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仙人亦有兩般話
我們在第15帖“神算邵康節(jié)”中,介紹過他《梅花易數(shù)》中兩首有趣的打油詩:
占法
易中秘密窮天地,
造化天機泄未然。
中有神明司禍福,
后來切莫教輕傳。
玩法
一物從來有一身,
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于我,
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
人于心上起經(jīng)綸。
仙人亦有兩般話,
道不虛傳只在人。
這兩首詩一首叫“占法”,一首叫“玩法”,而詩中既沒有教你如何占,也沒有教你如何玩,相反的還說什么“切莫教輕傳”,“仙人亦有兩般話”。是不是很有趣?有沒有人想過他為什么要寫這么兩首氣人的詩呢?我把謎底告訴你吧:
以《周易》占卜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孔子在《易傳·系辭》所說的“大衍之?dāng)?shù)”法;二是漢京房傳授的銅錢占卜法;三是宋邵雍所傳的“梅花易數(shù)”法。
這三種方法都不難學(xué),三兩天就會。但你如果自以為是地依葫蘆畫瓢地去起卦、斷卦,我敢保證你對不了,因為作者都設(shè)置了保險機關(guān),以確保你拿著他的占卜書,也學(xué)不會。換句話說,現(xiàn)在流行于世的那些占筮方法看起來都不錯,大家也玩得不亦樂乎,但結(jié)果可能都一樣:基本上不對。
不相信,是吧?
我們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三種占筮方法,然后給它們診斷一下,看它們的問題出在哪吧。
二、傳統(tǒng)起卦法
1、“大衍之?dāng)?shù)”起卦法
《易傳·系辭》中對《周易》的起卦方法有明確解釋: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span>
依以上記載,求卦需要先準(zhǔn)備五十根竹策,取出一根不用,只用四十九根。把這四十九根竹策用雙手任意地分成兩堆,再從其中一堆中取出一根夾在手指間,然后四根一組地數(shù),將每一堆最后的余數(shù)放在一起,這一過程叫做一“變”。其中分二(分成兩堆),掛一(取出一根夾在手指間),揲四(四個一組地數(shù)),歸奇(將兩堆的余數(shù)放在一起)這四個步驟叫做“四營”。
“一變”之后,除去掛一,歸奇的數(shù),將剩下的蓍草或四十根或四十四根,再按照前面的過程重復(fù),稱為第二變。剩下的蓍草只能是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三種情況。再重復(fù)一遍,即第三變,剩下的蓍草只能是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或二十八根,或二十四根四種情況。這時用四除去這個數(shù),商一定是九、八、七、六這四個數(shù)字中的一個。倘若是九或者是七這兩個奇數(shù),就畫出陽爻“ ”。是八或者六這兩個偶數(shù),就畫出陰爻“ ”。這樣經(jīng)過三次變化,就得出了一爻。每卦有六爻,所以要得出一個卦象,就要經(jīng)過十八變,即“十有八變而成卦”的意思。
最先得出的爻畫畫在最下面,稱為初爻。初的本義就是始,萬物生長均是從生根發(fā)芽開始,然后逐漸長高,所以作者將每卦的最下一爻視為第一爻,依次往上為二、三、四、五、上。
每三變產(chǎn)生一爻,這一爻只能是九、八、七、六這四個數(shù)字中的一個,它們分別代表什么含義呢?傳統(tǒng)易學(xué)的解釋為:九是老陽,七是少陽,六是老陰,八是少陰。其中少陽少陰為不變爻,而老陽老陰為將變爻。因此,如果所得的卦畫是少陽七或者少陰八就不用批注,而如果所得的卦畫為老陽九或者老陰六,則要批注在爻畫旁,以表示這一爻將變?yōu)槠湎喾吹膶傩浴?/span>
以乾卦為例,如果初爻為老陽九,其它各爻均為少陽八,那么這一卦就應(yīng)當(dāng)寫作“ ”,表明乾卦初爻將由陽爻變?yōu)殛庁常蔀閵ヘ浴?/span> ”。如果所得為第二爻是老陽九,其它各爻均為少陽八,則應(yīng)寫作“ ”,表示乾卦第二爻將由陽爻變?yōu)殛庁?,成為同人卦?/span> ”?!吨芤住芬宰冐痴疾罚手慌冐?,不批不變爻。占斷時取變爻爻辭為依據(jù)判斷所占問之事的吉兇。
這套起卦法比較復(fù)雜,也費時,所以后人發(fā)明了一套以金錢起法的簡單方法來取而代之。
