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yī)說:冠心病的問題在腎...
30年前,山上老中醫(yī)說:冠心病的問題在腎,一副藥6塊錢成本,我從嗤之以鼻到佩服,如今用的得心應手。
那時我總覺得這老中醫(yī)腦子不機靈,他說痛風和脾有關,又說冠心病和腎有關,這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我一點不信,甚至嗤之以鼻。
后來我在縣城租了一間小屋開了醫(yī)館,專門到上山拜別他。
他拿來一些本子說:這都是我這些年的心血,里邊方子和注解我都寫清楚了,望以后能幫到你。
我打開本子時,又是那些奇怪的治法。隨后認真看過注解后,打算應用到臨床試試。
沒想到這看似奇怪的方子,各個都很有用,確實幫助不少患者。我還記得第一次用他的方子時:
男,52歲,冠心病多年,各種藥片沒少喝,卻得不到改善,左側胸部疼痛越來越重,上過一個支架,隨后還是一陣陣發(fā)作,后背也疼心慌,想吐,眼睛發(fā)脹。
辯證后,見方:仙靈脾、何首烏、附子、黃芪、陳皮、天竺黃、瓜蔞皮、當歸 。
服用3劑,此時胸口疼痛得以緩解;15劑時可將支架取出,此時胸口沒有憋悶,像針扎的疼痛,吃飯也好了。
30劑時停藥,心臟沒有不適的地方,復查了3年不曾有異常。
很多人都以為冠心病問題在心臟,其實不然。冠心病表面原因是冠脈讓淤血堵塞,不論是西藥還是支架,目的是撐開冠脈。讓血恢復正常。
但真正的病因其實為腎和脾:
心臟功能的好壞看的是心陽是否充足,只有陽氣旺盛,心臟才是好的。
這心中之陽的“陽”哪里來?來自于腎。我們五臟六腑所秉持的陽氣,均源于腎陽。腎陽,作為先天之元陽,是溫煦全身的“總開關”。腎陽不足,心陽定然不足。
再來說說“氣”。心臟射血、心血運行,離不開心氣的推動。心氣哪里來?脾胃乃化生氣血之源。 脾之氣不足,我們心氣定然不足。
很多冠心病患者會心絞痛、胸悶、畏寒肢冷、腰酸腿痛、精神疲憊這是心陽不振的表現(xiàn)。氣短,多汗等,此為脾氣不足的表現(xiàn),
1.如何益腎——仙靈脾、何首烏、附子
仙靈脾即淫羊藿,為大補腎陽的要藥。附子性味辛甘大熱,直入腎中,是溫陽益腎的能手。
兩味藥專補腎陽,正所謂“陰陽互根互生”,要想補陽,就必須補陰。正因如此,用何首烏和來滋補腎陰,讓體內陰陽保持平衡。
2.如何補脾——黃芪、陳皮
黃芪大補脾肺之氣,為補氣之王。陳皮行氣同時還可健脾除濕。兩味藥聯(lián)合起來,可以讓脾氣充足,恢復健運。
3.最后治心——天竺黃、瓜蔞皮、當歸
在心陽不足,心氣不行的狀態(tài)下,心脈最容易發(fā)生痰凝瘀阻,天竺黃可清熱豁痰,瓜蔞皮則善于清熱、理氣而化痰。這兩味藥,都有寬胸氣、除心痹、開郁結的功能。
當歸能活血養(yǎng)血,疏通血液的流動。
大部分一去醫(yī)院,就被做支架,什么情況下需要支架呢?就是情況危急,嚴重影響到生命。
上支架的危害:會有血栓,腦出血、冠脈破裂的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上了支架不代表好了,而需要長期服藥維持。
藥方中的藥很好買到,成本算下來一副6塊錢,可比放上萬的支架管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