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的總敘把教育孩子的大方向講得很明確 :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古圣先賢告誡我們做人做事的方向和順序,按其重要性,應該是: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做人要謹慎和守信;對世人要有仁愛之心,要與有德行的人交朋友并向他們學習;有了這些德行作為基礎,再去讀書、學知識、學技能、學才藝。
我們可以看到,“學文”被排到了最后,德行最為重要。
而且古圣先賢還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孝為百善之首,孝開了,百善都開。還有,《孝經》也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strong>
也就是說,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所有的教育都是從孝道生出來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從孝道開始,孩子的孝心一開,所有的德行都會出來。
但現(xiàn)在教育的重點,恰恰把“學文”排到了首位,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他一切都得讓路。
比如,孩子一回到家,父母就問:今天學習怎么樣?學了什么知識?考試考了多少分?……
無怪乎當今社會到處聽人抱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懂事、自私自利。
雖然家長心里可能也知道,品德很重要,也會告訴孩子要有好的行為,但是孩子每天從學?;貋?,家長總是在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考試結果,還會說:“孩子,家里的事你啥也不用做,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
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我爸媽最重視的還是分數(shù),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我們教育的方向是不是就錯了?
我們自閉癥孩子的父母,在育兒的大方向上也應該常反思。
在學習成績方面,暗暗與正常發(fā)育的孩子相比,想要趕上人家。這似乎不是我們的孩子應該努力的方向,這會使自己和孩子更為焦慮。
我們療育自閉癥孩子,也要按《弟子規(guī)》總敘指明的方向去做。
“啟智”的入門很簡單,就是大聲朗讀和背誦《弟子規(guī)》以及其他經典,并且家長和孩子一起切實按照《弟子規(guī)》的經文去做。
嘟嘟從六歲開始每天誦讀或背誦《弟子規(guī)》等經典,包括《易經》《朱子治家格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系辭傳》《道德經》《莊子》《心經》《金剛經》《幼學瓊林》《古文觀止》《聲律啟蒙》,以及部分《詩經》、唐詩宋詞等。
我們讓嘟嘟背誦《弟子規(guī)》,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嘟嘟的行為,使他將來能夠避免麻煩和危險,并進而從經典中獲得智慧。
后來又意外發(fā)現(xiàn),這些經典朗朗上口,較快地提高了嘟嘟的語言能力。
也可以推斷,誦讀經典時大量的語言符號刺激了大腦,有助于打通大腦神經傳導通路并增厚髓鞘。
嘟嘟從六歲開始,幾乎每天(包括周末、節(jié)假日和旅游期間)六點鐘左右起床,堅持 45 分鐘至 1 個小時的大聲朗讀或背誦經典,大腦每天接受大約6000到9000次額外的語言符號的刺激(一個字算一個語言符號)。
這么多年堅持下來,已累計約2600多萬至4000萬次,極大地提高了他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