2、銅錢起卦法
銅錢起卦法又稱納甲筮法,據(jù)說是源自于戰(zhàn)國高人鬼谷子,由漢人京房公之于眾。其方法如下:
準(zhǔn)備三枚古銅錢(現(xiàn)在一般用五角或一元的硬幣)。
將銅錢放在右手掌心,左手十字交錯與右掌相合形成空心拳掌。默念所求之事后搖動銅錢,然后撒在桌面上,這時會有四種可能的組合:三面朝上(老陰)、三背朝上(老陽)、二面一背朝上(少陽)、二背一面朝上(少陰)。其中少陽、少陰為靜爻,不用批注。老陽、老陰為動爻,要批注九、六。
連搖六次而成卦。第一次所得象為初爻,記在最底下。依次往上畫,最后一次為上爻,排在卦的最上面。
這套起卦法較過去的大衍之?dāng)?shù)法要簡單很多,但還是需要依靠它物(銅錢)來求卦,后人為了更簡便,就發(fā)明了可以不用它物來起卦的梅花易數(shù)起卦法。
3、梅花易數(shù)起卦法
梅花易數(shù)相傳是源自于麻衣道人及陳摶先生的道家秘法,由宋人邵雍公之于眾。其起卦法十分靈活,且不需任何工具,只要記住陰陽五行的分類及幾個基本的數(shù)字就行了。可以根據(jù)時間、方位、顏色、數(shù)量、筆畫、年齡、性別等許多因素隨意起卦。其基本原理是以八卦及陰陽、五行為基準(zhǔn),將世界萬事萬物進行數(shù)理性分類。必須背記下來的基本知識主要有如下一些:
(1)八卦先天之?dāng)?shù)及其屬性:
乾一:為天。五行屬性為金。代表天,也代表金屬或具有金屬性質(zhì)的東西。
兌二:為澤,五行屬性為金。代表沼澤,水性物,也代表金屬或具有金屬性質(zhì)的東西。
離三:為火,五行屬性為火。代表火、或具有火性的東西。
震四:為雷,五行屬性為木。代表雷,也代表樹木、或具有木性的東西,大木。
巽五:為風(fēng),五行屬性為木。代表風(fēng),也代表草、藤或具有木性的東西,小木。
坎六:為水,五行屬性為水。代表水、或具有水性或流動性質(zhì)的東西。
艮七:為山,五行屬性為土。代表山,也代表具有土性的東西。
坤八:為地,五行屬性為土。代表地、大地,也代表具有土性的東西。
(2)五行生克及屬性: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宇宙間“五數(shù)”的信息與五大系統(tǒng)的對應(yīng) |
八卦 | 震、巽 | 離 | 坤、艮 | 乾、兌 | 坎 | 后天之學(xué)與五大系統(tǒng)的吻合 |
十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太陽運行與五大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 |
五季 | 春 | 夏 | 長夏 | 秋 | 冬 | 太陽輻射角與五大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 |
五方 | 東 | 南 | 中 | 西 | 北 | 地球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引起的磁場定位 |
五氣 | 風(fēng) | 暑 | 濕 | 燥 | 寒 | 氣候移易引起的環(huán)境變化 |
五化 | 生 | 長 | 化 | 收 | 藏 | 物相及其屬性的變化 |
五色 | 青、綠 | 赤、紅 | 黃 | 白 | 黑、紫 | 電磁波(可見光)的長短變化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性味與五大系統(tǒng)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
五音 | 角 | 徵 | 宮 | 商 | 羽 | 音調(diào)清濁間的漸變 |
五聲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外在的情緒變化 |
五數(shù) | 3 | 2 | 5 | 4 | 1 | 河圖天地數(shù)與入卦的配屬 |
五體 | 筋膜 | 血脈 | 肌肉 | 皮毛 | 骨髓 | 生命機體的五種結(jié)構(gòu)形態(tài) |
五官 | 眼 | 舌 | 口 | 鼻 | 耳 | 人體五分支的次級分枝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與五體、五官、五華相通 |
六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五腑”合“三焦”習(xí)稱六腑 |
