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梧葉,80后,老文青,純爺們,少女心。內心單純的教書匠,行為純粹的寫字人。影視情感,成長感悟,隨手涂鴉,聊以自娛。
那些突然長大的孩子,大都有著撕心裂肺的過往
初出場時,她是帶著鋒芒的六小姐。
相比衛(wèi)小娘的隱忍,未經世事的盛明蘭則沒那么復雜,畢竟在孩子的世界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從來沒有那么多計較。
因為不懂成人世界的齷齪,反倒多了幾分可愛。
在盛家,因為盛紘最偏愛的妻妾是林噙霜,最寵愛的孩子是墨蘭,至于明蘭和如蘭,總感覺他們就是被父親忽略的存在。雖然這些,孩子并不知道。
袁家下聘那次,眼看著盛長楓已經在投壺賭賽中輸給了顧廷燁,單純的明蘭果斷出手,全然不顧自己的所作所為會遭人記恨。
且不說大娘子如何看待這件事,林噙霜肯定是不能容忍的,因為是她兒子惹的禍,卻要靠她一直針對的衛(wèi)小娘的女兒出場救急,欠了最不愿欠的人情。
有人說,其實正是因為明蘭的這次非凡表現(xiàn),為衛(wèi)小娘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因為古語曾說過碗米恩斗米仇,而且古語更說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樣的明蘭母子,自然成了林噙霜的眼中釘。
畢竟這樣的明蘭,比她的女兒墨蘭,著實強了太多。
因為明蘭的驚艷表現(xiàn),無論盛紘是否愿意,都必須得對衛(wèi)小娘好一些,這樣的結果,林噙霜自然不愿意看到。
只是她沒想到,明蘭的這次出手,只是為了不讓華蘭覺得難堪。因為華蘭對她好,她自然要回報,全沒有大人想的那些齷齪。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林噙霜對衛(wèi)小娘刺刀見紅。
其實盛紘的偏心,老太太看得很明白,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在老太太的內心深處,其實更喜歡明蘭一些。
因為那次,明蘭和墨蘭同時去給老太請安的時候,老太太給了明蘭吃食,卻只讓墨蘭趕快回家吃飯。
可是明蘭看到盛紘之后,卻馬上要把這份吃食送給爹爹,看到那一幕的時候,忽然就淚目了,因為這個被父親忽略的女兒,卻始終想著要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給爹爹。
只是,跟所有的大豬蹄子一樣,盛紘的眼中只有林噙霜,而且,愛屋及烏的緣故,幾個女兒當中,在他眼里,也只有墨蘭才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老太太的勸誡,也許盛紘根本不會去衛(wèi)小娘的房里,更不會發(fā)現(xiàn)衛(wèi)小娘一直被人欺負。
畢竟是孩子心性,衛(wèi)小娘不爭,并不代表明蘭不爭,明蘭對盛紘告狀,從某種程度上,就是積怨的集中爆發(fā)。
很多人都說,如果沒有明蘭的爭,也許衛(wèi)小娘就不會死,只是我們忘了,此時的明蘭還是一個孩子,渴望得到更多寵愛的孩子,更何況她之所以會爭,也是因為心疼自己的母親。
只是很可惜,這份爭來得晚了一些,就像網友給我的留言所說的那樣,如果不是衛(wèi)小娘一直忍讓,林噙霜就不會變本加厲。
明蘭突如其來的爭,瞬間就打破了平衡的局面,就有了后面一連串的悲劇。不得不說,這世間有太多的巧合。
衛(wèi)小娘分娩那天,老太不在,盛紘和大娘子也不在,就給了林噙霜最好的機會。
三個女人當中,如果論心機,也許大娘子和衛(wèi)小娘加起來,都不是林噙霜的對手。
先是找借口把小蝶趕出去,然后在衛(wèi)小娘身邊安插自己的人,對于衛(wèi)小娘的一切,她自然就了如指掌。
等到臨盆的時候,先是設計穩(wěn)婆離開,就連勉強能靠得住事的幾個嬤嬤,都被她用這樣那樣的理由支使開了。
最為戲劇性的是,明蘭找到趙嬤嬤的時候,趙嬤嬤竟然吃酒吃醉了,和關娘子一起。而關娘子,就是當初接受林噙霜的示意,,克扣衛(wèi)小娘炭火的人。
這樣的巧合,就算愚笨如我,也能一眼看明白其中的貓膩。
