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說明書寫的,疏風解表,清熱導滯;用于小兒風熱感冒挾滯證,癥見:發(fā)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納呆口渴,脘腹脹滿,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黃。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的主要成分為: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梔子(炒),大黃,青蒿,赤芍,檳榔,厚樸,黃芩,半夏、柴胡、甘草。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適合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證為主,不一定是說明書寫的那些癥狀也能用。結合藥物成分分析,則說明書所述鼻塞流涕是太陽證據(jù),咽紅腫痛可能陽明或少陽,納呆為太陰或陽明,溲黃、口渴是陽明,脘腹脹滿是太陰,便秘或大便酸臭為陽明太陰積滯,發(fā)熱咳嗽則三陽都可能。這些分析的目的在于搞清楚大方向,不一定非常準確。
再來分析藥物成分。
連翹,苦平。主治寒熱鼠漏,瘰疬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
淡豆豉,苦酸咸溫。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薄荷,辛涼?!端幤坊x》: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本草求真》:于頭痛、頭風、發(fā)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于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于咽喉、口齒、眼、耳。
荊芥,辛溫。主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梔子,酸苦寒。《神農本草經(jīng)》:主治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皶鼻,白癩赤癩瘡瘍。
大黃,苦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青蒿,苦辛寒。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虱,留熱在骨節(jié)間,明目。
芍藥(赤芍),苦涼。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檳榔,辛苦溫?!秳e錄》: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療寸白。
厚樸,辛咸溫。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黃芩,苦寒。主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半夏,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柴胡,苦涼。主治心腹腸胃中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甘草: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chuàng),尰,解毒。
(藥物數(shù)據(jù)查自
中醫(yī)點評網(wǎng)云平臺)
從成分看,是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的配伍為主。
照顧太陽為主:荊芥
照顧少陽為主:柴胡
照顧太陰為主:淡豆豉、檳榔、厚樸、半夏、甘草
照顧陽明為主:連翹、薄荷、梔子、大黃、青蒿、赤芍、黃芩
針對里煩和里滯證,兼有里飲和表滯。
照顧表滯證為主:荊芥
照顧里滯證為主:淡豆豉、大黃、檳榔、厚樸
照顧里飲證為主:半夏
照顧里煩證為主:連翹、薄荷、梔子、青蒿、赤芍、黃芩
針對積滯而言,與四磨湯(成分:木香、枳殼、烏藥、檳榔)相比,小兒豉翹的力量要大一些。
小兒豉翹針照顧里煩證的力量也大,應用證據(jù)可能包括發(fā)燒說胡話、手心燙等。照顧表滯的力量不大,沒有太陽證據(jù)也可以考慮用。
參考保和丸與四磨湯都有什么成分?保和丸處理積食與四磨湯什么區(qū)別?保和丸中為什么要加連翹呢?積食能否用小兒七星茶?六綱辯證課程中藥治病是什么道理?常見小兒病如何根據(jù)辨證結果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