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發(fā)展到腎衰竭終末期的只是少數(shù)人,導致腎功能惡化速度快往往存在各種因素。
腎友們肌酐升高后,腎功能衰退速度加快,要注意這幾方面因素的把控:
1、指標盡量達標
有些指標腎功能受損后要完全恢復到正常比較難,包括肌酐、腎小球濾過率、腎臟大小等等。但有些指標在治療過程中是可以達標且保持穩(wěn)定的,對延緩腎衰有非常大的作用。包括血壓、尿蛋白、尿量、血紅蛋白、總蛋白等,這些指標通過藥物及飲食方面調理,一般可以達到最低標準。所以腎友們一定要注意治療過程中的一些可逆因素,抓住控制機會不要變差不可逆了再開始重視。
2、急性發(fā)展因素
肌酐降下來不是最終目的,保持穩(wěn)定更重要。比如肌酐從500降到300多,如果持續(xù)維持在300多那么一樣可以避免透析。維持腎功能穩(wěn)定需要注意避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急性誘發(fā)因素,包括腎臟突然缺血、梗阻、栓塞、藥物損傷、嚴重感染等注意防治。
3、用藥方案靈活多變
肌酐升高后腎功能損傷相應更嚴重,要單純地服用一些輔助性調理藥物把肌酐降下來比較困擾比如尿毒清、金水寶等,這些大家都會用到。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腎功能受損的情況,主要是壓制指標,沒辦法控制在較低水平。
如果肌酐水平持續(xù)不下降且還有反復升高的情況,不要一直拖著要調整用藥。針對肌酐處于130-350之間的情況積極用藥改善腎功能,調理腎臟內部血液流通環(huán)境,基本可以降下來。超過350處于腎病3b期、4期的患者應先穩(wěn)定住腎功能,延緩肌酐升高的速度,穩(wěn)定后再進行降低肌酐治療,循序漸進對剩余腎功能的保護以及對部分受損腎細胞的修復更有利。
之前接診過一位55歲的山東的慢性腎衰竭患者,腎病病史是有4年10個月,病情整體發(fā)展速度比較快,不到五年就進入了腎衰竭。本身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初期沒有明顯不舒服癥狀,且尿蛋白流失量比較少,以白蛋白尿為主,并沒有引起重視。
隨著尿蛋白的流失量越大越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升高到3克,且出現(xiàn)一定水腫,才開始重視治療,此時肌酐已經升高到了130左右。幾年時間雖然用藥后病情有短暫的穩(wěn)定,但肌酐卻壓制得不怎么樣,最高漲到了398,進入腎衰竭階段。眼看著病情一點點加重,開始尋求其他治療方法。


入院第一次血生化檢查肌酐在356、尿酸464,且血壓高,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的情況。針對患者的情況結合病史采取了中西醫(yī)聯(lián)合控制的方案。加強降糖、降壓藥的對血壓血糖的壓制,同時采用中藥調理方式,促進血液纖維化細胞排除同時改善剩余腎功能的生存環(huán)境。
經過第一階段治療半個月,腎功能損傷有所改善,肌酐下降明顯,復查肌酐144,病情基本穩(wěn)定。第二階段治療進一步降到124,同時尿蛋白流失得到控制,24小時尿蛋白定量1.73g降到0.55克,體內血液毒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惡心食欲不振的情況也有所好轉。目前已經出現(xiàn)回家休養(yǎng),后期仍需要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