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一些老年人,不被子女孝順,有的甚至遭到孩子的唾罵,這跟中國的孝道有悖,這里面有子女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其實,大多數(shù)原因是這些父母自找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些不被孝順的父母年輕時,都有這4種行為,那么是哪4種呢?
第一,不孝順長輩的父母,孩子就有樣學(xué)樣
有些父母年輕時,不尊敬長輩,有的對爺奶橫挑眉毛豎挑眼,整天沒好臉色對待他們,這樣孩子有樣學(xué)樣,漸漸產(chǎn)生了不尊敬長輩的習(xí)慣。
這樣的父母是咎由自取,誰叫他們年輕時沒帶好頭,導(dǎo)致自己的孩子也學(xué)會了不尊敬長輩。在我們農(nóng)村,很多這樣的事例出現(xiàn),有的人嫌棄父母,認(rèn)為老了沒什么用處,只知道吃喝,于是就百般刁難,這樣的老人不會長壽,大多很早就逝去了,他們的孫子輩看在心里,記在心頭,長大后就會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真是老貓枕屋背睡,一輩傳一輩。
第二,暴躁易怒打罵孩子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
這一點在7080后這一代的孩子身上出現(xiàn)很多,那個時候,承啟不打不成器的錯誤觀點,父母對孩子稍一點不順心,非打即罵,有的甚至自己心情不好,就拿孩子當(dāng)出氣筒,這樣的父母晚年不會好過的,因為那些把自己子女當(dāng)出氣筒的往事,深深地記在孩子心里,他們不是被消化了,而是被壓抑了,一旦時機成熟,就發(fā)作出來,還之于父母。
你看那些從被暴躁易怒父母打罵的小孩,長大后有幾個孝順的,人是有感情的,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你對他惡狠狠的打罵,他就總想找個機會報復(fù),因為孩子的內(nèi)心時常被傷害,已經(jīng)扭曲了。
第三,偏心太明顯的父母,晚年不被孝順
現(xiàn)在二代開放了,很多父母都生了二寶,可是問題來了,有些家庭太偏愛二寶了,大寶被忽略了。也有許多重男輕女的家庭,生了女孩后,一定要生個男孩子,這都是偏愛的表現(xiàn)。
偏愛是個很壞的一件事,被偏愛的孩子有恃無恐,小時候被泡在蜜罐子里,沒吃過什么苦,長大后,就成了胡作非為的一個人,在他的記憶里,很多次犯錯都是可以被原諒的,所以他們什么事都敢干,到了違法的那一天,他們不被法律所容許,終于遭到應(yīng)有的懲罰,這時后悔就遲了。
而被冷落的孩子,從小就得不到溫暖,認(rèn)為自己不被父母疼愛,漸漸喪失了生活的樂趣,容易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做什么事都成功不了,于是很容易怪罪父母。一個從小被父母冷落的孩子,長大后是不會孝順父母的。
第四,重男輕女的父母,晚年也不會幸福
有些地方的人很重男輕女,這不是什么好事,這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偏愛。男孩女孩都是自己的心頭肉,都應(yīng)該被照顧好,好好疼愛,這樣才是正常的。如果因為是女孩,就不愛她,甚至虐待她,那么是有違天理的。你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哪還有愛人之心,這種人太冷酷無情了,一個家庭要想興盛,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成員之間相互關(guān)愛。
而你卻搞重男輕女那一套,這不光說對女兒的傷害有多大,就是從家庭的氣運上講,也是不好的,因為你太偏心了。這樣的父母晚年也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