在醫(yī)療技術不發(fā)達的時代,女人產子就是在鬼門關打了一個來回,這些道理,已經生過兩個孩子的林噙霜不可能不明白,可是明知如此,她卻依舊不管不問。
實在沒招了,明蘭只好鉆狗洞出去找郎中,雖然這一路,她得到了顧廷燁的幫助,也遇到了懸壺濟世的好郎中,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最讓人氣憤的是顧廷燁帶著郎中趕到的時候,衛(wèi)小娘已經危在旦夕,林噙霜和她的死忠還要竭力阻攔,用各種蹩腳的借口。
我從不愿意用惡意去揣度人心,但是那一刻,我開始相信,人心的惡確實可以達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等到明蘭趕回來的會后,衛(wèi)小娘已經油盡燈枯,縱然郎中竭盡全力,也只能通過扎針的方式,讓她保持片刻清醒,給女兒安排好后事。
那一節(jié),我反復刷了好幾遍,每刷一遍都想哭——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衛(wèi)小娘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女兒,還在叮囑自己的女兒不要在以后的人生中冒尖出頭。
因為明蘭不愿意叫自己小娘,衛(wèi)小娘打了明蘭生命最后一巴掌,直到明蘭說自己去祖母那邊的時候,衛(wèi)小娘才放心地閉上了眼睛。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自然知道這樣的三妻四妾對女子太不公平,但是在那樣一個時代,衛(wèi)小娘的經歷其實就是無數不幸女子命運的縮影。
看著暈倒在地的明蘭,我的心揪揪地疼,只恨自己不是劇中人,沒辦法給衛(wèi)小娘討個公道。
經過明蘭姨媽的努力,明蘭最終還是到了老太太的身邊,免收了很多欺負。
但是后來的故事里,明蘭變得很懂事,用隱忍在這盛家為自己爭得了一席之地,但是看到后來的明蘭那么懂事,我反倒很心疼。
因為明蘭這一路的成長,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可以,我更愿意看到當初那個初生牛犢不怕虎,帶著些許鋒芒的小丫頭,雖然我也知道,人終歸還是要長大,要獨自去面對這世間所有的齷齪。
所以有一首歌一直在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仔細想來,也就是因為衛(wèi)小娘的離世,明蘭才可以迅速長大。
我想,如果人生真的可以選擇的話,明蘭自己年也不愿意這么快長大。此后的歲月,雖然有老太太護得明蘭一世周全,但是跟生母的愛相比,差得何止是一星半點。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能夠長大,其實都是在那么一瞬間,可是誰又曾知道,這所謂的一瞬間,對于我們這些當事人來說,其實就跟一個世紀一樣漫長。
別人也許會看到我們蛻變之后的光鮮,但是絕對不會看到我們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就算能看到,他們也只能是一個局外人,充當一個看客而已。
畢竟那些艱難也罷,險阻也好,能夠支撐我們扛過去的,始終只有我們自己。
這世間事,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晦暗和皎潔。我們總說挫折使人成長,局外人看著可能覺得無所謂,畢竟那份痛,從來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
那些成長中的痛苦,會永遠成為我們內心深處的傷疤,雖然掩藏在我們的鎧甲背后,別人瞧不見,但是我們自己知道,它始終在那里,一碰就痛,一想就悲。最要命的是,人間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對人言者無二三。所有的苦痛,都只能我們自己咬牙硬撐。
不信你去看,那些突然長大的孩子,其實大都有著痛徹心扉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