌、上臂、前臂肌肉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平躺,胸部位于堅固的橫杠正下方,雙臂伸直握住橫桿,正向反向均可,雙手距離略寬于肩,腳跟撐地,身體挺直成一條直線。
動作過程:背部肌肉發(fā)力,將胸部拉向抓著的橫桿,在最高點停頓片刻,擠壓背部,然后緩緩落下,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0-20次/組。每次4組。
注意事項:
上臂和身體夾緊,臀部不要松垮
背部始終保持挺直
肩部向外展開,挺胸,背部肌肉盡量收縮。
3、俯臥T、W、Y
鍛煉部位:上背部菱形肌、斜方肌及肩袖等肩及肩胛穩(wěn)定肌群
動作要領:
T:俯臥于墊子上,雙臂外展與軀干形成T字,這是起始姿勢。雙側肩胛骨向內向下收緊,雙臂抬起2-3厘米,保持3-5秒,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0-15次/組。
W:俯臥于墊子上,雙肘打開,屈肘90°與軀干成W字,這是起始姿勢。雙側肩胛骨向內向下收緊,雙臂抬起2-3厘米,保持3-5秒,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0-15次/組。
Y:俯臥于墊子上,雙臂外展與軀干形成Y字,這是起始姿勢。雙側肩胛骨向內向下收緊,雙臂抬起2-3厘米,保持3-5秒,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0-15次/組
每次按順序4組。
注意事項:
動作過程中腹部保持收緊,拇指向上,肩胛骨收緊后抬起手臂。
八、徒手全身練習方法
針對某塊肌肉的練習方法可使其肌纖維增粗,增強力量,但對整體的心肺功能影響不大。通過全身的練習,不僅可刺激局部肌肉,增強其力量和爆發(fā)力,對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也有改善和促進作用。
1、雙腿前屈跳
鍛煉部位:大腿前后肌群、臀肌、小腿三頭肌等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腳以舒適的距離站立,稍屈膝,兩手向下,于胸前互握。
動作過程:迅速下蹲(淺蹲),立即爆發(fā)性的向上跳并抬高膝蓋,試圖碰到手掌。然后落地屈膝緩沖,伸直雙腿。
重復10-15次/組,4組。
注意事項:
下蹲到起跳的轉換要盡可能的快。
抬高膝蓋碰手掌的過程中,軀干盡可能保持平直,不要弓腰駝背。
2、爬山
鍛煉部位:腹肌、股四頭肌、胸肌、肩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俯臥撐姿勢。一腿屈膝屈髖,膝大約在髖下方。
動作過程:快速的交換兩腿的位置,屈曲的腿伸直,腳趾撐地,另一腿抬腳向前屈膝屈髖
兩側交替完成20-30秒/組,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腹部收緊,以腹部肌群和髖部肌群帶動腿向前
練習過程中背部盡可能保持平直。
3、俯撐手走
鍛煉部位:腹部肌群、肩部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俯臥撐姿勢,腹部收緊。
動作過程:用手慢慢的向前走,至盡可能遠的位置,腳在原地不動。然后手慢慢的向后回到起始姿勢,運動過程中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和平衡。
注意事項:
腹部收緊,練習過程中不要弓腰或塌腰。
4、波比跳
鍛煉部位: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大肌、腹部肌群、臀肌、腘繩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全身大肌群。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腳與髖同寬站立,兩手在體側。
下蹲,兩手在體前撐地。
向后踢腿成俯臥撐姿勢,屈肘下沉身體,胸部靠近地面
向上撐起成俯臥撐姿勢,兩腳用力向前成下蹲姿勢
向上跳起,同時手臂頭上舉。
完成10-15次/組,4組
注意事項:
練習過程中軀干要保持穩(wěn)定,背部挺直
每次重復之間要連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