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蘭屬于多年生的仙人掌科花卉植物,別名有很多,各地的稱謂不一,比如蟹爪蓮、仙指花、接骨蘭、圣誕仙人掌等。蟹爪蘭的株型姿態(tài)優(yōu)美、植株翠綠、花朵色彩艷麗。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普遍采用盆栽或吊盆進行栽培,適合布置在窗臺、門庭入口處和會展大廳,可以起到裝飾作用,特別是垂掛的蟹爪蘭吊盆品種,花朵反卷,艷麗可愛,是極佳的室內(nèi)花卉之一。同時,蟹爪蘭盆栽出現(xiàn)在圣誕、元旦、春節(jié),并廣泛布置于各個喜慶的場合,是現(xiàn)代家居養(yǎng)花的首選。
蟹爪蘭的原產(chǎn)地為南美洲巴西,屬于附生仙人掌類,而且大多附生于樹木或潮濕的山谷里。因此,蟹爪蘭喜歡半陰、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蟹爪蘭植株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25度,從孕蕾開始,生長溫度以10-15度為宜,不能高于25度;同時蟹爪蘭的花期維持在15度最佳,冬季室溫需要大于10度。蟹爪蘭的花期較長,一般是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蟹爪蘭屬于典型的短日照開花植物,短日照的生長環(huán)境是蟹爪蘭孕蕾開花的必要條件。
蟹爪蘭在原產(chǎn)地是由鳥類作為媒介完成授粉的,我們在室內(nèi)栽培時,需要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才可以進行正常開花結(jié)實。蟹爪蘭屬于附生性的小花灌木類,植株具葉狀莖且往往扁平多節(jié),肥厚,呈現(xiàn)卵圓形,頂端為截形,邊緣有粗鋸齒。蟹爪蘭的花朵著生于莖的頂端,花被常開張呈現(xiàn)反卷式,往往具有紫、白、粉、紅、復色和雙色等多種花色。
1、土壤條件
在栽培蟹爪蘭的時候,盆土適合選用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土壤,盆土pH值保持在5.5-6.5,微酸性最好。在每年春天的時候,需要換1次土。
2、水分條件
蟹爪蘭植株十分怕澇。因此,在蟹爪蘭的整個生育期間,澆水不宜過多,需要見干見濕,以防止花盆內(nèi)積水,否則容易引起植株爛根。對于瓦盆、瓷盆和陶盆,判斷是否缺水的方法如下:用手指彈擊盆身,如果聲音清脆說明缺水,假如發(fā)出突突的聲音,則不需要澆水。對于蟹爪蘭的澆水方法為:沿盆四周慢慢倒入花盆內(nèi),直到滲水的速度較慢為止。為了防止?jié)菜^多,我們也可以把水緩緩倒入盆托,直至盆土不再吸水為止。
3、肥料條件
在蟹爪蘭的生長期間,也就是從春季到夏季,可以每隔10-15天施用1次稀薄氮肥,在夏季高溫期停止施肥。從立秋到開花,肥水供應不斷。一般每周施用1次復合肥,在開花前,增施1次速效 磷肥,可以追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在這個期間,充足的肥料供應,不僅有利于花芽的形成,還能夠保證花色鮮艷。開花后的5-6周進入休眠期,在蟹爪蘭的休眠期間,我們必須停止一切施肥,并減少澆水。此時,我們要將殘花全部剪掉,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植株造型。
4、光照條件
因為蟹爪蘭是短日照性植物,喜歡半陰,春季放在向陽處,夏季需要置于涼爽半陰的通風處,以防止灼傷,植株不能接受陽光直射,特別是雨過天晴的烈日。入秋之后,為了促進花芽的分化,我們需放在陽光充足的位置,接受陽光照射。在冬季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蟹爪蘭放在室內(nèi)有陽光照射的地方。
5、溫度條件
盆栽蟹爪蘭對于溫度要求比較嚴格,最適宜的溫度為15-25度,如果溫度低于15度,就有落蕾的風險,冬季不能低于10度。如果夏季氣溫超過28度,蟹爪蘭植株就會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tài)。
1、肥水管理
根據(jù)蟹爪蘭的生長習性,澆水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引起根腐病 。在每年的3-4月、9、10月,大約3-4天澆1次水即可,進入9月份后,適當節(jié)制澆水有促進莖節(jié)成熟、提高植株著蕾率的作用。在5-8月的高溫時期,1-2天就需要澆1次水,如果天氣連續(xù)晴好,空氣比較干燥,我們可以進行葉面噴水,以便起到增濕降溫的作用。在11-2月的蟹爪蘭越冬期間,每周只需要澆1次水即可,當然具體澆水頻率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我們必須靈活掌握,通常盆栽表土干燥時即可進行補水。