五常 | 仁 | 禮 | 信 | 義 | 智 | 源自于“五”數(shù)的倫理規(guī)范 |
五務(wù) | 行 | 視 | 坐 | 臥 | 立 | 人體五種動靜狀態(tài) |
五腧 | 井 | 滎 | 俞 | 經(jīng) | 合 | 經(jīng)絡(luò)的通道與門戶(穴位) |
五情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內(nèi)在情感(情志)的外顯 |
五精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精神與五臟的內(nèi)在牽連 |
其起卦方法很靈活,主要有如下幾種:
(1)、以年、月、日、時起卦:以農(nóng)歷之年、月、日總和除以八,以余數(shù)為卦數(shù)求上卦;以年月日時總和除以八,以余數(shù)為卦數(shù)求下卦,再以年月日時總和除以六,以余數(shù)為動爻。
(2)直接以數(shù)起卦:讓求占人隨意說出兩個數(shù),第一個數(shù)取為上卦,第二個數(shù)取為下卦,兩數(shù)之和除以6,余數(shù)為動爻。也可以隨便借用其他能得到兩數(shù)的辦法起卦,如翻書看頁碼、日歷等等。
(3)按聲音起卦:凡聽到聲音,可將聲音傳出的數(shù)量作上卦,加時數(shù)配作下卦。如動物鳴叫聲,叩門聲,別人說話聲皆可起卦。若所聞聲音中有一間隔,可以把間隔前聲數(shù)取作上卦,把間隔后聲數(shù)取作下卦,以上下卦數(shù)加時辰數(shù)取動爻。
(4)端法后天起卦:以"八卦萬物屬數(shù)為上卦,以后天八卦方位下卦",即以物或人所取之象為上卦,以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為下卦,以上、下卦數(shù)加時數(shù)除以6,余數(shù)取動爻。這種方法經(jīng)常使用。
(5)按字的筆劃數(shù)或字?jǐn)?shù)起卦:字少時,,按筆畫數(shù)。字多時,用字?jǐn)?shù)起卦。凡見字?jǐn)?shù),如停勻,即平分一半為上卦,一半為下卦。如字?jǐn)?shù)不勻,即少一字為上卦,取"天輕清"之義;以多一字為下卦,取"地重濁"之義。
(6)丈尺寸起卦:以丈數(shù)為上卦,尺數(shù)為下卦同,合數(shù)除六為變爻。短物件以尺數(shù)為上卦,寸數(shù)為下卦。
(7)起卦加數(shù)法:按年月日時起卦,一個時辰之內(nèi),只有某一特定的卦象,在同一時辰內(nèi),可能有多人來占問,不能以同一卦象斷事,或有多人同來問同一件事者,亦不能以同一卦象論之。為解決這一問題,可用加姓氏筆劃數(shù)的方法,進行起卦決之。
(8)物數(shù)占:凡見有可數(shù)之物,即以此物起作上卦,以時數(shù)配作下卦,即以卦數(shù)并時數(shù),總數(shù)除以六,取動爻。
(9)為人占:凡為人占,其例不一。或聽語聲起卦,或觀其人品,或取諸身,或取諸物,或因其服色、觸其外物,或以年、月、日、時,或以書寫來意。
聽其語聲音,如或一句,即如其字?jǐn)?shù)分之起卦。如語兩句,即用先一句為上卦,后一句為下卦。語多,則但用初聽一句,或末后所聞一句,余句不用。
觀其人品者,如老人為乾,少女為兌之類。
取諸其身者,如頭動為乾,足動為震,目動為離之類。
取諸其物者,如人手中偶有何物,如金玉及圓物之屬為乾,土瓦及方物之屬為坤之類。
因其服色者,如其人青衣為震,赤衣為離之類。
觸其外物者,起卦之時,見水為坎卦,見火為離卦之類。
以年、月、日、時者,即以求問時之年月日時起卦。
書寫來意者,其人來占,或?qū)憗硪?,則以其字占之。
(10)動物占:凡占群物之動不可起卦。如見一物,則就此物為上卦,物來之方位為下卦,合我卦數(shù)及方位卦數(shù)加時數(shù)取爻。以此卦總斷其物。如后天占牛鳴雞叫之類。又凡、牛、馬、犬、豬之類,初生,則以初生年、月、日、時占之。又或置買此物,亦可以初置買之時推之。
(11)靜物占:凡占靜物,有如江河山石,不可起卦。若至屋宅樹木之類,則屋宅初創(chuàng)之時,樹木初置之時,皆可起卦。至于器,則置成之時可占,如枕椅之類是矣。余則無故不占。若《觀梅》,則見雀爭枝墜地而占;《牡丹》,則自有問而占;《茂樹》,則枝枯自墜而后占。
該起卦法十分靈活,還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歸納出許許多多的起卦法來。
今天就介紹到這里,下帖講這三種起卦法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