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作為一個《瓦爾登湖》最忠實的讀者,買過這本書許許多多的譯本。盡管世界風云變幻,時間稍縱即逝。但對這本書的熱愛從來沒有停止過。書的作者梭羅曾說:“我無意寫一曲郁郁不樂的頌歌,可我要像破曉的晨雞在棲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喚醒我的左鄰右舍就好。”對讀過這本書的人而言,它帶給我們的正如一束溫暖的陽光柔和的輕撫沉睡的大地。
梭羅所著并不豐富,這本《瓦爾登湖》差不多是他唯一的傳世作品,盡管百多年過去了,它仍然能啟迪后人深醒。作者一貫主張生活簡樸,社會公正,他在書中這樣寫道:“我深信,如果人人像我當時那樣安心的過簡樸的生活,那么,偷竊和搶劫也許不會發(fā)生,之所以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莫不是因為社會存在不公和貧富不均?!边@幾句寥寥數(shù)語,一針見血的觸及當時美國社會的弊病和懸殊的貧富差距。
有人說,梭羅的世界和他的《瓦爾登湖》太過于簡單,太過于理想化,但他正是通過這種質(zhì)樸的如湖水青山的自然方式,成功的成為一位被公認的社會批評家。他在書中用了很大篇幅來談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草木的秘密交流。這些許許多多的精彩片段時常讓正在忙碌奔波的人,找到心靈的恬棲地。此類豐富而獨到的見解有不少得益于我們東方哲學(xué)思想的滋養(yǎng),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旁征博引過老子,孟子等先賢儒家經(jīng)典。
隨著歲月的流逝,梭羅的超驗主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但這并不是梭羅的初衷,他從來就不需要崇拜者,他只是負責在書中如實描繪自然界四季的更迭和春天般的精神復(fù)蘇。美國國家圖書館從世界范圍選出了25本:“塑造讀者人生的文字”《瓦爾登湖》名列其中。每當我捧起這本書,無論隨便從哪一頁讀下去,都能感覺到似乎有一種清澈的激流帶給我靈感,力量和希望。
尤其在現(xiàn)代這樣一個喧囂的工業(yè)社會,汽車,人群,霧霾,霓虹燈,玻璃幕墻,媒體轟炸。梭羅用他深邃的目光穿透時光告訴我們:“我知道。最快的旅游者是安步當車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