對蟹爪蘭進行合理施肥,能夠有效促進植株快速生長,葉狀莖肥厚而有光澤。一般在春季的3月開始施肥,采用三元復合肥800-1000倍液澆濕,大約每周施用1次。每年的7-8月份高溫期,我們應該停止施肥,9-11月可以恢復施肥,在這個時期,我們應該提高磷鉀肥的比例,減少氮肥的比例,能夠抑制莖節(jié)生長,促進蟹爪蘭花蕾發(fā)育。在植株的開花期和休眠期,我們可以停止施肥,對于秋季扦插的小苗,還可以施用適量薄肥。
2、整枝修剪
春季蟹爪蘭花謝之后,我們需要及時從殘花下的3-4片莖節(jié)處短截,同時及時疏去部分老莖和過密的莖節(jié),以利于通風透氣。在生長過程中,蟹爪蘭有時從一個節(jié)片的頂端會長出4-5個新枝,我們需要及時刪去1到2個,以便保持整個株形成傘狀。在蟹爪蘭成型之后,平時要經(jīng)常進行疏枝,并將過長的、過密的、突出的以及病蟲枝全部剪除。蟹爪蘭的修剪一般應該在春、秋晴朗的天氣進行,夏季、雨季均不適宜進行。
3、光照調(diào)控
蟹爪蘭十分喜光,并有一定的向光性,但又屬于短日照植物。在生長期間,如果改變采光位置,就會明顯影響植株生長勢,尤其注意在孕蕾期和開花期,位置變換以及人為的騰挪,最容易引起啞蕾、落蕾和落花等同時出現(xiàn),所以我們不要頻繁改變向光位置和擺放位置。
在蟹爪蘭室內(nèi)養(yǎng)護時,通常將其放置在光亮處,夏天要防止驕陽暴曬,室內(nèi)光照充足,能夠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在養(yǎng)護管理時,我們應該采取加濕、通風、降溫等措施,必要時應使用透光率不高的遮陽網(wǎng)。在冬季時節(jié),要求溫暖和光照充足,我們需要采取保溫防寒措施,如果環(huán)境溫度低,就要利用暖氣升溫,當開花后放置于陰涼處,有利于花期的延長,可以增加觀賞周期。
4、病蟲害防治
(1)病害
蟹爪蘭最容易產(chǎn)生炭疽病、腐爛病、葉枯病,并能夠侵蝕植物的葉狀莖,高溫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高發(fā)期。在病害發(fā)生早期,我們可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間隔時間為10-15天,通常噴灑3-4次,便能夠治愈。
(2)蟲害
空氣干燥、炎熱,通風不暢是紅蜘蛛害蟲產(chǎn)生的最佳環(huán)境,同時能夠侵蝕植株,容易造成蟹爪蘭莖片大面積發(fā)黃和枯敗。蟲害嚴重時,蟹爪蘭整株就會死亡。在蟲害發(fā)生早期,可以用1000-1500倍的氧化樂果溶液噴霧,進行藥殺。當介殼蟲侵蝕嚴重的時候,植株表面葉狀莖會布滿白色介殼,從而促使植株生長勢減弱,受害的植株部位明顯呈黃白色。我們可以人工用削尖的竹片刮除,重癥時,采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噴灑整株植株。當發(fā)生蚜蟲危害的時候,在發(fā)現(xiàn)初期,我們可人工用毛刷刷除即可。如果蚜蟲數(shù)量很大,直接采用家用洗衣粉按重量比1:150的比例加水配比,充分攪勻,間隔5天,噴灑藥劑1次,通常噴灑藥劑2-3次后,能夠明顯改善。
1、扦插繁殖
我們需要選擇健壯、肥厚的莖節(jié),并切下1-2節(jié),置于陰涼處2-3天,等到切口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培養(yǎng)基質(zhì)為比例4:1的泥炭和沙,扦插溫度為15-20度。插床濕度不宜過大,以免切口過濕腐爛。在扦插后的2-3周,就開始生根,4周以后便可上盆。
2、嫁接繁殖
由于蟹爪蘭的附生性較強,所以要求栽培基質(zhì)必須十分松透。相比于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的植株生長勢旺,開花早。通常在每年的5-6月和9-10月進行,砧木可以用量天尺、虎刺,接穗以2-3莖節(jié)為宜,下端削成鴨嘴狀,與砧木的楔口接合。一般每株砧木能夠接3個接穗,每個接穗相距5厘米左右。在嫁接后,植株應該置于半陰處進行養(yǎng)護,并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嫁接后10天內(nèi),接穗仍保持新鮮硬挺,就證明已愈合成活,需要后續(xù)的精心養(yǎng)護,大約1個月后,嫁接成活植株便可轉(zhuǎn)入正常管理。
3、播種繁殖
蟹爪蘭需要人工授粉后,才可以正常結(jié)果。我們常常采用室內(nèi)盆播,發(fā)芽適溫為22-24度,播種基質(zhì)可以泥炭、腐葉土、粗沙的混合土壤。在正式播種前,需要高溫消毒。在蟹爪蘭種子播后,盆口蓋上玻璃,以有效保持盆土的濕度。大約播后的5-9天,就可以發(fā)芽。蟹爪蘭的幼苗生長較慢,我們應該謹慎管理。
為了使蟹爪蘭開花能夠繁茂而鮮艷,度過盛夏的休眠期之后,我們就要及時添加肥料,葉面可用磷酸二氫鉀溶液噴霧。蟹爪蘭開花正逢圣誕節(jié)、元旦節(jié),株型垂掛,花色鮮艷可愛,適合于窗臺、門庭入口處和展覽大廳的裝飾,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花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