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由上下眼瞼覆蓋。眼瞼由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瞼板和眼結膜組成。隨著年齡的增長,下眼瞼可能發(fā)生皮膚、眼輪匝肌松弛和脂肪突出的癥狀,常在下瞼及其下方形成眼袋。
(圖1:眼袋結構)
眼袋的形成是皮膚老化的一種表現。說明人開始進入中老年了。眼袋發(fā)生的年齡不盡相同,與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習慣、營養(yǎng)、休息、職業(yè)、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種:
l 眶隔脂肪突出型
常見人群 多見于35歲以前的年輕人。
表現形式 眶隔脂肪出現輕度膨隆,但皮膚彈性較好,無明顯的眼周皮膚松弛下垂及皺紋。
形成原因 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性或遺傳性過度發(fā)育,以及因長期睡眠時間不足、身體病變等導致眶隔脂肪輕度膨隆。
l 眼輪匝肌肥厚型
常見人群 25~40歲之間無需除皺的年輕人。
表現形式 不同于臥蠶精致小巧的眼輪匝肌,這類型眼袋的眼輪匝肌過于肥厚寬大,在靠近下瞼緣的眼輪匝肌呈弧形連續(xù)增厚狀,有時還伴有脂肪膨隆、皮膚松弛的狀況。
形成原因 有先天因素,多由于眼輪匝肌良性增生肥厚引起。
l 眼周皮膚松弛型
常見人群 35~50歲眼部細紋較多者。
表現形式 無眶隔脂肪膨隆甚至眶隔凹陷,單純性下眼瞼及外眥皮膚松弛,彈性差,皺紋明顯,可能伴有較深的頰瞼溝。
形成原因 本身眼部脂肪較少,隨著年齡增長,眼周組織衰老減退,導致皮膚松弛、下垂、出現褶皺,從而形成頰瞼溝及眼袋。
l 重度混合型
常見人群 45~60歲中老年人。
表現形式 脂肪不同程度膨出,下眼瞼皮膚松弛,皺紋明顯,伴有淚溝、鼻溝等。嚴重者甚至出現瞼板外翻、瞼球分離等狀況。
形成原因 年齡逐漸增長,皮膚彈性減退,眼輪匝肌及眶隔功能減退、松弛。
眼袋的評估分析
在臨床實踐中,很多患者容易將眼袋與淚溝混淆,眼袋是大量脂肪堆積在人的下眼瞼皮下組織中久而久之形成的袋狀物,主要是脂肪凸出所致,它的位置比臥蠶離下眼瞼更遠,是一個完整的半圓形。而淚溝是指由內眼角開始出現在下眼瞼靠鼻側的一條凹溝,有的人甚至可延伸到臉頰。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哭泣、各種眼睛局部感染、食物、藥物或化妝品過敏等原因均可引起眼皮水腫等情況的假性眼袋,一般這類情況,會隨著治療和消除病因會消退的。但是由于組織的增齡老化而產生的真性眼袋,一些輔助治療如皮膚保養(yǎng),面部按摩等方法只能是減緩眼袋的加重。而且這種下眼皮的臃腫、松弛、下垂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漸明顯。眼袋的出現是衰老的表現,為了留住青春,不少求美者會選擇通過醫(yī)學美容方式去除眼袋。
下面就說說常見的眼袋修復方式有:
微整形方案
1) 激光去眼袋
由于激光的選擇性光熱原理,只對眶隔脂肪起液化作用,而對眼眶周圍的血管﹑神經﹑淋巴管無損傷,安全性高;結膜內小切口方式不會留有疤痕,手術時間短,恢復快,術后效果自然;一次性去除脂肪型眼袋,同時收緊眼周皮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淡化細紋和黑眼圈,且不易反彈。
2) 肉毒桿菌注射
肉毒桿菌可以阻斷神經與肌肉的神經沖動,使過度活躍的肌肉張力下降或癱瘓麻痹,從而使原本肥厚增生的肌肉縮小。利用這個原理,只需要在眉梢處至眼輪匝肌的正下方少量多次地注射肉毒桿菌,因眼輪匝肌過于肥厚而形成的眼袋便可很好的得到改善。無需開刀,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手術,術后無需休息,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也不會留下疤痕;由于眼輪匝肌受到麻痹,活躍度降低,因其而產生的動態(tài)皺紋(如魚尾紋)也會隨之而得到平復。非永久性效果,需重復注射。
