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漢末群雄,劉備以堅韌不拔、弘毅寬厚著稱,是一位頗具人格魅力的雄主。然而,當時的其他軍閥對劉備的評價,卻是不盡相同。整體來看,當時主要軍閥對劉備的評價正面較多,但也不乏負面評價。
筆者以袁紹、曹操、袁術和陶謙四大軍閥為例,來簡要介紹一下他們各自對劉備的評價。具體如下:
袁紹評劉備
袁紹直接評價劉備一事,發(fā)生于漢獻帝興平元年(194)陶謙病逝、劉備剛剛統(tǒng)領徐州不久。根據(jù)《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的記載:
陳登等遣使詣袁紹曰:"天降災沴,禍臻鄙州,州將殂殞,生民無主,恐懼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昃之憂,輒共奉故平原相劉備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于執(zhí)事。"紹答曰:"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由此可見,當時劉備剛剛接替死去的陶謙統(tǒng)領徐州,陳登為取得袁紹對劉備執(zhí)掌徐州的支持,特意派遣使者向袁紹說明這一情況。
就在這一背景下,袁紹正式作出了對劉備的評價,即:弘雅有信義。這對劉備而言,無疑是一個好評。需要指出的是,袁紹之所以在當時如此贊譽劉備并支持劉備統(tǒng)領徐州,除了因劉備確有弘毅仁厚的人格魅力外,更為重要的是為了制衡割據(jù)淮南的袁術。畢竟,袁術一向與袁紹交惡,且有吞并徐州的意圖。
因此,袁紹對劉備的好評,實際上是表達對劉備抗衡袁術的支持和聲援。
曹操評劉備
曹操評劉備一事,經(jīng)過羅貫中老先生《三國演義》的渲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事實上,在正史《三國志》中,也確有其事。根據(jù)《三國志·先主傳》所載:
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
由此可見,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可謂相當之高,認為當今天下只有劉備和自己是英雄,而類似袁紹之輩根本不值一提。
此外,在官渡之戰(zhàn)爆發(fā)前夕,劉備趁機割據(jù)徐州叛亂。在此情況下,曹操毅然選擇首先東征擊破劉備,并說出了如下一番話:“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
因此,在曹操心里,劉備是英雄、是人杰,是自己必須重視的對手。曹操對劉備的這番評價,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基于他對劉備的認識和了解,基于他獨特的看人識人眼光。
袁術評劉備
與袁紹、曹操相比,袁術對劉備的評價可謂是惡意滿滿,充滿著明顯的個人偏見。根據(jù)《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所載:
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zhàn)。
上述袁術評價劉備的這番言語,出現(xiàn)在袁術寫給呂布的書信中。在這封書信中,袁術除了夸耀呂布的赫赫戰(zhàn)功外,便是大肆嘲諷劉備、曹操。在袁術看來,自己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劉備,而劉備竟然敢和自己爭奪徐州,這簡直不能容忍。
客觀地說,袁術如此評價劉備,雖然狂妄,但也不無道理。以出身而論,袁術出自顯赫的汝南袁氏一族,且袁術又是嫡子,自然身份無比尊貴。反觀劉備,則是織席販履之徒,并無顯赫的名氣。在此情況下,袁術平生不知有劉備這個人,其實也算是情有可原。
對劉備而言,袁術給予自己的這番評價,無疑是一種極具侮辱性的差評。
陶謙評劉備
陶謙對劉備的評語,出現(xiàn)在他臨死前對糜竺所說的遺言中。根據(jù)《三國志·先主傳》所載: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由此可見,在陶謙看來,在自己死后,只有劉備能夠安定徐州。換言之,劉備是陶謙欽定的徐州之主。毫無疑問,陶謙的這番評語,亦是對劉備的一個好評。
陶謙之所以對劉備作出如此好評,同樣并不是偶然的。曹操東征陶謙時,劉備曾率軍前來救援陶謙,是陶謙能夠保有徐州的重要支持力量。正因如此,劉備對陶謙可以說是有一種恩情。
故而,陶謙對劉備的好評,是基于劉備先前冒險援救自己一事的回應,是對劉備人格魅力的肯定。
綜上所述,袁紹、曹操和陶謙均對劉備是好評,唯獨袁術對劉備作出了惡意滿滿的差評。這既體現(xiàn)了袁術氣量狹小、不善識人的缺陷,更反映了由于出身差異而造成的認知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