3) 注射填充去眼袋
眼周皮膚松弛、眼袋、頰瞼溝等情況不是很嚴重時,可采取注射的方式去除眼袋。材料一經注射即可起到支撐作用,并刺激老化受損的膠原蛋白新生,從而增加皮膚的飽滿度和彈性,收緊松弛、平復眼袋。無需開刀,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手術。術后無需休息,不影響工作和生活,也不會留下疤痕。非永久性效果,需重復注射。
4) 射頻溶脂去眼袋
利用電磁波傳導原理,對脂肪細胞和膠原組織加熱。脂肪細胞的脂肪組織分解為游離脂肪酸及甘油,分解出的廢棄物會聯(lián)通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一起,通過淋巴循環(huán)代謝而排出體外。此外,當溫度達到45~65℃零介點,膠原組織會即時收縮,同時刺激真皮層分泌更多的膠原蛋白來填補修復老化受損的膠原,從而恢復支撐皮膚的支架,使皮膚恢復彈性,達到自然緊致功效。最終,達到去除眼袋、眼臉浮腫及各種皺紋的效果。術中無出血、無痛苦、恢復快;相較于激光去眼袋時對細紋的收緊,射頻去眼袋手術可以改善更深層次的皺紋。
整形手術方案
1) 結膜入路法去眼袋
只去除少量眶隔脂肪,不會引起眼瞼下翻等副作用;不能去除松弛的皮膚和肌肉,因此更適合年輕、有彈性的皮膚;出血少、損傷小、皮膚外表不會留下疤痕、不用縫合、恢復快。
2) 下瞼緣切口入路法去眼袋
切口設計隱蔽,縫合精細,且眼瞼不是身體瘢痕的好發(fā)部位,故一般不會留下疤痕;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較為徹底的改善眼袋煩惱,并且不易復發(fā);可以一并解決脂肪膨隆、皮膚松弛等問題。適合眼周衰老嚴重,皮膚松弛且彈性差,無法通過微整形去除眼袋的人;能有效去除眼袋,同時提升、緊致眼周松弛的皮膚;由于去除了多余的松弛皮膚,因此效果更持久;由于需要進行多種手術,術后恢復期相對較久。
3) 下瞼緣筋膜整形
可填補淚溝、鼻溝,緊致下眼瞼,并使中面部皮膚得到提升;針對混合了上述多種因素導致的重度眼袋有較好的效果;手術強度大,術后恢復期長。
眼袋修復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項目,一般微整形手術的風險較低,但主要針對先天性輕度眼袋,對于中重度眼袋,還是需要聯(lián)合有創(chuàng)眼袋去除整形手術。當然,眼袋去除整形手術可能會發(fā)生哪些併發(fā)癥或後遺癥也不容忽視。
眼袋去除整形手術常見的幾種并發(fā)癥及應對措施:
1.1 下瞼外翻
下眼瞼外翻是眼袋整形術最多見的并發(fā)癥。年齡較大者輪匝肌松弛張力下降、手術方案選擇肌皮瓣法、術中輪匝肌和皮膚組織去除過多等均可導致下瞼外翻。臨床中去除輪匝肌和皮膚組織應適度,老年性患者可在分離瞼板部輪匝肌時,在外眥角處垂直于瞼緣剪除松弛的輪匝肌,用可吸收縫線“8”字形縫合兩斷端,使肌肉張力加大,將皮膚平鋪在創(chuàng)口上,剪除多余的皮膚,用0-6尼龍線間斷縫合皮膚[2]。
如術后發(fā)現下瞼外翻二次手術可選擇埋沒導引縫合針懸吊的手術方式通過原瞼眼袋手術切口,將下瞼向外上方懸吊,可以縱向對抗重力作用。較重的下瞼外翻加上楔形瞼板切除后,縮短下瞼橫徑,使瞼球貼附更緊密,可以橫向對抗重力作用[3]。
1.2 眶下區(qū)凹陷
主要是眶隔脂肪去除過多所致,其次為向外側拉緊重疊縫合眼輪匝肌的范圍過窄,位置居中,使其形成一橫向凹陷。應正確判斷脂肪去除的量,術中如發(fā)現眼瞼下方有明顯凹陷,可將去除的部分脂肪回植眶隔內,術后才發(fā)現下瞼區(qū)凹陷,可行顆粒脂肪注射充填,或脂肪充填術,從原切口入路[4],以減少疤痕增生。
1.3 疤痕顯露
切口設計遠離瞼緣、縫線松緊可導致疤痕顯露。故術前設計切口線應距下瞼緣2mm以內。術中操作時嚴格按照設計線執(zhí)行,縫線不宜過緊,術后可采用疤痕貼等措施預防疤痕增生。疤痕明顯者應參照面部疤痕治療,一般于眼袋整復術后3~6月行激光磨削術[5]等手段治療。
1.4 兩側不對稱
下眼瞼的兩側不對稱是由于患者的兩眼的大小不一樣,但在手術過程時去除組織的量度卻一樣,或患者兩眼的大小一樣但手術過程時兩側眼袋去除的組織和脂肪卻不同所導致的;因此在減少下眼瞼兩側不對稱的并發(fā)癥出現時,應當在術前校準患受傷者兩眼的大小,以及去除組織或脂肪的多少而減少并避免下眼瞼兩側不對稱的出現[6]。
1.5 血腫
出現血腫和瘀血主要是因為醫(yī)生在手術過程中止血不徹底或手術后未進行壓迫性包扎所致。對小面積血腫和輕度瘀血,患者不必大驚失色,此類血腫和瘀血一般會在術后短期內自行吸收,不治而愈;但對大面積血腫或者球后血腫以及重度瘀血,應立即采取切開探查,找出出血點進行縫合結扎,同時應注意手術切開的選擇,避免疤痕形成。
其實,眼袋修復術的并發(fā)癥完全可以通過醫(yī)生術前、術中和術后的有效預防措施來加以避免。醫(yī)生和患者在術前要有充分的溝通,醫(yī)生應根據患者年齡、眼袋成因、眼袋嚴重程度等多重因素綜合考慮手術方案。對于患者的病史、用藥史、家族遺傳史都應在面診過程中詳細了解,患有眼病特別是眼部患有感染性疾病者;面癱伴有瞼裂閉合不全者;瘢痕體質或過敏體質需酌情考慮,告知患者其相應的風險。
在手術過程中,采取合理方法判斷患者下瞼多余皮脂疝出情況,根據實際疝出情況合理去除多余組織。必須注意的是,去眼袋手術后一周內用眼要適度,避免大量 讀書,看電視、電腦等。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任何整形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決定做手術前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院及醫(yī)生,以保證手術的安全及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茂昌,張琳.下瞼眼袋手術嚴重并發(fā)癥分析及其預防處理[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2):199-202.
[2] 嚴冬,齊鶴山.眼袋整復術后與潛在下瞼外翻的隱患[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增刊):78-79.
[3] 王原路,程寧新,鄧慧,等.眼袋術后并發(fā)下瞼外翻的手術治療[J].中國美容醫(yī)學啊,20101,310(4):339-340.
[4] 林自華,閻國富,何威.下眼袋整形術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處理[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32(1):54,105.
[5] 嚴道金,楊海平,王玲.激光磨削術聯(lián)合外用藥物治療面部瘢痕的初步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9):578-579.
[6] 張建軍,王旭彬.眼袋整形術并發(fā)癥的防治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9):551-552.
[7] 李文華.下眼袋整復術的術式選擇[J].中外醫(yī)學研究,2009,7(8):84-85.
[8] 李穆,錢國弘,許惠玉.眼袋整復術80例臨床療效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7):809.
[11] 鐘麗萍,趙啟明 . 眼輪匝肌和眶隔膜張力重建在老年眼袋整形術的應用[J].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34(5):622-623.
[12] 朱莉莉,林威鋼,鄭金滿,等 . 應用雙層瓦合肌瓣法進行眼袋整形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6):842-845.
[13] 胡洋紅,胡楊柳,劉德伍,等 . 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聯(lián)合眼袋整形術治療眼周皮膚松弛的效果研究[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2(13):1390-1393.